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改革黨黨魁法拉奇日前聲稱將取消永久居留制度,變相斷絕赴英港人的定居之路,引來一片譁然。雖然法拉奇後來改口,但經此一役他和改革黨在移英社群的形象大受打擊,不少網友都表示難再信任,紛紛疾言要在下屆大選中配票擊敗改革黨的候選人。而一些過去曾經高調支持改革黨的移英港人,過去在社交媒體的貼文則被網友翻出來譏諷,留言紛紛稱是「投票害自己」的典範。 同是天涯淪落人,面對逆境不必落井下石,對於非公眾人物的網上批判總應留點餘地。引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評價年輕選民對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夢想幻滅的說法:初戀難免遇上人渣,政治初戀亦如是;第一次的愛慕被騙不足為奇,關鍵是如何活下去。同一道理,我們不如反過來問問這場政治騙案是如何發生,對己對人作為警惕或許更有意義。 抽空所有背景之後 和初戀一樣,移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帶著自己原來的價值體系,對當地的政治社會脈絡卻一無所知,很容易聽了政客某些甜言蜜語,覺得很有道理便信以為真。這點香港人在香港的時候也應見過不少。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來到香港,過去從少到大都認定政治就是爭權奪利,來到香港見到街頭抗爭,很容易便會相信抗爭者都是「被利用」,是在「搞亂社會」。因為信息背景所限,他們對功能組別、分組點票、比例代表制等香港政制的結構性問題往往一無所知,未能對抗爭者有所同情。畢竟抽離所有在地政治社會脈絡之後,「搞亂社會」作為原則總是不對的。 現在輪到香港人移民,在另一個社會成為當地的新移民,也就風水輪流轉地當上抽離脈絡的那一幫人。某些港人社群中常見的說法,無論是「反對非法移民」或「反對拒絕融入當地社會的移民」,抽空來說同樣在原則上都很有道理:移民當然應該按正常渠道,不然就是對守規矩的人不公平;人在異鄉當然是客隨主便,否則就會變成鵲巢鳩佔。但和「搞亂社會」一樣,抽空是對的說法,放在特定脈絡當中又沒有那麼非黑即白,只是剛到埗的沒有那些背景認知,沒搞懂。 學懂的教訓 回到「政治初戀法拉奇」的現象,許多移英港人最初選擇支持他,恐怕也是受那些一開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說法所吸引。移英港人是新來的,不過英國有許多人早已見證過他實際上做出來的事,知道和他說的話之間有多大的落差。所以到他把利劍指向移英港人的時候,其實又不是那麼一件值得意外的事。對於長期觀察英國政治的朋友來說,反而是完全意料之中:別以為他只針對「非法移民」,他從來都在欺騙你;他反對的是所有移民,包括你在內。之前都在裝,這次剛好露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