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正值「七一」主權移交28周年,社民連在「七一」前夕宣布解散。歐盟也在「七一」前夕發表聲明,指北京替香港訂立《香港國安法》滿五年,香港公民自由持續受侵蝕,呼籲香港當局將重點轉向推動社會和解,通過秉持開放、多元與對基本自由的尊重,重振香港昔日的獨特性與成功之本,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則對這聲明表示強烈不滿。 歐盟的聲明說,過去五年,香港公民自由持續受侵蝕,政治反對聲音與獨立公民社會的活動空間嚴重受限。截至目前,共有332人因觸犯與國家安全相關的罪行被捕,其中165人已根據《香港國安法》被定罪。國安法的壓制性運用削弱了人們對法治的信心,也損害了香港的國際聲譽。歐盟對香港當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及其附屬法例深表遺憾,相關條例新增罪名、加重刑罰,進一步擴大國安機構的權力。當局持續對泛民主派人士提出新的指控。政治反對派、以權利為基礎的民間組織、獨立媒體與記者持續面臨政治壓力與騷擾。審訊程序冗長、羈押時間過久,以及國安法的域外適用,尤為令人關切。 聲明指出,歐盟高度關切香港在「一國兩制」架構下的持續活力、吸引力與成功。歐盟希望繼續推動與香港的商業、貿易、投資與人文交流,並重視《基本法》與在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所確立的高度自治原則。歐盟聲明呼籲香港當局推動社會和解,秉持開放、多元與尊重基本自由,重振昔日的獨特性與成功之本。 平情而論,歐盟這份聲明相當溫和,對香港過去五年過份落力執行國安法雖有批評,但仍未絕望,仍然留有餘地,期盼香港撥亂返正。這個取態與美國當局不同,美國認定香港一國兩制已玩完,於關稅新規中把香港徹底等同內地,相比之下,歐盟對香港可謂疑中留情,覺得香港仍有一線生機。 中國外交官員對歐盟聲明的反應,不離一貫政治套路,斥之為「妄議香港國安法、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又指《香港國安法》和國安條例頒布實施以來,香港法治和營商環境更優良,長期繁榮穩定根基進一步鞏固,廣大香港市民的各項合法權利和自由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得到更好保障。這些自說自話的表述,是否符合事實,公眾心裡一清二楚。 兩條路的選項 擺在香港面前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在現行的軌道下大步走下去,令香港在政治管控上與內地徹底同化,只在經濟發展上尋求與內地不同,與外界接軌,繼續擔當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假如美國和歐盟不賣帳,便集中與對華友好的發展中國家改進關係,以及積極拓展內地市場,務求保持華南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統治了敍利亞50年的阿薩德家族政權倒台,總統流亡至莫斯科,打了13年內戰的叛軍只用了13天便攻佔首都推翻政權,然後宣布組建臨時政府,並向西方拋出橄欖枝。過去支持阿薩德政權的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成了大輸家,親阿薩德的中國也臉上無光,歐洲諸國則歡喜雀躍,期盼藉此終止難民潮。美國支持的以色列則趁勢派軍進入敍利亞,意圖建立一道包圍戈蘭高地的無人區。 反西方聯盟聲勢驟降 敍利亞變天可謂牽一髮動全身,首當其衝的是俄羅斯。俄國在敍利亞有一個海軍基地和一個空軍機場,駐敍海軍介入中東牽制西方,機場則用作中轉站,方便俄國大型運輸機往返非洲,在中非建立親俄勢力奪取資源。如今阿薩德政權倒台,俄國艦隊已即時離開基地,但尚未遠去,似在等待莫斯科與新政權談判,但新政權已表示不希望有任何外國軍隊留在敍利亞境內,俄羅斯很可能會失去在地中海的軍事據點,令其對中東及非洲的影響力大幅減少,這是俄國侵佔烏克蘭導致國力衰落的後果。 除了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也大受衝擊。阿薩德政權過去13年與叛軍作戰,靠的是莫斯科供應武器和資金,而伊朗則操控黎巴嫩真主黨,派出黎巴嫩武裝部隊到敍利亞,協助被徵召入伍的敍利亞政府軍作戰。如今阿薩德政權倒台,而黎巴嫩真主黨又被以色列重創,等如斬斷了伊朗在這區域的左膀右臂,俄伊中朝等國組建的反西方聯盟聲勢驟降,令中東地區動盪多年的局勢出現轉機。目前雖未能斷言戰亂可否結束,湧歐難民潮可否終止,但敍利亞變天確實為地區和平帶來了一絲希望。 新政府尚待觀察 歐盟國家對敍利亞變天的反應,相當可圈可點:意大利最積極,即時恢復派外交官駐大馬士革,表明歡迎反政府軍組建的臨時政府;歐盟總部也暫停辦理滯境敍利亞人的難民申請,顯示其相信敍利亞人有望安全返回故土。 這個取態殊不容易,畢竟敍利亞反政府軍過去有伊斯蘭極端組織背景,該組織與阿蓋達關係密切,其首腦仍被西方懸紅通緝,如今反政府勢力上台,會否仿效阿薩德政權行獨裁統治?會否像塔利班接管阿富汗那樣,在國內推行伊斯蘭極端教派主張?敍利亞境內有大量世俗主義者和基督徒,還有原屬阿薩德一系的宗派族裔,對政權易主都忐忑不安。...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