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乘搭一班前往英國的航班,透過申請政治庇護去延續剩下來的希望,從此展開了一個探索潛藏在自己內心裡另一個自己的旅途。 中午,倫敦。飛機的起降聲此起彼落,有更多的港人從香港來到英國,我在Instagram的story上又有朋友post來到英國的story了。香港與英國現在的狀態,已不是去或留能解釋一切的故事,中間的交流只有更頻繁。我有時會想,我們今生這輩子所遇到的一切經歷,是基於我曾經作的決定而導致的因果關係,還是一切冥冥中有所安排?前世,今生,我上一世也是個香港人嗎?我一直嘗試去解答今生的答案,有時會看電影去尋找。正如電影《雲圖》,它是一部很好的電影,描述前世今生的關係。我慢慢相信前世的影響,今生要去解答前世的自己。 同一天空下,英國政府因為維持難民的成本高,正研究進一步收緊接待尋求庇護者的措施,其中一個方案是將尋庇護者安置在前軍營或過渡船。一直以來,所有尋庇護者都可以在尋求政治庇護時向內政部申請住宿,住宿的地點按隨機抽籤而定,但都是一些整幢獲徵用的旅店。徵用旅店涉及龐大費用,而新的政策就意味著將來的尋庇護者有機會被安排到前軍營或過渡船上生活。英國的議會甚至民間,對此政策都十分保留,因為本著人文精神,尋求政治庇護者都應該有尊嚴地活著,尤其是那些冒著戰火離家、冒著生命危險乘坐小艇走難的人,有些人一去不返,有些人被人口販賣者乘虛而入,大家為的都是通往明天的路。 世界的環環相扣 提交了政府庇護申請的香港人,仍有很多在默默等待的過程中,很多人仍然無法計劃自己的人生去向。而事實上,有更大的戰爭正在歐洲發生,政治庇護審核的過程只會越來越困難。歐洲的能源危機持續;維持難民的成本越來越高;政治庇護審批越發艱難,環環相扣,就令身在香港的人都需要知道為何英國電費變貴,為何會與大家息息相關。這並不能以二元對立、黃與藍的本位來思考,這是我們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的經歷,彼此互為影響,又各自發展。縱然我們如此渺小,但又是組成這環扣的必要元素。 香港人自2019年流散到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的救生艇計劃仍然開放。有人留,有人走;有人相信,也有人懷疑。再見並不是不會再見面,河水一直在流動。活在當下,正如水上人在船上的生活,其獨特的空間和生活方式所孕育出的文化習俗,成為組成香港的元素,變成我們一直強調的:由開埠初期的小漁村,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從出海祈求天后保佑到唱《下一站天后》。正如電影《北非諜影》,電影中的港口總有一間酒吧充滿離別與重聚的故事。...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無疑是俄羅斯的「快閃兵變」。雖然僱傭兵集團進軍莫斯科虎頭蛇尾,但已暴露了普京及俄軍的弱點,令美國和歐盟更堅決支持烏克蘭戰勝俄羅斯,逼使普京下台,所以有分析家指出,此次失敗兵變成功開啟了後普京年代。 點算得失,瓦格納僱傭兵集團確是輸家,普里戈任的幾點要求,看來全都沒有兌現,普京沒有撤換國防部長、檢控部門向俄國媒體放風說,針對普里戈任叛國的調查沒有撤銷、白俄羅斯也不是什麼安身立命之處。普里戈任公開背叛普京,指揮軍隊衝往莫斯科,威脅首都安全,卻在距離首都只有二百公里的地方,突然宣布不會發動流血內戰,下令軍隊調頭撤退,莫斯科不用真打一場硬仗,便平息了兵變。 普京和俄國軍方也成輸家 如今,普里戈任失去了俄羅斯一切供給援助,想再在中東或非洲稱霸一方已無可能,還要面對普京的殘酷報復,除了解散集團設法逃亡,恐怕已別無他法。他滿手血腥,犯下無數戰爭罪行,若踏足西方國家勢力範圍,立時便會被拘捕檢控。這個廚子出身的僱傭兵首腦,憑藉普京信任,替普京在敍利亞和非洲搞風搞雨,或策動軍事政變,或支持軍政府高壓統治,攻打烏克蘭時更使用殘暴手段對待平民,如今因背叛俄羅斯被秋後算帳,可謂咎由自取。 普里戈任雖然是輸家,但普京和俄國軍方也是輸家,這次兵變的結局是兩敗俱輸。莫斯科雖然不用打硬仗便平息兵變,但瓦格納僱傭軍可以輕易佔據南部軍事重鎮羅斯托夫,然後在不到一天之內,北上行軍逾六百公里,直逼莫斯科外圍,沿途沒有遭遇任何實質反抗。俄國軍隊採取被動放任姿態,僅地區政府出動挖路機器破壞公路,或以貨櫃車阻塞路面,試圖阻慢瓦格納軍迫近首都。這種低級的對抗手法,充分突顯了俄軍的內訌與無能,空自擁有戰機、坦克和導彈,在保衛首都時卻統統無影無蹤,國防部長和軍方將領在面對普里戈任公開叫陣也龜縮不語,既不還口也不動手,所謂軍事強國,給人的印象卻是強弩之末,外強中乾。 俄國人質疑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 最近不少朋友製作podcasts,但專業的收音工具動輒上千美元,礙於成本及設備所限,收音效果難免有種「土炮」風味。這篇文章就是談一談,如何用最簡單的收音工具,例如 iPhone 內置的語音備忘錄,在不添加外置收音咪的情況下,如何錄出類近於專業錄音室的效果呢? 答案很簡單,又用上人工智能。 Adobe 把大量乾淨與嘈雜的聲音作對比,訓練出深度學習模型,利用人工智能過濾聲音,能自動挑選出人聲頻率,提高語音清晰度,消除背景雜聲,銳化聲音頻率,即使是土炮工具製作的錄音節目,也能變成「類似」在隔音工作室錄製的效果。...

  • 在台灣五個月,觀察到這裏有三種東西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咖啡店、檳榔店和廟宇。無論是在城市或鄉鎮,民間信仰的大小廟宇不知凡幾!有朋友説廟宇之多可比得上7-11店!新竹城隍廟佔地不少,但入廟是先進入food court!各種道地熟食店佈滿廟宇四周,情境嘆為觀止!廟內城煌及其眾輔助神祇滿足民眾的精神欲求:從求財、姻緣、學業、事業或健康皆有特定神祇負責對應;祈拜之後,不出幾步便是食店。精神和身體欲求在同一地方得到滿足,廟宇和食店連成一體,根本沒有神聖和世俗之分。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原來「提燈天使」南丁格爾的親家姐,就是她的形像顧問和經理人!這是早前跟先生去白金漢郡參觀國家名勝古蹟信託 (National Trust)保育的Claydon House大宅和莊園時得來的冷知識。遊大宅驚見關公像Claydon House這錦繡莊園原是Verney家的大宅,已有五百多年歷史。現時看到的部分只是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其中一個主人公原本找來最貴的物料,和名氣大的設計師建造一個圓形舞池,但可惜家道中落,建好的部分都要拆下來變賣還債,煇煌的舞池只可在夢中見……偌大的房子中有一房間叫Chinese Room,是於十九世紀時建成。當時設計師完全沒有到過中國,全是靠圖片、書籍的描述,設計出來這個房間,運用象牙設計出像竹編的天蓬。因為一味靠估,所以其中一幅壁畫畫了兩人喝茶,茶壺是中式的,但茶杯卻是英式有耳配小碟,非常搞笑。最嚇人是在壁爐位置擺放了關公像,是屋主十九世紀的收藏,嚇得我倆心都「離一離」不要香水要氈酒這屋其中一個主人公是護士之母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的姐夫。南丁格爾在克里米爾戰爭(Crimean...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一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會談雖無即時成果,卻煞停了中美關係螺旋下滑的劣勢,讓身處衝突夾縫的周邊國家舒一口氣;二是香港特區政府「先斬後奏」,單方面公布放寛輸入勞工,26個過去禁止外勞的低技術工種全面解禁,事後才諮詢勞顧會,遭六名勞方委員離場抗議。此外,港府申請禁制令阻止《願榮光歸香港》傳播一事亦有後續發展。 布林肯訪華 布林肯訪華,分別與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及外長秦剛會晤,又獲習近平親自會晤,會後中方宣布,秦剛答應布林肯邀請回訪美國,而美國總統拜登預計亦將於不久未來與習近平再次會晤。這些中美高層接觸,被外界視為中美關係走向穩定的重要標誌,因此,會談雖無即時成果,例如美方期盼兩國軍方恢復熱線溝通機制,中方沒有答應,而中方要求美方撤銷對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制裁決定,美方也沒有同意,但外界仍然對此次被美會談給予正面評價,尤其夾在中美角力中的亞洲國家,他們既不想得罪美國也不想淡出中國市場,如今美中恢復高層直接對話,意味衝突暫時不會升級,亞洲國家毋須被迫選邊站,自然如釋重負。 特區政府放寛輸入勞工 在香港方面,特區政府決定放寛補充勞工計劃,沒有按慣例事前諮詢勞顧會,勞方代表完全被蒙在鼓裏,而且放寛幅度甚大,名額多達2萬,涵蓋工種包括所有過去禁止輸入外勞的低技術工種或行業,而且沒有日落條款,沒有煞停機制。這種一邊倒站在僱主立場制訂勞工政策的做法,嚴重破壞香港賴以成功的勞工政策傳統,難怪勞顧會的勞方代表要以集體離場的方式表達不滿,因為拍板公布後才諮詢,根本只是走過場,特首所謂仔細聆聽勞方意見只是空話。 香港這兩年移民潮比較厲害,許多行業都面對人手不足的困境,特區政府考慮放寛輸入勞工,尤其像建築和運輸行業,需求比較急迫。而長期缺乏勞工,單靠青年人入職培訓,以及成年人轉業再培訓,均難以解決,這些市民大眾是知道的。勞方代表過去也願意妥協,針對少數有強烈需求及明確數據的行業,作有限度的輸入,但政府這次不按牌理出牌,26個低技術工種或行業一下子全面解禁,這就必然會令從事相關行業的基層勞工受到衝擊,他們的薪酬待遇將難以改善。...

  • ▌作者簡介半職爸爸,業餘畫畫:喺香港當下,用漫畫記錄畀小朋友的說話。

  • 蘇聯時期流傳不少笑話,有些非常抵死,在此分享其一。 蘇聯官員大步走進妻子房間問:「娜塔莎,你連續打字五日,所為何事?」妻答:「伊萬,你難道不知道?我正打著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呢,就是這麼一回事。」 夫道:「何必呢?這本書沒被禁止,你可以直接買印刷版來讀啊。」妻答: 「是的,但是孩子除了打字稿,甚麼也不想讀(註一)。」 在蘇聯無網年代,這種「自己打字」的出版方式,有個俄語名詞,叫 samizdat。Sami- 即自己,-izdat...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