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隆那的卡爾多薩紀念公墓(Certosa Monumental Cemetery Bologna)是一座結合了歷史、藝術和建築的重要文化遺產。位於意大利波隆那的這座公墓,不僅是死者安息之地,更是展示波隆那豐富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這座公墓建於1801年,原本是為了取代當時的城內墓地,旨在提供一個更為優雅和莊嚴的安息之所。Certosa這個名字來自於「卡爾特修道院」(Certosa),意指一個隱秘的修道院,象徵著靈魂的安寧與超脫。 這一時期的建築風格往往受到古典藝術的影響,這使得卡爾多薩紀念公墓在設計上融合了多種風格元素。在建築上,卡爾多薩紀念公墓以其壯麗的羅馬式拱門、優雅的庭院和自然修剪的花園著稱。墓地的佈局恰到好處地融合了建築與自然,將安靜的氛圍和思考的空間提供給訪客。公墓內的建築物主要由白色石材建成,展現出簡約而大方的美學,同時也令人感受到一種莊重感。這裡有雕像和紀念碑都是藝術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化與社會背景,讓人們在賞析這些藝術品的同時,也回顧歷史。 卡爾多薩紀念公墓內有許多重要的雕像和紀念碑,其中一些紀念著知名的文人、政治家、藝術家及學者。這裡還是波隆那大學(University of...

  • 第十五封信 15.2 明慧, 現在,回到你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我認為,即使我的課程計劃失敗了,但其背後的哲學洞察仍然有效。我們不能等待理想的外在條件來實踐真正的閒暇,我們必須在現有的條件下開始。 現有條件下實踐閒暇 首先,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對時間的態度。不要將退休後的時間視為「空閒」或「剩餘」,而要認識到它是「我們擁有的最重要的時間」。這意味著有意識地保護和規劃我們的時間,就像亞里士多德所說的那樣:不是為了工作而休息,而是為了閒暇而工作。...

  • 帕爾馬(Parma)位於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大區,以其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美食而聞名。這座城市不僅以其古老的建築和藝術作品著稱,還擁有著名的紀念墳場 ——「Cimitero della Villetta」,這裡安葬著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其中包括著名的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尼科洛‧帕格尼尼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小提琴家之一,他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和創新的作曲風格而聞名於世。帕格尼尼在帕爾馬逝世後,他的遺體在Cimitero della...

  • 第十五封信 15.1 明慧, 收到你的回信,我深深感受到你對生命意義的困惑與焦慮。你說前面的兩封信可能太沉重了,讓我想起尼采曾經說過的話:「我的靈魂過於驕傲,不願被安慰,但它有時需要安慰,正如強者有時需要酒一樣。」也許我們都需要在這人生的黃昏時分,和面對政治打壓的處境,找到一種既不逃避現實,又能超越痛苦的生活態度。 我以尼采「愛命運」(amor fati)的思想來引導自己,但正如你所說,這只是一種領悟,我們更需要行動。哲學確實是一種生活方式(a...

  • 收看節目 創作人都知道,能否說好香港故事,並不取決於作者主觀意願;但只要以香港文化底蘊作本,反映香港時、地、人的經歷和思想,那個故事就會「好香港」。 你的香港故事,還記得嗎?創作自由對文化、藝術、學術界等十分重要,近年不少香港人選擇到更自由的地方發展,繼續理想。當電影、出版、劇場,來到自由土壤,可以在另一端開花,在異地裁種出來的,是香港文化嗎?離開熱愛的這片土地之後,還能拍出帶有本土情懷、真實反映香港的的創作嗎?英國製造,真的可以呈現港產味道? 《記香港人.話》來到第四話,嘉賓張燦輝教授、戲場監製列明慧、導演伍嘉良,將會分享人在英國與香港流行事物的聯繫;文化人編寫文章、攝影、舞台製作到拍攝電影,創作背後的動機,是愛還是責任,又或者兩者俱備?香港文化隨族群流散各地,又會衍生出怎樣的文化現象? 當小島被浪潮不斷洗刷,香港文化和每代人的集體意識亦會不斷演變、承傳。他們相信不必急於一時,沉澱過後,融合各自經驗,或許是英國版《秋天的童話》,或許是重新以英語演繹的香港人氣劇作,各地觀眾將會看到更多「好香港」的故事。 [01:35]...

  • 收看節目 張燦輝為中大哲學系退休教授,2020年7月到英國旅遊時,決定留下定居。要離開香港、離開生活了四十年的中文大學,縱有萬般不捨,但相比生活在他認為已變成白色恐怖的香港,也不是很難的抉擇。 張燦輝學術研究範圍包括現象學、海德格哲學、生死愛欲之存在問題等。一個城市的死亡,對於張教授來說,是社會失去自由、民主、開放性等元素,「香港已死」未必人人都認同,但「張燦輝這一代的香港已死」,就有他的論述依據。這是哲學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更是活生生的香港人體驗。 張教授著作會用「我城」作為書名,他說「我城」是一個身分認同的意義。一個合上眼睛都能感受那份親切感的城市,稱之為「我城」;「我城」的味道、空氣、溫度、人情,都是熟悉的在家感覺。相對「我」,就是「你」,這說法很哲學,但細心咀嚼,也是生活的體驗。家,從來只得一個。 這一集,是這位哲學教授的自述,正如張教授在影片中所言,哲學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可以是象牙塔,也可以是萬能的」,一切視乎你用甚麼角度看待。學術如是,移民如是,人生也不外如是。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