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士工作的地方,有不少來自牙買加的老師。他們給我的感覺,都是純真率直,愛唱歌。當然,我更佩服他們像比我更能融入此地(不過可能只是我的想像),也感概我們為何都會離鄉別井。是的,大家的「家鄉」都曾是英國殖民地——但,我們的故事又是否相同呢? 英國是在1842年通過《南京條約》正式取得香港的。但大英帝國第一批殖民地是更早在北美(維珍尼亞,1607年)和西印度群島(巴巴多斯,1625年)建立的。 牙買加曾是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655年英國在英西戰爭期間發起「西方設計行動」(Western Design),派遣軍隊進攻西班牙加勒比海地區。英國將軍於1655年5月攻入牙買加,趕走了西班牙的駐軍。至1670年的《馬德里條約》,西班牙正式將牙買加割讓予英國。 奴隸制度 殖民當然關係至奴隸買賣。英國奴隸販子向英國殖民地供應被奴役的非洲人,讓他們在種植園工作。牙買加的主要勞動力來源也是被奴役的非洲人,他們被強制運送到加勒比海種植園工作,故牙買加的奴隸人口中大多數是非洲裔後代。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牙買加的人口構成變得多元化,除了非洲裔,還有歐洲裔(主要是英國殖民者和移民)、混血後代(非洲裔與歐洲裔的後代)和亞洲移民(後來19世紀末,特別是印度和中國勞工也被帶到牙買加)。 英國廢除奴隸制度指的是法律上結束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以及英國帝國內奴隸制度的過程。這一過程包含了數項重要法案和法律挑戰。1807年的《奴隸貿易法》廢止了奴隸買賣,而1833年的《奴隸制度廢除法》則正式結束了大多數英國殖民地的奴隸制度。奴隸制度的廢除也結束了牙買加及英屬加勒比海種植園龐大的盈利時代。而大多數前奴隸寧願定居在山丘或他們的舊農地上,靠農業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