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初的倫敦被熱浪侵襲,但大批散落英國各地的香港人都去到倫敦一小劇院,欣賞風車草劇團的音樂劇《回憶的香港》。我們一家有幸湊熱鬧,過了一個又喊又笑熱力澎湃的周末。這齣劇於2019年5月在香港首演,當時我雖然在港,但未有機會看,之後音樂劇重演 ,但我人已移英。今次適逢其會,覺得坐火車出大城市,與來自各地的香港人一同看台上演出,一同為一些共同話題笑到碌地,實在不可思議。其實,不可思議的事,要由兩個多月前劇團宣傳開始說起。當時朋友在群組中相告,風車草將會蒞臨倫敦,我已經即時看看日期、查查票價。但要知道九月是新學年剛開始,在學校打工的我和孩子都可能會忙得很,平日晚上出倫敦享受theatre根本不是我們那杯茶,所以都不敢多想,自顧自繼續煮飯返工就是了。看劇都自行配票不過,幾個住倫敦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不約而同鼓勵我們買票欣賞。有幾個城市人甚至說,他們一些住倫敦的港人都覺得,有香港話劇團來英用廣東話演出,實在太難得,所以鼓勵住首都又想捧場的港人,盡可能在閒日的晚場欣賞,將周末場讓給周末才能長途跋涉出城的港人,令他們都可以買票入場。我即時的反應是:「嘩!原來睇話劇,觀眾都會自行配票!兩脇插刀、一日不只解決一個問題的香港人感覺,即刻返晒嚟!」如是者,有倫敦朋友見我們夫婦未有時間揀位,甚至協助我們揀位買飛。於是,我們就暢快地出城去。看劇不單止台上與台下連結,台下也有意想不到的連結。當日我帶了一個幾年前在年宵市場買的阿婆袋仔。開場前排隊去洗手間,等到呆呆時忽然排前面的一位美女,望著我的阿婆袋微笑,然後從自己手袋取出一把「大麻成」紙扇。美女然後靚聲賣廣告mode說:「咦,一家人喎!」就是這樣,雖然女廁人龍長過萬里長城,但我和倫敦港人美女,因著「阿婆和大麻成」就說個不停。由喜愛的香港插畫家談起,再提到當年還有乾貨年宵的香港,更回憶曾經去過哪個最愛、最chill的創意市集。令人又喊又笑的回憶其實《回憶的香港》並不是一個故事,反而似是一個綜藝節目。從每個演員和幕後功臣表述自己回憶中的香港最美好的場景,不同的香港情懷呈現台上,離散港人觀眾彷彿重遊香港一遍。那份「共鳴」,相信年紀有35或以上的觀眾,感受更深。對我來說,自己笑到盡頭又流淚的一幕,是關於講長途電話。想起咸豐年在倫敦留學,用British Telecom (BT)電話卡,在大學學生會大樓的電話亭打電話回香港給母親報平安。電話通了,但阿媽第一句跟最尾一句,總是「打電話好貴呀,唔好講咁耐」。那麼中間呢?短短幾分鐘,當我想告訴媽媽, canteen的晚餐有幾難吃,我真心掛念她的撚手小菜咖喱雞翼時,母親總是跟我叠聲,每隔10秒便重複說「電話費貴,唔好講咁耐……」如是者,到了電話卡餘額歸零,即將掛線那刻,我和家人的對話,可說是沒有內容,令我每次掛線後都很失落。多年後,「失落」就變成歲月笑料,成為家人茶餘飯後時常相互取笑的事。所以,當台上主角的長途電話對話,充斥著「唔好講咁耐」迴響時,突然想到,其實聽到家人的聲音,家人聽到我的聲音,雖然沒有內容,但有溫度。那一刻,身在異鄉的我,突然想起阿媽老豆的聲音,眼又紅了一圈。不可思議的友誼劇終,但人未散。遇到從Bristol、Manchester來、好久未見的朋友。劇院門外人多擠迫,大家都不浪費時間,立即關心朋友找工作的進度如何。知道他即將上工,有收入指日可待,都替他高興。又聽說有人從蘇格蘭南下來看演出。在散場的路上,更遇到綠豆的支持者、讀者過來打招呼,真好。這幾年的離離合合、散與聚,都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片段。其實,出城看《回憶的香港》,前前後後跟我們互通消息、彼此幫忙、同哭同笑的人,原本都不是以往我們會定義的熟人。但我發現,現在很多人和我一樣,情感變得複雜了,有時又變得簡單了。可能,回憶的香港走過這幾年已令人無話可說,流散在外的人,那份傷、那份痛,我懷疑這會是不少香港人畢生最大的「失去」。但這幾年真的生出了這種友誼,只知道彼此名字的人,因為外在的壓迫而靠得更近。慶幸去蕪存菁,還有可以講真話、同悲共憤、同笑同哭的朋友,即使我們彷彿之前見面不多,但又感覺神交多年,這種好像精神分裂又充滿信任的關係,真的不可思議。我想,這種共知感、發自內心的連結,大概只有在非常非常壞的社會狀況下,才會生出這樣的關係。多謝風車草,這場演出帶來溫暖與唏噓回憶,又同時叫我為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經歷感恩,有力前行。香港的養分叫我們這批中男中女,醒目而直率、堅毅又嚮往自由。即使身在英國,願大家繼續懷著香港人的特質及氣魄,繼續編寫自己人生的故事。▌[英倫筆端]作者簡介莫宜端 Zandra, 育有一子一女,與丈夫子女定居英國,英國註冊言語治療師。曾任記者、時事節目主持、政策研究員、特區政府局長政治助理。及後進修並成為言語治療師。...

  • 收看節目 香港人到英國創業重新上路,陌生環境重頭適應會遇上什麼問題,如何踏出第一步,家庭成員看到的前景會否一樣? 移居他鄉,無論條件如何,總得重新上路。在不同社會文化下創業,應該順應當地潮流? 還是堅持本身優勢? 不用愁於生計的,是否就免於適應新環境的困擾? 一家人一同來到,一同面對新生活,但看見的前景又是否一樣?...

  • 收看節目 香港的淨人口移出,由2019年起到2022年上半年,累計達23.1萬。這個概念性的數字之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獨立家庭,離開香港流散在異地各處。 BNO簽證移英潮經歷兩年,隨一批又一批港人先後落戶,這群因相若理由離開,擁有近似價值的人,開始在各地凝聚。 有前香港區議員在較少港人居住的地區,組建港人組織,延續「遍地開花」的精神,為凝聚香港族群,重建港人公民社會深耕細作。 無政治背景的移英港人,亦在自身的條件和能力下,為港人建立聚腳點,集散香港文化。 經歷幾年的流散,港人逐漸「如水再聚」,這個族群正步向何方?...

  • 首先祝賀「綠豆」破土而出,當香港的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的時候,一些持平和高質素的時事節目,正好填補這個空間。難得不少傳媒界的朋友,在海外繼續承傳香港一直珍惜的價值,為這動盪的時代保留歷史的紀錄,同時協助在英國的香港朋友逐漸融入這個社會,認識這裏的文化。他們的努力,絕對值得我們支持和讚賞。隨着近年離港移民的人數不斷上升,港府終於承認出現人才外流的問題,尤其是教師、醫護和社工等專業,中學校長會早前指出,一些主要科目嚴重缺乏老師,以往學校出現空缺時,總會收到大批申請,現在卻是無人問津。大學收生時亦發現,不少優秀學生捨棄香港前往海外升學。移民連根拔起 失望與無奈的選擇回歸前香港亦曾經出現移民潮,但當時的香港人主要是抱著買保險的心態,希望拿到一本外國護照,日後若香港出現難以接受的情況,他們仍然可以前往另外一個國家。於是,那個年代出現很多所謂「太空人」,不少移民海外的人士仍然在香港留下不少連繫甚至物業,移民只是為不可預知的將來作未雨綢繆,不少人取得外國國籍後還是決定回流香港。可是,今天的移民,不少是連根拔起,義無反顧地舉家離去,他們不再是為不可知的將來而離去,而是為不願接受可知的未來而離開。離去是要尋找一些失去的價值,是為下一代提供健康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是一個失望和無奈的選擇,也是人生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上世紀九十年代,港英政府意識到人才是香港唯一的資源,於是提出不少措施,例如引入居英權計劃、容許持有海外國籍人士及其下一代繼續保留香港的居留權、興建赤鱲角新機場、修訂人權法案、開展立法會地區普選等,希望增強港人對未來的信心以挽留人才。今天特區政府不是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但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忠誠比能力更重要,於是,特區政府的取態是要走便走,一些忠誠的新貴則不斷抹黑外國的生活,例如外國天氣寒冷、冬天日短夜長、英國效率低、找工作難、物價貴、通脹高等;前任特首告訴我們,移民生活淒涼、在外地只能做二等公民,但她又告訴我們,她在英國的幾年是人生最愉快的時候!近日有位老人家説在英國只能吃薯仔,沒有好東西吃。另一位老人家更説英國沒有城市適合港人居住,甚至為移民的下一代感到悲哀,因為他們將受到西方社會自由文化的荼毒!這些老人家明顯和時代脫節,或許他們當年(恐怕也近半個世紀前)在英國念書的情況確是這樣,但今天在英國的食物,不論選擇和質素絕對不遜於香港,由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肉類到米芝蓮高級食府,均應有盡有,而且比香港便宜得多,一來是歐洲對食物質素的管制相當嚴格,二來飲食的價格不會像香港那般,大部份用作向地產商交租。樓價、生活環境和質素均遠勝於香港。教育:沒不能討論的問題 沒強逼接受的教條至於教育,來英國就讀的小朋友一般均比在香港接受教育時顯得愉快,最少這裡的教育強調獨立思考,重視培養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注重多角度的分析,沒有不能討論的問題,沒有不加思索,強逼接受的教條。彭定康在近著就有這樣一段的描述:當日行政會議開會,在座幾十名議員,恐怕只有他一人的女兒是在香港讀書,所有其他人的子女均在外國就讀。當日如是,今天的情況相信只會有增無減,當然,西方的教育制度有它們的問題,但這並無阻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忠誠的新貴,繼續樂此不疲地送子女前往西方升學,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禮!當然,移民他鄉一定需要作出一些適應,日短夜長的冬天是無法改變,但日長夜短的夏天卻令人那麼雀躍,四季更替令人可以有盼望和期待。社會和文化有一定的差異,不能事事與香港相比,需要從差異中學習和欣賞不同的文化。這裡不少服務的效率可能比不上香港,但社會普遍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每個人均尊重自己的職業,不論是油漆工人或是調咖啡師,大家均會敬業樂業,不會以工作的性質或收入來衡量人的價值,貧富的差距不大,毋須大富大貴仍然可以享有一定的生活質素。重視個人和公共空間 自由就是如此簡單有朋友說,來到英國才感受到香港的生活是如此壓迫,香港的貧富懸殊是這樣嚴重。英國相當重視空間,包括個人和公共空間。例如每個社區均一定有綠油油的公園和一些公共空間,生活上每個人均有很大的個人空間,沒人會理會你的衣著言行或生活方式,自由就是如此簡單。一些專業人士移民後,工作上未必如意,但憑着香港人的創意和堅毅,不少香港人亦順利創業,或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每個移居他鄉的人均有他要走的路,有人走的路較順利,有人走的路較迂迴,移民當然要付出代價,這是追求生活價值的代價。尤其在事業發展方面,很多時會是另一個開始。有些忠誠的新貴說,香港和大灣區商機無限,離開的人遲早會返回香港。這個當然有可能,但對這一代人而言,金錢和物質並非生活唯一的目標,在海外生活,更能體會生命中除了金錢和物質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尋的東西:簡單的生活、陪伴子女的成長、和家人的相聚、和朋友的暢所欲言、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清新的大自然、寧靜的鄉郊、廣闊無垠的公園、優雅迷人的湖泊和河畔,這些都是花費無幾的生活。當然,我們毋須美化移民的生活,英國亦絕對有它的社會問題,但單方面抹黑或誇大移民的苦楚,只會顯得無知和愚昧!融入當地社會 承傳漸失價值移民是一個個人的選擇,除了要考慮社會環境、也要考慮經濟、事業發展,子女成長,與親人的離散,尤其是與年老長者的分離和日後的照顧,考慮因素往往涉及上下兩代,離去與否並非一個容易的抉擇,也沒有什麼對與錯,更不應以此作出道德價值的判斷。不少留下的的人因為仍有負慮和牽掛,會留下繼續緊守崗位。不少離開的人仍然心繫香港,因為這始終是他們成長的地方。有朋友問我,在海外的香港人可以做些什麼?我想,當選擇離開便要重新生活,嘗試融入當地的社會,瞭解和欣賞當地的文化,為當地的社會貢獻和建設。不要抱怨失去了的東西,學會珍惜經已擁有的事物。對於香港,繼續關心和支持香港,在海外承傳一些在香港可能經已漸漸失去的文化和價值,為這個動盪的時代留下歷史的記錄和見證。▌[海外隨筆]作者簡介陳文敏,前香港大學公法講座教授,2021年退休後,旅居英國,並出任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客席教授。...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