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終審法院於2023年9月在《岑子杰案》中作出的判決,裁定政府有積極義務設立替代法律框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令他們可在不披露私隱下,可在社會上享有核心權利。政府在今年10月限期前將《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刊憲並提交立法會進行辯論,議會內反對聲音佔大多數,而草案表決在即。 今集《法律篇》,我們請來案中主角岑子杰,與三位法律專家一起討論草案內容是否符合法庭要求和同志在社會上的需要、政府只承認海外註冊同性婚姻產生的問題,以至香港同志平權路的初衷等。 講者: ▌陳文敏|香港大學前法律學院教授...

  • 收看節目 監獄規則先立法後審議,國安為上削在囚者權利? 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授權懲教署按國家安全、監獄秩序及更生需要,限制或禁止探監安排。建議列明探訪須以協助在囚人士更生、重投社會、維繫家庭或提供支援為法定目的,懲教署可按探訪者的「主要目的」作出審批,甚至拒絕探訪。曾有人以人道名義探監,實際煽動仇恨政府,當局希望防止濫用。即使宗教人員或律師,如違反規定,亦可受限制。 修訂亦建議在有充分理據下,裁判官可發出手令,禁止候審或已定罪的在囚人士與指定律師或法律團隊聯繫,以防危害國安、妨礙追討利益或干擾司法。此舉引起法律界關注,法律學者陳文敏指出,不論已定罪與否,在囚者都有選擇律師及獲法律代表的基本權利。若以政治理由限制律師探監,形同剝奪公平審訊保障。 此外,當局擬取消還押者穿私人衣物及進食外來食物的安排,稱此舉與海外司法區慣例不符。惟曾在英國懲教機構任職的前高官指出,當地強調尊重囚犯尊嚴,普遍容許穿私服、接收日用品及律師探訪,並無政治審查。英國制度以助更生為本,重視減低再犯風險,而非透過限制自由作為懲罰。...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