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今集《Let’s Talk》訪問了麥道國(Blair McDougall),英國工黨國會議員及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和維吾爾小組主席。麥道國在英國國會提出 《黎智英法案》(領事援助(記者)法案),倡議為英國記者提供領事協助,並設立特使協助那些在海外遭不公正拘留的英國公民。...

  • 收看節目 中國計劃在倫敦皇家鑄幣廠舊址興建超級大使館,工黨政府表明介入審批後,地區議會被架空,居民人心惶惶,擔心個人私隱和安全。 《綠豆》訪問了居於皇家鑄幣廠附近屋苑,與大使館員工宿舍只有一圍欄之隔的居民 Mark Nygate,他擔心私隱受侵犯之餘,更憂慮未來即使是在花園剪草、拍照,或掛餵鳥器在樹上,都可能惹中方懷疑,或被誤會從事間諜活動。他又感謝香港人捐款支持居民請律師。...

  • 收看節目 Henry是香港執業多年的註冊中醫師,飄洋過海舉家移民加拿大,為「儲鐘」放下身段化身超市執貨員,並考取加拿大中醫執照,在數間學院擔任中醫科導師,身兼數職只求一步一步「做回本行」。皇天不負有心人,Henry最終在溫哥華開了自己的中醫診所,成功重遊舊夢。 Henry剛剛到埗加拿大時一邊在超市工作儲鐘,一邊考中醫牌,目標非常清晰,就是希望可以「做回本行」。一年前,他終於得償所願在溫哥華開始中醫診所,並沿用香港診所的名稱,寓意在這裡重新開始。 「其實由未過嚟加拿大嘅時候,呢度已經係定咗嘅一個目標,因為香港本身自己經營一間診所,我係好想喺呢邊可以可以重新開始返嘅,因為作為一個傳承啦,至少我可以將以往一路做緊而恆之有效而幫到人嘅一個事業喺香港嗰邊結束咗,都會想喺呢邊可以重新做返同類型嘅嘢。」 ...

  • 收看節目 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因胃癌手術後出現併發症,於2025年1月10病逝,終年55歲。回顧邵家臻的人生,在社褔界、公民社會現場、立法會、爭取囚權和神學院裡,都有他的身影。在他人生不同階段並肩而行的六位朋友,分享和「阿臻」的點滴。 【劇團好戲量總監楊秉基】讀中學時因戲劇認識邵家臻,在他眼中阿臻是一位非典型社工。 【「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感激這位由一開始陪伴他們走到最後,甚至一同入獄的戰友。 【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和梁繼昌】回憶在議會內並肩作戰的伙伴。...

  • 收看節目 兩位移英港人,Norrica 和 Opal,剛到英國時,因懼怕用英文溝通,經常留在家中。就算鼓起最大勇氣,嘗試不靠兒女獨自外出,乘搭公共交通時,因突如其來的乘客廣播已恐慌,不知如何是好。真的只能留在家中做家務,送孫上學放學,看香港電視節目嗎?移英後就不可以想像和發掘「Me Time」嗎?...

  • 收看節目 除夕晚的黃大仙,你不難捕捉到黃夏蕙的蹤影,她出眾的造型總帶給市民驚喜。她的言論、舉動,都經常成為網絡話題。 從昔日眾人口中的「娛樂攝石人」、「殯儀之星」,到今天的「新年神獸」、「夏蕙BB」、「眾人契媽」,一路走來,94歲的她淡然處之,視人生如一場大戲。浮誇背後,她堅持敢作敢為、自娛娛人。 ...

  • 收看節目 手作愛好者 Fanny 初來到埗時正值聖誕,她留意到郵筒或街角不時出現熱心市民的手工裝飾品,就如為街頭添新衣,其中以郵筒上的創意冷帽(Post Box...

  • 收看節目 梁莉姿是一位90後的香港作家,四年前,因為香港寫作空間越收越窄,為了能夠繼續書寫,她決定移居台灣。現居花蓮的她,就讀華文研究所碩士。遠離了紛擾的中心,她慢慢找回創作和書寫的節奏。在台灣生活四年間,出版了兩部小說,題材圍繞2019年社會運動和運動後的移民潮。其中《樹的憂鬱》獲頒台灣金鼎獎文學圖書獎,另一部作品《日常運動》卻在去年香港書展被主辦單位要求下架。 梁莉姿在台灣創作,漸漸察覺到和香港的距離,仍想繼續寫作的她,思考如何寫?寫什麼?寫給誰看。她多次在獲獎感言提到,希望所有人都有免於恐懼的創作自由,因為這是人生而來應該擁有的權利。 ...

  • 收看節目 兩年多前來到加拿大多倫多的張超雄,面對著陌生的環境,一步一步適應新生活。他付出更多時間,和太太一起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女兒,重新連結香港人社群,最近更重拾教鞕,繼續傳授經驗和知識。 💬 2022年,張超雄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已經離開香港,定居加拿大。甚麼令他作出這個重大決定? 「沒辦法不走,我面對的未來是,分分鐘早上六時就有人拍門,走入來帶我走之後,可能在屋企消失。在牆內當然都可以探訪的,但我如何放下女兒,完全交由太太。當然還有家人幫忙,但我想像不到,這樣的生活是可以維持下去,我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 收看節目 曾任「香港監察」創會贊助人的衛倩婷,隨著2024年7月工黨執政,獲委任為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部政務次官,主管印太事務。她在上任後首次接受香港媒體的訪問,言談謹慎,小心翼翼。她在《綠豆》的獨家專訪談到移英港人關注的強積金問題,強調英國政府仍積極向英資匯豐和渣打爭取,讓港人提取強積金。衛倩婷又承認在英國有跨國鎮壓行為存在,政府會睜大眼睛密切監察,特別是涉及中國和伊朗等國的可疑事件。她又談及較早前訪港,親自感受到無法挽回的轉變,並強調英國政府繼續撐黎智英:「We have his back.」...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