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是中國內地公布七月份經濟數據,消費、投資及貿易等關鍵領域的數據值均告下跌,顯示疫後復蘇缺乏動力,經濟陷入危機。而香港特區也同樣深受經濟失速困擾,財金官員拋出振興夜市的構想,作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與此同時,香港執法當局的連串行動,正不斷削弱香港的法治聲譽。 內地經濟數據 近日內地經濟警號頻傳,較具標誌性的是地產業「模範生」碧桂園,以及實力雄厚的國企遠洋集團均出現債務違約,相關票據停牌,觸發香港股市大跌,跨國金融機構須重新評估,手上人民幣證券及債券的價值與風險。 周二,國家統計局公布七月份經濟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761億元,同比僅增長2.5%,環比下降0.06%。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一至七月全國285898億元,較去年同期僅增加3.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5%,全國商品房銷售同比下降6.5%,民間投資下降0.5%,七月份的固定資產投資環比下降0.02%。 進出口貿易方面,七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4563億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160億元,下降9.2%,進口14403億元,下降6.9%。失業率方面,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至於備受關注的青年失業率,統計局宣告暫停發布。(註一) 這一堆惡劣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即貿易、投資及消費同時出了大問題,失去了增長動力,呈現下滑態勢。這樣的情況是極罕見的,就算是全國封控防疫時期,也沒有這樣全面失速、完全找不到增長動力,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危機相當嚴重,對香港經濟的衝擊也非常巨大——香港的港口和機場,高度倚賴內地貨品進出口,香港的金融市場,也相當倚靠內地企業把證券與債券來港上市。 內地經濟振興乏力,國務院日前出台了二十四點意見,建議加強吸引境外投資,甚至包括為外籍高管或技術人才提供永久居留身分、互聯網翻牆VPN等。(註二)然而,就在這個重建投資者信心、重拾經濟動力的關鍵時刻,內地又一而再地,以政治運動結合執法手段發起反腐風暴。這一波矛頭針對醫藥領域及移民境外領域,當局鼓勵民眾舉報揭發,動輒倒查二十年翻舊帳,又高調拘捕全國最大的移民中介公司負責人,令富裕階層人人自危,恐慌情緒迅速散播。境外媒體對此頗多分析,有意見認為與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不足有關,所以向富有的醫藥業界及走資海外的富人開刀,連同之前全國懸賞鼓勵民眾舉報間諜,這些做法傳遞的信息,與吸引境外資金人才顯然是背道而馳。...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