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中港股市急升後暴跌,觸發跌市的是北京發改委周二宣布的以財政開支振興經濟措施,規模遠低於市場預期,且缺乏執行細節。這次跌市最大的影響,除了令不少股民被套,怨聲載道,更嚴重的是打擊民眾信心,看經濟前景更悲觀,更不敢消費。股市從來有升有跌,而且波動不已,未必反映實體經濟好壞,也不是政府的職責所在,畢竟股民是自願拿錢去買股票,且明知道炒股有風險,賭輸了不能怪責別人。可是,這次升市與一般情況不同,是百分百的政策市,完全由中國央行宣布降息降準、放寛貨幣供應引起,導致大量從不炒股的民眾排著隊開證券戶口,把積蓄押進股票市場,而其後的大跌市,也是由發改委的公布觸發,這便帶出了一個關乎政府管治的問題,到底中國政府是否了解市場運作?在推出各種金融或財政政策前,有沒有制訂詳盡的期望管理措施?其實,在北京金融監管圈子裡,頭腦清醒的人還是不少,例如經常公開發表議論的徐忠,他是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副秘書長,周二便曾公開警惕市場,不要將人民銀行的穩定市場宣布,誤以為央行提供資金是為了托起股票市場,甚或直接入市炒股;他也警告民眾有槓桿基金大舉入市買股,這是中國股市正泡沫化的標誌。《金融時報》報道這次跌市時,特別提到徐忠的警告有助市場避免過熱。歌功頌德式宣傳可是,這樣的警告畢竟不是中國宣傳機關的主旋律,聲音太小,也來得太遲,絕大部分的官方媒體和政府默許發聲的網紅,在九月底政治局決議穩定經濟力保全年增長5%目標後,對人行的金融新策都採取一面倒唱好的調子,以為這樣就是促進市場信心,就是迎合中央政策,甚至還拿股市迅速大漲、民眾排隊開戶作為證據,吹噓中央領導英明神武。民眾對前景充滿信心,殊不知這種盲目樂觀的歌功頌德式宣傳,正是股市急升後暴跌的推手,也加深了民眾在跌市輸錢後對政府的怨憤,並加劇了社會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到底怎樣的後續財政政策,才能配合央行的放寬銀根金融政策,起到振興經濟效果?《金融時報》的大跌市報道引用花旗銀行的估計,指財政刺激力度基本需要為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1萬億元填補各級政府的財政赤字、1萬億元鼓勵民眾消費帶動增長、1萬億元加強銀行的資本儲備。這個估算相當合理,2009年北京應對雷曼「爆煲」引發金融海嘯,刺激經濟措施規模為4萬億元。15年後的今天,中國經濟總量大增,挽救經濟需要3萬億元的估算其實非常保守,市場人士的估算從1萬億到10萬億都有。從這個角度看,發改委宣布的刺激措施總體規模不明朗、實施細節含糊,較具體的是提前撥用來年預算支出的2千億元,難怪令股市投資者產生杯水車薪的印象。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