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8|國企受命不與長和合作|英財困財相歸咎外圍因素|調查指英小學現「仇女」言行
▌長和下周未簽協議,港口交易臨門現變數?
長和計劃出售43個港口業務,交易總額達1500億港元,原定4月2日前與貝萊德財團簽約。然而,香港媒體報道交易延遲,未來一周不會簽訂協議,原因未明。同時,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認對長和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查,印證中國政府調查傳聞。
此外,《彭博》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已指示國企暫停與李嘉誠及其家族企業的新合作,但現有合作不受影響。長和重組遷冊後,大部分業務轉移至歐美及澳洲,僅12%收入來自中港。另一方面,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富衛保險欲拓展中國市場,但批文多年未獲批准。
官方及建制媒體《大公報》頻頻批評長和交易違背國家利益,未進行全球招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顧問則警告,若中港政府阻止交易,恐引發外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疑慮,對長和及香港未來影響深遠。
▌減社福裁公務員,財相拒認走緊縮舊路
英國財相李韻晴於3月26日發表春季聲明,提出削減公共開支及改革福利制度,以應對財政赤字。然而,由於通脹和債務利息成本上升,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最新報告指出,原本預計的99億英鎊靈活資金已耗盡,反而出現41億赤字。李韻晴強調維持財政紀律,計劃在2030年前削減一成半公共開支,並裁減約1萬公務員。同時,通過自願離職和引入人工智能,預計節省61億英鎊。
在福利改革方面,殘疾津貼(PIP)審批門檻將提高,預計80萬人將失去資格,每年平均少收4500英鎊。失去工作能力者的救濟金亦將減半,引發工會和民間反對聲浪。儘管OBR警告削減福利恐使25萬人陷入貧困,李韻晴仍強調改革可促進就業,減少貧窮。
此外,李韻晴表示政府將維持國防開支佔GDP比例達2.5%,並推動建屋計劃,預計五年內興建130萬間房屋。然而,春季聲明發表後,傳媒普遍批評其緊縮政策,認為與15年前保守黨的緊縮政策如出一轍,引發社會強烈反彈。
▌英校園問題叢生,神劇還原引迴響
一部全新英國迷你劇在串流平台上線不足兩週,觀看次數突破6600萬,成為平台最多人觀看的英國劇集。劇情圍繞一名13歲少年涉嫌謀殺女同學,透過一鏡到底手法,揭示網絡欺凌、朋黨壓力、校園暴力及厭女現象。《衛報》稱其為「數十年來最接近完美的電視劇」,首相施紀賢支持在學校及國會播放。
年輕觀眾認為劇情真實,反映校園問題,雖然謀殺橋段過於極端,但認同網絡文化對學生行為的影響。編劇兼演員Stephen Graham表示,靈感來自近年年輕男子對女性施暴的案件,深感憂慮。
反性侵組織「Everyone’s Invited」報告指出,1600多間小學出現厭女及性騷擾問題,六成教師表示曾見過9歲以下學生接觸色情內容。2023年警方數據顯示,兒童性侵案件達11.5萬宗,半數以上加害者為未成年人。
前英格蘭足球主帥修夫基指出,青少年過度依賴互聯網尋找方向,導致孤立及成癮問題。儘管《網絡安全法》已生效,許多家長仍認為監管不足,呼籲科技公司承擔更多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