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農曆新年將至,《綠豆》邀請身在台灣、英國及香港的朋友,各自煮一道賀年食品。他們是身處台灣的陳淑莊、英國的王惠芬,以及香港的王宗堯。陳淑莊來到台灣才開始下廚,為的是要療傷。她還笑說第一次在家煮湯時,發現家裡沒有湯匙,只好立刻去超市買。她說在香港,過年時通常是外出用餐或到朋友家共度佳節,但在台灣,她更加珍惜和香港有關的食物,儘管無法完全複製在香港品嚐過的味道,但她希望在台灣能與朋友們分享自己做的蘿蔔糕,並創造新的回憶。在英國的王惠芬,為拍攝煮了年糕和福建煎堆。她自稱不是專業廚師,每次材料的份量都不一樣。在香港,從小到大都是由媽媽負責做年糕,長大後則是由工人姐姐和她的教會朋友負責。在英國,由於她只做義工,因此有更多時間學習烹飪。她說做年糕是送給她思念的人 - 不論是在香港牆外和牆內的。王宗堯則選擇了在節目中煎年糕。他回憶起童年時,由於嫲嫲不讓他喝汽水和吃糖果等太甜的東西,因此新年時便會「報復性」地吃年糕,補償了平日缺失的糖份。他原本不太重視節日,但長大後開始懂得欣賞,覺得是一個好好的理由和大家聚聚。想看看他們的廚藝?三人對新一年又有什麼期盼? ...

  • 收看節目 陳文敏 、 馬仲儀 、 王惠芬三位嘉賓,雖然同處英國,但分布不同城市,《綠豆》團隊透過視像連結各人,進行真誠交流,奢侈地暢所欲言,由適應新生活...

  • 收看節目 《記・香港人》在記錄每個人物當下的故事之外,也希望藉此和大家一同見證這一代香港共同體的走向。第一季度播放完畢,我們把各人輕鬆一面的內容,剪輯成精華版。在不知的未來,我們一起笑著前行。

  • 收看節目 跟王惠芬傾談,一定會聽到她的笑聲。如果談的時間足夠長,或者去到沉重的地步,應有機會聽到她彷似不經意說出的笑話,適時地把氣氛舒緩過來。 這次的訪問長度相當足夠,內容亦沉重非常,所以王惠芬在過程中說過不少笑話,多次將沉重到不知如何繼續訪問下去的氣場扭轉,所以在傾聽的製作團隊,整個訪問過程中,有如冰火X重天,情緒過山車放題。 她的笑話題材,主要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兒時身處的荒謬年代;草根新移民面對陌生環境的思想衝擊;挑戰社會不公的「無知」事蹟⋯⋯ 現場聽,配以她的神情動作,無可能忍到笑。後來製作時回看錄影,才發現當中的黑色:這些經歷在事發當時的處境,其實相當驚心奪魄。若再參照現時香港形勢,其實應該笑唔出。不禁問,經歷過怎樣的人生,才說得出這般地獄的笑話。...

  • 收看節目 香港社福界不會對王惠芬感到陌生,她創立了專門服務少數族裔的融樂會,更先後獲得行政長官社區服務奬,優秀社工,與及人道年奬等業界的肯定。人權和民主的信念支持了她多年的社會服務工作,但這個信念亦帶她走上要離開香港的不歸路。 王惠芬十歲由中國內地來到香港,她自言雖然新移民的身份曾經讓她嘗過不少辛酸,但香港這個地方教懂她什麼是自由和平等,同時令她明白民主和尊重人權的環境才可以保障像她一樣的弱勢社群得到公平的發展機會。因為香港教懂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價值,所以她願意投身去守護讓其不受侵蝕。 王惠芬是出了名的「大笑姑婆」,任何人都一定會受到她說話中夾雜的笑話、笑聲和能量所感染。經歷了自「八九六四」以來三十年民主運動,她坦言在「佔領行動」一役感到重大挫折,亦令她自此患上抑鬰症,至今仍未痊癒。「反修例運動」後,她在不情願下,亦要「避走」英國,不但再次成為新移民,成了當地的少數族裔,更意外地變成了難民。 王惠芬訴說了來英的曲折,訴說了和戰友的經歷和情誼,一篇有你有我的香港「年代志」慢慢浮現出來。那怕當中充滿傷痛,她也會適時地以笑聲來調解一下。 雖然舊傷仍未撫平,新傷仍在添加,但原來王惠芬己經再次出發,繼續民權信仰之路,她的腳步和笑聲,一直沒有停下來。...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