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點破玄機,籤文「貪心惹是非」乃規勸官員不可貪功貪財,且聽 AI 道來。 日夜都繽紛、無處不旅遊、在黃大仙廟前表演斬豬肉,這都是勞而無益的貪功。 成立一個「幾丁友」的辦公室,先後共拿百五億;廉記「成棚人」,全年開支得嗰十三億;呢條數,DEEPSEEK...

  • 新年賀詞,肥熊錯將洛陽當中國,又把通縮當惠民。 肥熊:中國二字刻在「何尊」底部,更刻在華廈兒女的心中。 考古家:何尊是三千年前的盛酒器,那時的中國其實是指「洛陽」。 老師:清朝自詡大清帝國,也非中國名號;直至民國成立,才有中國之名。 文學家:宋詩「暖風遊人醉,杭州作汴州」 乃諷刺昏君不理百姓死活,朝廷歌舞昇平;套於肥熊,也很貼切。 經濟家:通缩即是「成本貴過售價」,無人肯生產,有錢冇貨賣,是最嚴重的大蕭條,何解肥熊喜見樂聞咁戆Q?...

  • 議員提出,移了民的港人回港治病,是濫用福利,食窮政府,必須立法阻止,節流要「刀口向外」。 開源更重要,為防病人矇混入境,海關宜增設驗身室,強制驗血、驗尿、心電圖...... 收費高昂,一於刀口向外。驗身恐防睇漏眼,入境直送隔離營觀察三個月,收費與五星酒店看齊。自由行的同胞也無豁免,以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構思。若有人因此而不回港,則屬軟對抗,可以通緝,罰款特重,用以彌補財赤及擴建赤柱、議員加薪。

  • 叉燒回顧及展望「香港好事連連,經濟不斷提升,東方之珠更放異彩」,他全批中。 雙雄接連下馬,果然「好事連連」。回想上一次的跨年煙花,造成交通大擠塞,遊客焗住滯留香港消費,每人要買多幾個麵包幾樽水,取得「提升經濟」好成績。市民懸紅百萬美金通緝局長,顯得局長寒酸,但他沒埋怨「欺負政府窮」,做到「和諧」;容許官民互相通緝,達到「共融」。如果局長去倫敦,攬住逃犯高唱《友誼萬歲》:「當天且作暫別,今天我入來自首....」東方之珠就真的更放異彩了。

  • 「禁止各界與潛逃者有金錢交易,同時撤銷他們的特區護照」,聞者嗤之以屁。 小粉紅:無護照便買不到機票,緝到人也帶不走,懵到上心口! 傻強:挑!他們今天無護照,將來也申請不到;換言之,今天和將來「都不存在的護照」被同時撤銷,我的方法最有效。 六祖慧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施主有慧根,你應該削髮為僧,弘揚「罰法」。 賭徒:潛逃者投注贏大錢,這筆金錢交易,馬會董事要否坐監? ...

  • 傻超說 :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其言傻得駭人,仲傻過「通商寛衣」。 成語「知所行止」,教世人「行必有止」,怎可以「踩油唔踩BRAKE」咁荒謬? 《四書》中的《大學》,詳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至善」不是「最好」,而是「剛剛好,啱啱好」,不可過份,否則禍福逆轉。 俗語亦說「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餓與寒」,小孩吃得過飽、穿得過暖,反會招病。...

  • 陸客湧港搶M巾,藥房生意旺,政府宜抓緊機遇,推銷M巾拼經濟。 大媽:叉燒要身先士卒,頭縛一條M巾,正中有個大紅圈寫着「必拼」二字,鼓勵陸客多消費、拼經濟。 十三姨:M巾設計很有東洋神風味,建議廠方請叉燒做代言人,銷量必佳。 二姑奶:香港是福地,能絕處逢生,陸客搶完奶粉搶口罩,連M巾都照搶。 釘姐:戴過M巾,叉燒紅運當頭,官運亨通,可望兼任兩個局長的遺缺,省回女局長的薪俸,親身示範開源節流。 ...

  • 欽差宣布「港人治港」有新定義,並臨時增加一項「開口權」,百姓聞所未聞。 欽差:港人治港並非「由香港人管治香港」,中央也要治港,而且有全權管治。 百姓:唔使咁長氣,老鄧當年說「港......」停頓一會,吐了口痰再說「人治港」。大家很明白,他說得清楚過你。 欽差:「開口權」是國家的權利,它認為應該行使時,就可以行使。 百姓:唱國歌的時候,從未見過國家行使它的開口權,何解?莫非國家唔識唱國歌? ...

  • 參與初選,被判重囚,刑期最高可囚終身;究竟初選何罪咁大鑊? 初選類似小孩子玩「煮飯仔」,塑膠 飯煲小如硬幣,亦煮不出飯來。 蟻民的初選,只是測試參選者的民望高低,獲選也不能出任議員。 1996年,愛國人士搞的「臨時立法會」, 規模之大,不是煮飯仔,而是九大簋,獲選有60位,可出任97後的立法會議員,坐滿整個會堂。 為甚麼煮九大簋合法,煮飯仔卻要...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