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一份通脹成績單,英美1月通脹按年升幅重上3%,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美聯儲已表明不急於減息。不過,英倫銀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認為通脹回升只是暫時現象。隨著服務通脹及工資升幅放緩,通脹率會放緩,英倫銀行仍將持續減息。 由於機票價格比預期跌幅少、教育費用及食品價格上升,英國1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3%,較去年12月的2.5%上升了半個百分點,高出市場預期20基點(100基點等於一個百分點),亦高於英倫銀行的預測(今年首季通賬2.8%)。 其中,食品價格由於肉類(按年升2.3%)、牛奶/雞蛋/芝士(2.2%)、麵包和穀物(2.3%)、水果(3.5%)、糖(8.1%)、咖啡及茶(9.7%)油(10.2%)等價格上升而按年上漲3.1%。 生活成本危機 而這份成績單只是今年通脹回升的序曲 ——...

  • 一如市場預期,英倫銀行再度減息四分之一厘 ,基礎利率降至4.5%。較為意外的是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大幅調低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本1.5%的增幅,收窄到0.75%,並預期英國將面對經濟增長乏力、高通脹、失業率上升等多重打擊。 工黨上台「勵精圖治」,財相李韻晴(Rachael Reeves) 去年10月宣布大幅加稅400億英鎊以「振興經濟」,結果MPC估計,去年第四季經濟按季倒跌0.1%,今年首季也僅增0.1%。   英國陷入滯脹局面...

  • 踏入蛇年,實行「美國優先」政策的特朗普 (Donald Trump) 於2月1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這三大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卻於最後一刻暫緩對加、墨加徵關稅。美國對中國額外加徵的10%關稅則如期於2月4日生效,中方則宣布對總值約14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輸華總額8.5%)的美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2月10日生效。這是特朗普在短短約兩周內,二度利用高關稅威脅來解決與貿易無直接關聯的問題。美方在與墨西哥總統欣鮑姆(Claudia Sheinbaum)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通話後,決定將對兩國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的措施延後30天,期間各方將共同商討更長遠的解決方案。作為回應,墨西哥同意向美墨邊境增派1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以遏止非法移民及毒品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國;加拿大則同意任命「芬太尼事務專員」,並啟動加美聯合特遣部隊以打擊有組織犯罪、芬太尼販運及洗黑錢,同時增派技術設備及人員加強邊境監控。對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然而,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的計劃則如期落實。這意味著,過往免關稅進口美國的中國商品,如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及微波爐,將首次被加徵關稅。此外,美方亦取消對低價值中國商品的「最低門檻」免稅優惠。據統計,美國進口總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中,約60%來自中國。作為反制,中國財政部宣布將對總值1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涵蓋煤炭及液化天然氣(LNG)15%、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10%,措施自2月10日生效。據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公告,中方將自周二起對鎢、碲、釕、鉬及相關產品實施出口管制,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環球時報》,2024年2月4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鎢進口來自中國。現階段對中國GDP影響微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最新模型分析,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並引發對等報復,將令美國GDP於特朗普政府任期內縮減550億美元(佔美國 2024年GDP...

  • 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返回白宮當日即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奠定多個政策領域的基調,特別是在移民和能源方面。雖然暫時未對任何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但特朗普很會利用關稅作為談判籌碼,逼使貿易夥伴讓步。中美矛盾仍將是未來四年的焦點。 儘管特朗普總統在選舉前後多次宣布與關稅相關的計劃,但他在上任首日並未實施任何新關稅。相反,他提出了「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議程。在演說中,特朗普警告,將對外國徵稅與加徵關稅,並計劃設立對外收入署(External Revenue Service)來徵收這些關稅。特朗普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評估中國是否履行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該備忘錄還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指示聯邦機構評估《美墨加協定》(USMCA)的影響,以及來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或其他市場)的非法移民與毒品流入進行多項貿易審查和調查。所有審查的結果預計將於2025年4月1日前提交。 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表示,他考慮於2月1日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以遏制非法移民流入及芬太尼貿易。他同時指出,政府仍可能對所有進口商品實施普遍關稅。...

  • 踏入新的一年,英國的財政狀況卻未見新氣象。財相李韻晴(Rachael Reeves)去年在秋季預算案一口氣大幅加稅400億英鎊,未能改善財政之餘,3月的春季預算案更可能要再次加稅,以應付增加的發債成本。 本周一政府拍賣22.5億英鎊的30年國債,由於投資者擔心英國的財政狀況會進一步惡化,參與的熱度不高,發行成本升至5.2% —— 這是繼白高敦(Gordon Brown)後,再次有財相讓英國國債發行成本高見5%。李韻晴打算今年大幅增加發債額至2970億英鎊,以應付政府開支,但投資者對工黨的經濟政策欠缺信心,發債成本易升難降。 去年10月24日公布秋季預算案之時,預算責任辦公室(OBR)乃以2025/26至2029/30五年間的20年期英國國債平均孶息率(Coupon...

  • 近日重讀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傑姆奧盧(Daron Acemoglu)和魯賓遜 (James A. Robinson)合著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繁榮與貧窮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 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對保守黨批評多多,但第一份預算案即大幅增加借貸,導致英國國債息率上升、英鎊下挫。難道工黨政府也會步保守黨後塵,弄出個迷你預算案危機? 李韻晴上周宣布未來五年新增政府投資1兆億英鎊,並大幅增加公共開支 (包括增加工務員薪津)。即使每年加稅400億英鎊,政府的財政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未來四年每年都要多借320億英鎊。即使未來政府各部門經通脹調整後的開支維持不變,到2029/30財政年度,英國政府也要增加70億英鎊日常開支。 環境與卓慧思時代大不同 先不說這與工黨選舉承諾大相逕庭—加稅400億英鎊乃當時承諾85億英鎊近四倍之多,投資金額也由每年47億英鎊大增至240億英鎊 ——假設維持政府各部門日常開支這筆資金同樣透過增加借貸解決,工黨的財赤問題,與當時保守黨迷你財政預算危機所提出的減稅方案(450億英鎊),在規模上可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難怪英國國債息率在預算案公布的幾天內升至4.5%,英鎊兌美元也最多下跌1.5%。...

  • 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恐襲以色列,引發的以哈戰爭迄今一年,中東局勢不斷升溫也推高了石油價格。 本月初,伊朗向以色列射發180枚導彈,而周二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Netanyahu)宣布,在黎巴嫩的作戰中,誅殺了兩名真主黨領袖的繼任人,並疾呼只要敵人威脅以色列的生存,就繼續戰鬥。中東戰事持續擴大,伊朗的石油設施首度被點名,成為以色列可能攻擊的對象,布蘭特原油因而一度升穿每桶80美元的水平。 過去十年,中國平均每年原油需求增加60萬桶,佔全球新增需求六成,因此中國對原油需求的增減,左右油價的升跌。踏入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對原油需求也隨之下跌。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中國2023年原油需求按年增9.6%,但今年7月,卻按年跌1.7%(減少28萬桶),估計全年的石油需求僅輕微增加1.1% (平均每日增18萬桶)。 原本受到中國需求下跌影響,布蘭特原油價格已跌穿每桶70美元,只是中東戰事升溫才升破每桶80美元。中國結束十一黃金周假期後,發改委 (NDRC)的記者會雷聲大雨點小,並無公布實質的惠民措施,布蘭特原油價格應聲由每桶81美元回落至每桶76美元。如果中東局勢平穩,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沙地阿拉伯增加原油供應這兩個因素,有望將石油價格於未來兩年壓低到每桶60美元。不過,以色列似乎想把握機會,打擊伊朗,改變中東局勢,短期而言,戰事發展仍是關鍵所在。...

  • 英倫銀行上月減息後,各大銀行紛紛調低按揭息率爭取客戶。美聯儲9月18日大手減息半厘後,市場普通認為今年有機會再減息半厘,明年減息一厘。英倫銀行雖然暫且按兵不動,但相信隨後會進一步減息,按揭息率也將進一步下調。 英國多數按揭貸款都是兩年期或五年期的定期貸款,今年約有160萬宗按揭貸款到期需要再續。英倫銀行8月16日減息四分之一厘後,上月5年定期按揭貸款平均息率按年下調119基點(100基點等於1個百分點),按月下跌了16基點至4.35%;2年定按息率更按年下調了139基點、按月下調19基點至4.8%。 各行隨英倫銀行降息而下調按揭息率 NatWest 9月初推出84% 的5年定按 (40%...

  • 美國聯儲局下周中秋節翌日(9月18日)議息,大概會迎來四年多首次減息。不確定的是,到底會減四分之一厘,還是半厘?早前不少投行預測聯儲局會減息半厘以免經濟硬著陸。不過,剛出爐的8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及生產物價指數(PPI)顯示美國經濟仍陰晴不定,減息四分一厘或更合理。 雖然8月CPI按年升2.5%,較7月的2.9%略為放緩,也是三年來最溫和的升幅,但CPI升幅放緩的主因是能源價格下跌。撇除食物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升勢反而上掦,按年升3.2%,按月升0.3%,高於市埸預期(0.2%)。8月核心PPI同樣按月升0.3%,亦是高於預期(0.2%),顯示通脹仍未完全受控 (6月及7月分別按月升0.1%及0.2%)。 減息過急憂通脹重燃 導致8月核心CPI按月上升0.3%的元凶還是租金 。租金是影響核心CPI最大的因素,所佔權重達43%。本來,6月(按月升0.2%)及7月(升0.4%)的租金升勢有放緩的趨勢,但8月租金升幅再次攀升(0.5%),一旦減息過急,通脹重燃就前功盡廢。 事實上,即使CPI...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