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民潮出現以來,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出現「留港」與「離港」之間的爭執。常見的不滿,有留在香港的不滿已離開的,一天到晚取笑香港變壞,好像是要透過貶低香港來證明自己離開的決定,亦沒有看到「留下來的人」如何繼續在香港努力發熱發亮。反過來,已離開的則說自己背負巨大付出,所以才刻意義無反顧地用最辛酸的語言來批評香港的情況,認為這樣才對得起所擁有的相對自由。 介懷因對彼此仍抱有希望 如果我們能抽離一點去看,當然不會認為這些爭論有絕對的對或錯,畢竟兩個群體當中的內部差異,肯定比雙方之間的差異要來得要大。無論是留港或離港,都會有昔日聲嘶力竭說要戰鬥到底的,今天變成天天只講食玩買;同樣道理,無論是在香港、英國、加拿大,或是在台灣,一樣有港人在持續努力,堅守信念。只高舉任何一邊的美麗或哀傷,明顯都是十分片面,恐怕只會變成內向的自我安慰。 我們不能排除真的有壞心腸的評論者,也說不定有立心不良的人要利用爭端挑撥離間。然而我希望,之所以有爭吵,是源於大家對未來和對彼此仍抱有希望,所以才會對昔日的同路人如何走下去有所介懷。至於到底該如何走下去,我懷疑分野之處未必在於離港或留港,也未必有可供清晰判斷哪條路才是正確的方法或標準。 過早批評背棄了理想 相對留港離港之爭,即使同樣留港,我也聽過不同朋友對如何堅持下去有完全不同的判斷,同樣會互相批評。舉個例,在資源和發聲空間越來越少的前提下,要不要和體制合作,以保持能量和網絡,也就是所謂的「賺藍養黃」?問題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又會否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最後自我麻木,變成「說好香港故事」的花瓶?這條問題,我懷疑不可能有完美的答案。...
收看節目 過去三年多,兒子巳移居加拿大的綺雯婆婆,每天的生活就是從手機上的一句「早晨」開始。一個簡單訊息,把相隔兩地的母子連繫起來,也見證着時代的變遷 。 綺雯婆婆知道兒子要移民,第一件事就是學如何使用智能電話。她說:「他還未移民前,我都沒用過智能電話,只用舊款電話,我最初不肯用智能電話。他一說要移民,我就立即要學了。學習了三個月,我的兒子挺好的,只是口述我不會記得,他在紙上畫了一幅圖:這個符號就要先按;這裏是開機,這裏就是要打電話⋯⋯每個步驟都寫在紙上讓我慢慢學。」兒子原本計劃移民後每年可能回港一、兩次。奈何遇上世紀疫症,令這幾年間,自己要在香港面對很多事。自己摔倒受傷、丈夫因病去世、疫情下的新常態⋯⋯回頭看來,她泰然地說:「子女在身邊當然好。但若他們不在你身邊,要他們回來嗎?我去外國都不知要如何生活,不論在香港或是外國,我都是等日子過。在香港反而會比較開心,無論吃的喝的,還是天氣都適合自己。我(跟兒子)說:每個早上我WhatsApp一兩句話給你,你知道了,簡單回覆就可以,我也不會覺得孤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