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英美搶先達成貿協,美可介入華在英投資?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8日在白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成為自新關稅政策實施以來首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協議包括美國每年接納10萬輛英國汽車,以降低關稅至10%;並取消對英國鋼鋁的關稅,同時開放農產品市場,雙方亦會在航天與藥物等領域建立供應鏈合作。首相施紀賢稱協議有助保障英國經濟與就業,雙方並同意加強投資安全,美方可對中國資金介入英國基建提出關注。《電訊報》報道此為美方堅持加入的條款。英國電影業對特朗普威脅對外國電影徵收關稅感驚訝,但協議未觸及此事。英方亦無在數位稅與網絡安全上作出讓步。另外,中美將於5月10日展開新一輪談判。美國國會近期通過挺台法案,引發中方反彈;習近平重申中國對台主權不可挑戰。特朗普則堅稱不會先減關稅,並提及黎智英,引發北京可能不滿。改革黨異軍堀起,英工黨進退失據英國改革黨近期在地方選舉中大勝,奪得逾600個議席,兩個市長職位及十個地方議會控制權,展現迅速崛起的政治實力。Sarah Pochin以六票之差勝出補選,成為首位入主下議院的改革黨議員。黨魁法拉奇表明,改革黨將全面挑戰地方推行的「覺醒主義」政策,包括反對LGBTQ+象徵及拒絕出席多元平等與氣候變化培訓。同時計劃利用司法手段阻撓庇護申請者安置安排。改革黨民望上升,黨員突破23萬,甚至超越保守黨。多項民調顯示,改革黨支持度達29%,已逼近甚至超越執政工黨。外界認為工黨取消長者冬季補貼、增加審查,是選情受挫主因。法拉奇政治風格鮮明,主張減稅、反移民、反淨零政策,與特朗普及馬斯克理念接近。雖然改革黨聲勢浩大,但外界質疑其政綱如「空中樓閣」,提出龐大減稅與開支計劃,卻未交代財政來源。有評論指改革黨雖擅批評,但缺乏治國實力與務實方案。若未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其執政能力將備受考驗。港負資產破四萬宗,金管局低估實際情況?金管局公布2025年首季住宅負資產個案升至40,741宗,按季增加逾6%,為自2003年「沙士」後新高,涉按揭總額達2,059億元。雖然銀行按揭拖欠率仍維持約0.1%的低水平,並未即時構成系統性風險,但已連升七季,顯示壓力持續。副總裁阮國恒指出,多數高成數按揭有保險保障,借款人通常具備穩定收入,毋須過份悲觀。惟業界指出,金管局數字未涵蓋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網媒「胡・說樓市」指出,新鴻基公司物業貸款拖欠率高達46.9%,逾期貸款達9.29億元,反映市場潛藏更大風險。樓價方面,2025年3月私樓價格指數已連跌四個月,報285.6,創2016年以來新低,累跌接近三成,進一步加劇負資產情況。多項數據反映市場壓力上升,包括去年破產呈請逾9,000宗,新增銀主盤亦創15年新高。即使政府放寬印花稅門檻至400萬元樓以下,但刺激有限。仲量聯行預期樓市前景黯淡,形容「路途崎嶇,一片漆黑」。胡國威則指,一手供應仍高,發展商寧願保守定價求現金回籠,導致二手樓市亦受壓。滙豐預測全年樓價將跌5.3%,若形勢惡化,或再下挫三成。整體而言,香港樓市壓力未減,負資產問題短期難有根本改善。 ...

  • 收看節目 英將與歐盟結新伙伴關係英國與歐盟將於19號在倫敦舉行峰會,擬簽署新策略伙伴關係文件,涵蓋貿易、人員往來、清關簡化及國防合作。雙方將統一對烏克蘭立場,英國可參與歐盟軍購及出售武器。美方警告協議或會影響美英貿易談判。英不在美國首輪貿易談判之列《衛報》指美國分階段展開貿易談判,英國未列首輪,難於5月中前達成協議。分析稱英方仍積極爭取,包括限制中資、停止購買中製太陽能板等;並加強軍事合作,派戰機與美軍聯手空襲也門胡塞目標,今年首度出動加油機支援。變性法官擬就女性定義於國際法庭興訟英國唯一承認變性的前法官麥克勞德計劃向歐洲人權法院提告,挑戰最高法院裁定「女性」只限出生性別。她稱裁決侵犯人權,使她感到被孤立。55歲的她於20多歲變性,去年因輿論壓力辭職。裁決亦影響企業政策,巴克萊銀行宣布禁止跨性別女性使用女廁,稱將提供適當設施。小艇渡海人數過萬性罪犯將不獲庇護今年以小艇橫渡英倫海峽來英人數突破1萬,較去年同期增40%。內政部稱加強打擊偷渡,已阻5400人入境。政府擬修訂《邊境安全、庇護及入境》條例,將性罪行納入「特別嚴重罪行」,無論刑期長短,涉案者皆不會獲庇護並遣送離境。另訂下24週內完成高風險庇護上訴審理的目標,以減少住宿成本。虛假聲明者與移民顧問將面臨1.5萬英鎊罰款。國會補選料工黨議席不保地方選舉前夕,首相施紀賢在國會與改革黨黨魁法拉奇激烈交鋒。法拉奇錯稱有逾萬無證年輕男移民入境,來自「異族文化」,並批政府濫用公帑,呼籲宣布緊急狀態。施紀賢則反駁,稱已提交邊境條例,但改革黨卻揚言反對。選情方面,保守黨料為大輸家,工黨亦現危機,補選選區朗科恩及赫爾斯比或被改革黨奪走,被視為對首相執政的警號。財相再被揭收受免費門券英國財相李韻晴因延遲申報去年12月獲贈的劇院門票,正被國會《標準事務專員辦公室》調查。4張門票值276英鎊,她遲逾申報時限。早前李亦因收美國歌手Sabrina Carpenter演唱會貴賓門票遭批,門票值600英鎊。她其後承認影響觀感,宣布不再接受免費門票,並補申劇院門票。凍結處方藥物價格一年政府宣布英格蘭NHS將自2025至2026年凍結處方藥價格,每項維持9.9英鎊,藥物證書亦不加價,估計為病人節省1800萬英鎊。藥費豁免對象如兒童、長者及孕婦等維持不變。研究指脫歐每年額外添近1500亡魂舒梨大學研究顯示,脫歐導致NHS每年額外死亡高達1458人,因歐籍護士流失,替代者經驗及技能不足。研究負責人建議政府加強本地醫護培訓,以防未來再發生類似問題。調查指工黨漠視氣候變化危機獨立機構《氣候變化委員會》批評工黨政府未有實質應對氣候危機,增加國民與經濟風險。主席指新政府無視水災與極端高溫問題,甚至考慮削減抗洪經費。強調如不投資基建應對,至2050年恐損失7%經濟生產力,而實現零排放的成本僅佔GDP的0.2%10男誘姦女童判監共88年10名男子曼徹斯特郡博爾頓市,有組織誘導、強姦及性侵女童,被法官判刑15個月至17年。案情透露他們在2016至2018年間,在一個青少年聚集的社區中心附近,接觸只有13到15歲的受害人,跟她們在網上聊天,再引她們到一間「派對屋」內性侵女童為成為校內刀傷三人囚15年去年4月,一名13歲女童在威爾斯南部學校用刀襲擊兩名教師及一名學生。她承認蓄意傷人及持刀罪,但被裁定意圖謀殺罪成。案件中,她表示希望借此案件成名。法官指她無悔意,純粹為了引起注意,判處15年監禁,服刑半期可申請假釋。專家非法販賣古錢被充公十萬英鎊77歲金屬探測專家因企圖私賣國寶級古錢被判充公超過10萬英鎊。專家與同黨從黑市獲得9世紀錢幣,轉售給一名假裝成美國買家的警員。案件曝光後,專家被判刑62個月,但兩枚錢幣仍未追回,專家聲稱已毀損。法院判令他在3個月內歸還103,000英鎊,否則可能面臨加刑。這些古錢估計是維京人埋藏在萊姆斯特,至今只追回72枚。 ...

  •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狠批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引發金融市場震盪,其後特朗普公開表示無意解僱鮑威爾,美國債市及股市才穩定下來。這次風波反映,特朗普迫切渴望聯儲局減息,以抵銷其關稅新政帶來的經濟衰退壓力;鮑威爾卻擔憂關稅戰導致通脹惡化,堅持不減息來對抗通脹壓力。特朗普本想強行換人,奪取聯儲局支配利率的權力,但最終敵不過金融市場的巨大壓力,這是他繼單挑全球變專攻中國後另一次重大退讓。 從4月2日特朗普公布關稅新政至今的三個星期,美國三大金融市場(證券、外匯、債券)都經歷了大幅下跌的震盪。期間雖因特朗普修訂關稅政策,暫停實施針對其他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只對中國實施極高關稅(145%),三大市場的跌勢一度放緩,甚至反彈回升,但當特朗普公開狠批鮑威爾,暗示他應盡快離職,他的經濟顧問又對外放風,指白宮正積極研究解僱鮑威爾的方法,金融市場再受震盪,尤其債市的跌勢引發巨大迴響。 有分析師指若聯儲局獨立議息的地位不保,大批投資者將放棄投資美債,債市可能崩潰,屆時美國政府及商界將難以發債集資,就算勉強發債也要支付極高的利息成本。金融市場這個信息令特朗普團隊不敢輕舉妄動,最終特朗普被迫公開表示無計劃解僱鮑威爾。這次白宮與聯儲局的角力,對未來一段時期觀察及分析美國政局相當重要。 公然蔑視法律及行政傳統 特朗普狠批鮑威爾一事,首先揭示的是以特朗普為首的現屆美國政府,公然蔑視法律及行政傳統。...

  • 美中關稅戰陷於膠著狀態,美方正積極游說多國孤立中國,換取美方給予關稅優惠;在歐洲方面,德國候任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公開表示,願意提供射程達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導彈予烏克蘭,並指烏克蘭可以此攻擊克里米亞大橋,顯示德國正銳意加強軍力對抗俄羅斯,可能取代美國成為西方社會保衛歐洲的主要力量。 孤立中國的關稅戰 在美中關稅戰上,較值得注意的發展有兩點,其一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給予電腦及智能手機等產品暫行豁免,不入中國的145%關稅網,消息刺激美國科技股上升,但其後特朗普澄清說,正在準備把這些產品列入另一對等關稅清單,並非持久豁免;其二是美國政府指派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參與關稅對外談判,貝森特制訂了圍堵孤立中國的策略,在與亞洲多國的關稅談判中,明確要求對方承諾不會轉運中國產品赴美,以及不會讓中國公司藉該國設廠迴避對華關稅。 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政策在4月2日和9日出台前,並沒有深思熟慮,存在許多漏洞,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強烈震盪,令美國聲譽受損,特朗普也廣受責難。但市場的反應正促使美國政府逐步修訂政策,針對科技產品作區別對待是一個重要修訂,因為美國企業需要時間轉移海外生產線,孤立中國也是一個重要發展,這可以收窄關稅戰的打擊面,從美國單挑全球變成美中兩國決鬥,其他國家或可按自身利益計算選擇靠那邊站隊。...

  • 收看節目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中國宣佈向美國徵收 84% 報復性關稅同日,正式宣報將中國的「對等關稅」,提高至 125%...

  • 收看節目 ▌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 ,全球貿易秩序重組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突然宣布,因超過75個國家有意與美國商討新貿易協議,決定暫緩執行原訂的「對等關稅」措施90日,期間僅向未採取報復行動的地區徵收最低10%關稅。然而,特朗普同時對中國加徵高達125%關稅,指責其不尊重國際市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率先赴美洽談,越南、日本、南韓、印度等國亦積極回應,提出降低對美關稅或增加採購美國產品。歐盟則暫緩原訂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但強調會繼續談判。...

  • (編按: 截稿後,特朗普宣布除了中國外,暫停對數十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90天,但將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提高至125%。 ) 美國自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104% 進口關稅,而中國則對美國發動貿易戰表示「奉陪到底」,拋出連串反制措施,意味全球經濟體積最大的兩個國家正以猛烈招式全面交鋒。世界各地股市受震盪顯著下跌,不少經濟分析師指美中貿易戰若持續下去,兩國都難免經濟衰退,全球經濟也會受拖累。特朗普再度上台執政後,在二月和三月分別對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加徵10% 關稅,合共20%,然後在4月2日宣布對全球徵收最少10% 額外關稅時,針對中國及其他對美有巨額貿易盈餘的國家(如越南、柬埔寨等)徵收更高的關稅,以懲罰這些國家過去用各種手段限制美國商品,人為導致貿易不平衡。當日宣布的中國商品額外關稅是34%,使額外關稅累積增至54%,特朗普且放言若中國報復反制,他會把對華關稅再增加50%。中國不為所動,宣布將採取對等措施,向一系列美國進口中國商品加徵34%...

  • 收看節目 關稅貿易戰升級全球股市下瀉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全球大部分地區徵收關稅,包括無人島,引發全球股市大跌與經濟衰退憂慮。中國將對美國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並強硬回應不會屈服。特朗普威脅若中方不讓步,將進一步加徵50%關稅並終止談判。 美國多處出現反政府示威 美國50州多個城市上週六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數十萬人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預算、撤銷移民保護及裁員等政策。另有不滿其試圖將格陵蘭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歐洲多地亦有民眾響應抗議。...

  • 收看節目 ▌普京停火態度不明,美撤豁免制裁回應? 美國繼續斡旋俄烏停火,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與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在沙特吉達進行長達八小時談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受美方提出的30日全面停火建議,美國隨後恢復軍援與情報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再邀澤連斯基訪美,並與俄方溝通停火事宜。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協議未有公開表態,僅以軍服現身庫爾斯克,並透過國營媒體發布畫面。消息指俄方列出三大條件,包括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准外國軍隊駐紮烏克蘭,以及國際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四個烏克蘭省份的主權。 美國為促成停火,拒絕譴責俄羅斯侵略,甚至一度停援烏克蘭,引發歐洲盟友不滿。民調顯示,英國對特朗普的不信任度極高,認為其對歐洲和平構成嚴重威脅。英國亦是最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主張持續軍援並支持其加入北約。...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