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以軍轟加沙醫院20人亡包括5記者以色列周一襲擊加沙醫院,造成至少20人死亡,包括5名記者和4名世衛職員。目擊者稱以軍首次襲擊後,記者和救援人員到場,隨後又發動第二次襲擊。內塔尼亞胡稱是不幸事件將調查,強調目標是哈馬斯。特朗普表示不高興,馬克龍無法接受,澳洲外長呼籲停火。以軍情報指83%被殺巴人乃平民洩露的以軍情報顯示,19個月戰事中53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83%是平民。學者指這構成種族滅絕。烏克蘭紀念獨立34周年烏克蘭慶祝獨立34周年,澤連斯基呼籲和平。烏軍襲擊俄羅斯煉油設施,致俄境內燃油短缺並波及匈牙利、捷克供油。俄核電廠遭無人機襲擊後發電量減半,IAEA呼籲保護核設施。烏克蘭盟友支援或開始減退烏克蘭盟友支援或現變數。波蘭總統否決難民法案,恐停星鏈系統撥款。德國民調顯示,51%受訪者反對派兵烏克蘭參與維和工作。巴黎拘一男子疑連殺4人棄屍塞納河法國警方拘捕一名20多歲男子,疑於16日內在巴黎近郊連環殺害4名男子,並棄屍塞納河。疑犯據報三年前來自突尼西亞,無固定居所,靠打散工維生。受害人均為同性戀者,但警方因疑犯不合作,尚未釐清行兇動機。荷蘭少女被殺疑犯為難民申請人此外,荷蘭阿姆斯特丹一名17歲少女遭殺害,疑犯為男性難民身份申請人。少女報警稱遇襲後,被發現身受多處刀傷致死。警方已扣留一名22歲男子,他居於難民中心,涉另兩宗性罪案正受查。荷蘭社會質疑難民政策存在漏洞。美政府威脅遞解加西亞到烏干達加西亞曾被美錯遣薩爾瓦多,回美保釋後再被拘。若認非法轉移移民罪,將被遣返哥斯達尼加;若不認罪,恐被送往非洲烏干達,無親無故且不保證不入獄或再遣薩爾瓦多。多國因關稅未明暫停包裹送遞美國受美國關稅政策不明影響,多國郵政機構包括英、法、德、印、澳等,已暫停接收大部分寄往美國的包裹,僅保留價值低於100歐元的小型郵件。特朗普上月簽署行政命令,自8月29日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免稅優惠,將徵收15%關稅。特朗普以200%關稅要脅中國增供磁石特朗普與韓國總統會晤時,威脅中國若不增加稀土磁石供應,將徵收200%關稅,稀土磁石是半導體晶片重要原料,中國佔全球90%市場,儘管此前中美關稅問題曾現緩和跡象。日向被錯指為華出口武器部件男子道歉日本東京警方與檢控部門向一名被錯誤指控出口軍用物品予中國,並在拘留期間病逝的男子及其家屬下跪道歉。該男子在世時保釋被拒,過世後所有控罪被撤銷。家屬接受道歉,但永不原諒,並批評懲罰太寬容。首宗人類感染食肉蛆於美確診美國確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新世界螺旋蠅蛆,患者從薩爾瓦多返美。此害蟲會鑽入宿主體內蠶食肉體致死,對牲畜危害巨大。若進入美國,估計僅德州肉牛產業便損失18億美元。當局稱對公眾健康暫無影響,今年也無牲畜感染。劇毒軟體動物入侵西班牙海灘西班牙瓦倫西亞區一海灘曾封閉一日,因大量有毒「藍龍」海蛞蝓被沖上岸。這種軟體動物捕食有毒水母並儲存毒素,接觸人體會引起劇痛、灼熱等。海灘重開後仍掛黃旗警告,呼籲泳客小心觸碰。緬甸谷名勝橋樑內戰中被毀緬甸谷特高架橋,這座逾120年歷史的世界遺產,在軍政府與「德昂民族解放軍」內戰中被炸毀,雙方互相指責。該橋全長2260呎,高1100呎,是緬甸主要幹道。自2021年政變以來,緬甸內戰已致逾8萬人死亡,300萬人流離失所。
香港新聞自由舉步維艱已成不爭的事實,我們上期的文章亦有提到,不論是無國界記者組織還是香港記者協會的研究,各項指標都表明香港的記者正處於紅線處處、動輒得咎的危險環境。香港記者要面對的挑戰,不單單是觸犯紅線隱晦不明的國家安全法律的風險(詳見上期文章),還有各類型的滋擾與恐嚇。根據香港記者協會的最新報告,多名記者及其家人遭受了各種形式的威脅與騷擾,這些行為不僅影響了記者的工作環境,也嚴重影響記者和他們家人的生活。 香港記者及其家人受系統性滋擾與恐嚇 在過去幾個月內,針對記者的滋擾行為越趨惡劣。香港記者協會9月13日發布最新的調查統計,發現近月最少13間媒體、記協、以及兩間新聞教育機構,共數十人受到不同形式的滋擾及恐嚇。除了記者以外,他們的家人、家人的僱主、業主,或合作伙伴亦同樣受到滋擾,部分更涉及暴力恐嚇。這些行為包括在社交媒體上的抹黑、發送恐嚇信件、甚至直接威脅記者及其家人。 記協主席鄭嘉如於記者會上表示,她本人及兩位家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滋擾,她家人所屬的機構收到電郵,批評她「道德敗壞」,以及向家人「灌輸反中亂港思想」等等。鄭嘉如斥這次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針對記者的滋擾行為,「試圖恐嚇削弱家庭收入來源等,透過施壓及孤立記者令他們放棄從事新聞工作或工會崗位」。 事實上,香港記者持續面對滋擾的情況。去年初,《立場新聞》案審訊完結後,就有多名負責報道法庭審訊的記者被戴耳機的不明男子跟蹤或監控。聯合國早於2022年,就已確認在港記者受滋擾的情況頻生,並促請港府採取措施保護記者免受恐嚇、攻擊,以及調查所有同類型案件。政府當然有責任維護新聞自由,並確保記者能夠安全、自由地工作。不過相關情況至今仍未見有效改善。反之,香港政府成功以「煽動罪」檢控《立場新聞》,限縮新聞自由、表達自由的法律戰先勝一仗。 港府以國安法對付傳媒 記者流亡仍感到威脅...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是香港記者協會披露會員受滋擾的調查結果,有至少13間本地及國際媒體,以及兩家新聞教育機構,在今年6月至8月發生過針對記者的滋擾事件。涉及手法相當卑劣,包括恐嚇記者的家人、僱主、物業業主等,且霸凌一方掌握了大量記者及家人的敏感個人資料,實力遠非一般民間網絡起底欺凌可比,似是集團式系統性針對獨立媒體記者的政治攻擊。 這種政治攻擊過去甚少在香港出現,其客觀影響絕不限於受滋擾的記者與媒體,若不能依法阻止嚴懲,會散播白色恐怖氛圍,成為香港的恥辱標記,加速人才與資金流失。 攻擊的幾點特殊之處 香港記者被霸凌一事,《明報》的周日話題(9月15日)有詳盡的報道,商業電台的早晨節目也有受害者詳述遭恐嚇細節。從這些報道內容來看,這一波針對記者的攻擊有幾點特殊之處,並非一般宣洩私人怨憤的網絡起底抹黑,扼要歸納如下: 1)受滋擾的對象有政治針對性,全是新聞行業內最獨立敢言的一撮,包括香港記者協會多名執委、獨立媒體(Inmediahk.net)、HK Free Press、誌傳媒(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