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5|立會閃電過國安附例,港府消息:非針對長和交易黎智英案|英永居申請變十加一?是否涉BN(O)等細節公布

立會閃電過國家附例,港府否認違國際公約

《國安條例》新增附例引起關注,特區政府指國安風險難以預測,需授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制定執行細節。附例依據《港區國安法》第55條,允許中央國安公署在特定情況下行使管轄權,如涉外勢力、港府無力執法等。新法例列明,港人須配合公署行動,違者最高可判囚七年,並包括「虛假證供」等罪行,甚至具域外效力。

草案以「先立法後審議」方式通過,未經公眾諮詢,引起對法治及人權保障的質疑。有議員關注是否違反國際公約中的「不自證己罪」原則。港府回應如啟動第55條,將適用內地《刑事訴訟法》,被調查者不受香港法律保障。

官員強調附例非針對個別案件,如黎智英或長和交易,但建制媒體曾指該港口交易涉國安。同日,國務院發表《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點名外部勢力滲透威脅,強調防範「顏色革命」。港澳辦夏寶龍呼籲商界忠於國家利益。媒體拍攝國安公署工地遭警阻,反映國安禁地新規已實施。此舉引發對法律程序、資訊自由及權力不受制衡的廣泛憂慮。

英永居申請變十加一?是否涉BN(O)等細節公布

英國工黨在移民議題上轉向強硬立場,於地方選舉後公布白皮書,建議大幅收緊合法移民政策,以回應移民已成民眾最關心議題。政策包括:取消護理簽證、提高技術及薪酬門檻、縮短留學生工作期至18個月、所有移民須達英語B2水平、永居申請年限由5年增至10年,並設計計分制度評估貢獻。

白皮書四度提及香港,惟未交代BNO「5+1」計劃是否受新規影響,引起疑慮。多位國會議員要求澄清政策是否追溯適用,亦有人建議港人應獲與烏克蘭和阿富汗難民同等待遇,如大學生繳本地學費。前港督彭定康與「香港監察」致信政府,指若加長居留年期,形同違背承諾,影響港人權益,包括教育、出國與財務安排。

政府強調人道途徑不變,但會考慮國內收容能力,計劃修法限制法院援引《歐洲人權公約》阻止遣返罪犯。改革黨批評政府政策虛偽,反映收緊措施出於政治考量。保守黨與部分工黨議員則批評白皮書語調過右,挑起恐懼與排外情緒。文件雖針對合法移民,但具重大政策及社會影響,引發廣泛爭議。

美俄領袖缺席和談,普京開出條件未兌現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5月10日邀請英、法、德、波領袖到基輔商討停火,並與「自願聯盟」、歐盟及北約代表召開視像會議,在特朗普支持下向俄方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自5月12日起無條件停火30日,否則將面臨新制裁。俄總統普京未正面回應,只提出與烏克蘭直接談判。特朗普隨即呼籲澤連斯基接受,澤連斯基亦表示願單對單會晤。

5月14日,俄方公布由總統助理梅金斯基領導的代表團,澤連斯基批評缺乏實權。烏方由國防部長烏梅洛夫參與,特朗普未親赴土耳其,由國務卿盧比奧代表,並對談判前景不樂觀,認為須普京與特朗普會晤方可突破。停火談判進展有限,外交角力持續,和平仍遙遙無期。

最新內容

  • EP145|立會閃電過國安附例,港府消息:非針對長和交易黎智英案|英永居申請變十加一?是否涉BN(O)等細節公布

  • 不屈之城:在高壓管治下持續抵抗的香港

  • EP58|內政部白皮書大幅收緊移英政策|施紀賢兩物業被縱火|河道水位低供水或受影響

你也可能喜歡

  • EP 01|香港演變:林鄭治下的五年回顧|英國突發:黨員倒戈,首相約翰遜 Boris Johnson 下台

  • EP 02 |香港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你受影響了嗎?

  • EP 03 |元朗 721 事件三周年涉事人:原告反轉成被告,警官多升遷|兩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