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於尼泊爾安納盤娜雪山,夜投茶館,原以為有熱水淋浴,某天館主卻說日照不佳,太陽能熱水器儲水少。眾人遂以布擦身,我卻照樣淋浴。朋友見我髮濕,詫異問何以洗澡,我答冷水。當時氣溫近零,海拔四千,眾人驚呼。 走出舒適區 其實以前長居西藏拉薩老城區,電壓所限,恐負荷過重,居處從無安裝熱水爐,冬季亦習以冷水淋浴,視作磨煉。冷水不像熱水舒適,只是快速以水濕身,於腋下(armpits)、臀部(bottom)、陰側(crotch)三處擦肥皂後沖洗,即謂「ABC 沐浴法」,用時不過兩分鐘。洗髮時側身,免水流至軀體下肢,減緩降溫速度。 又於崗仁波齊轉山,正值冬季,寒風凜冽,朝聖者稀疏,沿路商店多休業,一時無茶館可歇。出發前問明晚宿寺廟均有運作,知晚餐可得,故不隨身攜糧,非無準備,只是途中不食也罷。因慣於斷食,曾數度辟穀十天,知身體機能,即使終日行走,十餘時不食亦無憂。 旅遊實樂非苦,然每當言及遠行如修煉,意指放棄原有習性,適應新區,當作磨礪。偶遇艱難,如旅館無熱水、茶館休業,則冷水沐浴,或斷食半天,走出舒適區,反覺自在。無法控制陰晴,但總能決定是否冷水洗澡。不可控時,慎選應對之態,由被動變主動。 世度荒唐逍遙以對...

  • 上一輯聖斯德望主教座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歌德式建築,和所有其他歐洲歌德式大教堂一樣,教堂外以尖拱和飛扶壁支撐外牆以建立高聳和寬大的空間,外在的尖塔和內在屹立的石柱讓信眾向上曕望上天。處身於歌德式教堂內,面對巍峨而陰暗的大殿,自覺渺小卑微。宗教改革之後,羅馬基督教教堂建築有顯著變化,尤其是17世紀開始的巴洛克式建築。隨著基督宗教對救贖觀念的改變,教堂亦從歌德式的冷冰設計轉為充滿希望、光彩裝飾的巴洛克式建築。聖嘉祿堂(St. Charles Church) 是維也納著名的巴洛克式羅馬天主教教堂,完工於 1737年。大殿中央圓頂上的壁畫描述天堂幸福快樂的景象。第四相片,則是從教堂外貌到內部大殿和歌德式教堂全然不同。建築風格改變亦顯示基督宗教,特別是羅馬天主教思想的轉變。 ...

  •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的地標,是12世紀的聖斯德望主教座堂( Stephansdom Catherdal )。座堂是羅馬式和歌德式建築,到今天仍是維也納最重要的宗教場所。這座超過八百年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不少主教貴族長埋在教堂內。 到教堂內參與彌撒和其他宗教儀式的信眾亦十分多,教堂同時是音樂活動的地方,差不多每晚都有音樂會,這當然因為維也納是上幾世紀的音樂首都。參觀教堂不需入場費,每天開放給民眾到晚上。 教堂內雕塑和繪畫當然值得仔細欣賞。...

  • 聖史蒂芬大教堂 (Szent Istvan-Basilika)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市內最大的教堂,於1851年開始建造,到1905年才完工,屬於新古典和新文藝復興式建築,比起之前聖奧斯本和克拉科夫的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不算是古老。 教堂內部以金色為主調,滿佈宗教璧畫、聖人雕像和圖頂的上帝及諸聖的畫像,當然是金碧輝煌,不過給我一種堆砌的感覺。教堂內有不少匈牙利王族和主教長眠於此。 從教堂外型到內部,我覺得是模仿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不過教堂外的雲石圖案廣場甚為壯麗。大門上寫的拉丁文 EGO...

  • 克拉科夫 (Krakow)是波蘭最古老的首都,比華沙早幾百年。市中心的聖瑪利大教堂(St Mary’s Basilica)是波蘭最重要的一座磚砌歌德式建築(Polish Gothic Architecture)。大教堂高80公尺,興建於14世紀,至15世紀完成。大教堂雖然都是歌德式,但不像在英國或法國般宏大,紅色磚砌外牆毫不起眼,並沒有特別雕塑;與上一輯的聖奧本斯大教堂相比,聖瑪利大教堂內部是豪華莊麗好幾倍,所有地方都是燦爛色彩的基督教裝飾。中殿聖母昇天木刻祭壇是15世紀德國雕塑家法伊特.施托斯(Veit Stoß)的著名作品。正如在上輯提過,大教堂不再是主要為教徒崇拜的地方,而是付費參觀的宗教博物館。...

  • 《相印集》之前刊出了十輯墓園系列。十九世紀歐洲墳場是埋葬平民百姓,主教、神父或帝王將相則長眠於大教堂。 大教堂(Cathedral)是歐洲基督宗教的最要建築,多是教區大主教所在之地方。大教堂的建築時間,往往需時幾十年,甚至百年以上。長久以來,這標誌著那個城市的宗教輝煌成就,為其主要地標。基督宗教全盛時代,大教堂的崇拜儀式是每個基督教徒盼望參與其中,是以大教堂可容納上千以上的教徒。 惟基督宗教經過上兩個世紀的世俗化過程,昔日全盛時期已成過去。現代歐洲大城市的大教堂,已變成旅遊景點! 我想在《相印集》跟各讀者分享我到過的大教堂種種不同景象。首先從我現在身在英國聖奧爾本斯大教堂説起。聖奧爾本斯(Saint Alban)是英國第一個基督教殉道者,於公元4世紀為羅馬統治者所殺害,信徒於793年在此地建立教堂以紀念他。教堂自此輾轉發展一千多年,1877年成為大教堂。 大教堂的建築形式不是英國十一世紀以降最重要的歌德式(Gothic)建築,而是羅馬式(Romanesque)和後歌德式(late...

  • 今天是2023年的最後一天,黑白相片似乎不適合送舊迎新。每年伊始,總希望有新的希望,期盼有好的改變。儘管往往差強人意,但祈求美好是每個人的願望。 最美麗的色彩是在自然界,花卉的顏色是有生命的,從含苞待放、盛開到衰謝,色彩不停轉變。但攝相機將流變的色彩凝固下來,便成為本輯的花色。 謹祝各位讀者來年平安健康! ...

  • 多年來到過不少地方,見過很多不同文化和國籍的人,其中當然膚色不同,但如果將顏色取走,人類臉部喜怒哀樂的表情都是一樣,沒有分別。感謝這批在過去幾十年,我在印度、日本、大陸、香港、澳門、美國、意大利、法國和秘魯遇上的人,我們並不認識,在拍攝前我亦沒有詢問你們的許可,我們生命中匆匆碰過一次,相信今生也沒有機會再遇見,但你們因我拍攝而留下了永恆的回憶!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手機拍攝是革命性的改變。幾十年前拍攝需要知識和技術,但現在每人一手機,每天可拍攝無數影像,不用沖洗底片和打印,即時可看到剛拍攝的相片。每個人都是「攝相師」。其中具革命性之一的,是自拍照(selfie), 傳統攝相拍攝者在相機後面,自己本身不在前面,因此也不在相片中。但手機自拍照可以將拍攝者也放在拍攝對象中,拍攝者和被拍攝都可以在同一相片中。我這輯相也是自拍照,但不是以手機模式的,而是拍攝我面前的窗戶或鏡子,將我作為拍攝者反映在鏡頭內。相片中的我似在前面,也同時在後面。「我」是主,亦是客,主、客同時出現在相片內。這樣,便是一種鏡中像,和手機的自拍照便不一樣了。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人物永遠是攝相最重要的題材,日常大部分拍照都以人和事為主,每天我們可以隨便以手機或相機記錄身邊發生的事情和周邊的人物。街頭拍攝是最普通不過的攝相活動。但這不是隨意拍攝,而是要將人物和其所處環境的關係拍攝在特定的空間。街道上的人是不停地移動,他們和環境的關係也同時在變化中,如何將這些關係構成有意義和視覺美感的圖像,便是街頭攝相師的工作。相片內的人物不可能事先安排,也不能預知有什麼的活動,是以每一位在街上行動人士的身體形態和臉部表情是一瞬而過,能夠把握這時刻按下快門,就是黑白攝相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的經典概念「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這輯黑白相片嘗試跟隨布列松而創作。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