•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美國總統拜登退出大選,改由副總統賀錦麗挑大旗對戰特朗普,決定公布後的民調顯示,特朗普領先幅度收窄,選情變得緊湊;在北京舉行的三中全會閉幕,大會公布並無重大措施振興經濟,令外界失望。此外,兩則關於香港食品檢測的新聞也引起關注。 賀錦麗符合選民要求自從拜登在電視辯論上慘敗,老態畢現,民主黨內要求換人的聲音便沒有停過。特朗普遇刺大難不死,聲勢更上層樓,民主黨就再沒有選擇,若堅持由拜登當候選人,只會迎來大敗,甚至讓共和黨一併控制國會參眾兩院,若陣前易帥,即使最終不敵特朗普,至少不會令選情一面倒,較有利於大選後制約對手。據《金融時報》報道,宣布換人後翌日(即周一)進行的大選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為47%,較獲45%的賀錦麗多2%,這個幅度遠低於之前特朗普對拜登時領先6%。更重要的是,如今民主黨選民的投票意欲大漲,有強烈意欲投票的民主黨選民上升至27%,超越共和黨的24%。特朗普雖仍然勝算較大,但已非穩操勝券。若論政治經驗和群眾聲望,賀錦麗遠不如拜登或特朗普,為什麼換了她當主帥,民主黨的選情反而有所改善,以致大額政治捐贈急升,即時便籌募了過億美元?這除了因為拜登年紀太大(81歲),缺乏足夠精力再當四年總統,也是因為賀錦麗的年紀、性別和種族,非常符合美國選民的要求。之前特朗普再戰拜登,許多人根本提不起勁去關注選戰,覺得只是兩個祖父輩白人男性在反覆吵架,無法引起共鳴;賀錦麗 (59歲)年富力強,積極為女性墮胎權發言,母親是印度裔,父親是牙買加裔,這個背景有助於爭取年輕選民、女性選民,以及非白人選民。如今民主黨正積極物色一個搖擺州份的白人男性州長,來當賀錦麗的競選拍檔,把支持面進一步擴闊。 身分價值對決可以說,民主黨換人後,美國總統大選的焦點已有所轉移,原來的比拼焦點是兩個都當過總統的人,誰是更有魅力的政治領袖?如今的焦點變成「身分與價值」(identity and values),一端是年長白人男性與傳統保守價值觀,另一端是年輕的黑皮膚女性與前衛價值觀,這種身分與價值的正面碰撞,令選舉變得更貼身也更重要。從一般選民的角度看,特朗普勝選意味減稅利商、限制非法移民湧入國境、容許州政府立法限制女性墮胎、維持寛鬆槍械管制、保護傳統基督宗教價值與文化;賀錦麗勝選則意味維護多元文化、鞏固基層醫保、包容新移民及少數族裔、尊重女性自主身體權利、收緊槍械管制、維持公立領域不涉宗教等。至於罪案與治安方面,兩營有點自說自話,共和黨大力攻擊西岸民主黨州份立法縱容小額劫案,賀錦麗則強調自己長期擔任檢控官,對罪犯絕不姑息。 外交政策從對外政策的角度看,特朗普領導的共和黨對中國的態度,較拜登主政期間的民主黨更強硬,所以有不少人預期,若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美中關係將進一步惡化。其實,就算賀錦麗勝出,針對中國的措施也很有可能加強,否則會被國會指責為軟弱。這是客觀政治現實決定的,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大力圍堵遏制,已是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分別只在於用什麼手段,共和黨傾向單幹,用關稅與制裁來打擊中國,民主黨傾向聯合國際盟友,軟硬兼施地拖垮中國。若特朗普勝出,北約可能被迫改組,歐盟自身要承擔起歐洲防務的主要開支,國際氣候合作會被削弱,讓路給能源開採,而以色列則會獲得更大支持。在台灣問題上,無論特朗普或賀錦麗當總統,相信都不會犧牲美國士兵性命來捍衛台灣,只會積極銷售武器助台灣自衛。 三中全會沒好消息三中全會方面,從海外媒體接連多日的報道看,此次延期近一年的全會雖備受期待,卻沒有釋出重要的利好經濟的信息,只是重申一大堆政策理想目標,甚至新華社精心部署、把習近平捧為偉大的改革家的鴻文,也不知何故突然下架,令全會宣傳驟失重點,擴大和深化市場改革的信息無疾而終,會後人行雖突然減息,仍無法扭轉市場的失望情緒,海外的報道大同小異,都聚焦於中國拿不出振興經濟的方案。 農夫山泉與廖孖記在香港內部,近期有兩則和食品檢測有關的新聞,引發頗大爭議,其一是消委會受到內地品牌農夫山泉壓力,被迫修改對其瓶裝水的分類與評級,爭議之處是農夫山泉自我定位為「飲用天然水」,與香港及國際慣用的「天然礦泉水」或「純淨水」不同,指不可並列比較。另一事件為百年老店廖孖記腐乳廠宣布結業,肇因為食安中心巡查發現其產品含菌超標,卻意外揭露原來近三十年來該廠一直進口內地白腐乳,只在港加工、調味及封樽,不是「香港製造」,只算「香港出產」,其多年來對外宣傳「親自監製」,強調一直跟從爺爺傳承下來的傳統工序,有誤導公眾之嫌。這兩則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引發的關注點並不限於個別品牌的產品質素及宣傳手法,而是香港的食品檢測及信息披露制度是否足夠嚴謹,並持續符合國際最佳守則,或是會被內地自創的定位與標準混淆視聽,又或容許長期魚目混珠的本地廠商誤導公眾,若不迅速糾正過來,香港食品安全的金漆招牌就會褪色,信用一旦失去就難以恢復。(圖 : 賀錦麗fb )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收看節目 一家專賣香港製造品牌的店,2020年於疫情期間落戶上水新康街,它的名字也是「水貨舖」,但前面加多了一個「上」字。 「上.水貨舖」的老闆Dream 說,一初選擇在上水開舖,除了因為疫下租金大劈價,最主要是因為夠「過癮」。於是在這個大家都跳「大媽舞」的地方,卻有一家格格不入的店。 小小店舖,集合了不少香港品牌,有零食、手作,手工啤酒。但更重要的,是這裏集中了一班區內上水人經常在「圍爐取暖」。貨舖也辦過不少活動,讓街坊認識北區,甚至辦過同學會,以及為北區女孩福祉著想的配對活動。...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