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30號在《相印集》刊出「異鄉深秋」,第一次展出聖奧本斯公園的景色。轉眼秋去冬來,然後春臨大地。深秋是金黃,嚴冬是滄白,春天是黃、白、藍,之後盛夏來到此間,綠色便是主調。同一個公園,四季呈現不同景象。大自然就是如此,永遠在流變之中,循環不止。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第六封信 6.2明慧,大學通識教育與中學通識科沒有關係,但與大學理念有極密切的聯繫,因為我相信通識教育課程是實現大學理念的場所。每一所大學和其他大學不同之處,重要的不在乎研究院和學系的分別,是在於如何構思和實踐通識教育課程。哈佛、芝加哥或哥倫比亞大學的獨特通識教育課程便其中表表者。1998年中文大學委任我為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直到2012年退休為止,長達14年。除了哲學系之外,通識教育是我在中文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我應該怎樣在大學通識教育中,實行大學和博雅教育傳統的呢?2002年終於迎來良機,當時新上任的金耀基校長對通識教育進行全面的課程檢討,金教授是知名的社會學家和散文作家,也是唯一一位以中文撰寫有關大學和通識教育理念的學者,他的理論影響我對中文大學通識教育改革甚深。2003年的檢討報告為通識教育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大通識課程的哲學根源從開始我便注意大學本科課程和通識教育之間的區別。我的關注點是通識教育在整個本科教育裡所扮演的獨特角色。通識教育一定不能被視為附加的部分, 而是應該體現大學教育的本質。因此每間大學均須注意課程理念,以及制定各自的通識課程。中文大學的使命是融合中國的人文主義和西方的博雅教育。但是,我可以在哪裡覓得中大通識課程的哲學根源呢?唐君毅是新亞書院創辦人、哲學系的首位系主任兼講座教授,以及當代新儒家的創辦人之一,他高度重視人文和大學教育理念。 1950 年,新亞書院的使命宣言中說道:「惟有人文主義的教育,可以藥救近來教育風氣,專為謀個人職業而求智識,以及博士式學究式的專為智識而求智識之狹義的目標之流弊。本於上述旨趣,本書院一切課程,主在先重通識,再求專長。首先注重文字工具之基本訓練,再及一般的人生文化課目,為學者先立一通博之基礎,然後再各就其才性所近,指導以進而修習各種專門智識與專門技術之途徑與方法。務使學者真切認識自己之專門所長在整個學術整個人生中之地位與意義,以藥近來大學教育嚴格分院分系分科直線上進、各不相關、支離破碎之流弊。」雖然唐君毅不是使命宣言的作者,但他一定會完全認同通識教育所強調的人文主義。的確,他所撰寫有關中華人文與教育的關係的重要著作,為我對通識教育的了解奠下基礎。當中〈人文學術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之分際〉也許是唯一就該命題展開討論的中文著作。根據唐先生的看法,所有知識的分支源於人類的主觀性。人文和其他科學的差異並不在於不同的學習主題。從某種意義來說,所有科學,亦即學科,都是意味著彼此。例如歷史科學,沒有人會否認所 有的知識在本質上都是歷史性的。以語言符號文本呈現的物理知識,其實也是歷史性文本。區別在於人類以哪種方式去看待世界。 唐先生解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及人文學術之不同,我們可說依於人之看世界,主要有三種態度或三種觀點。一為把事物作為離開或外在於我之為人之主觀的行為與精神,而自己存在者來看。由此而有自然科學。二為視我為人群中之一分子,而把我之主觀精神與行為,客觀化為人群中之一分子的精神與行為,而看此人 群中之各分子之精神與行為,如何互相關係影響,以結成此人群之社會。由此而有社會科學。三為把我之主觀精神與行為,以及其所對之自然社會之事物,皆攝入於對我們之主體的精神與心靈之『自覺的回顧反省,或自己對自己之反應,自己對自己之感通,自己對自己之行為中』去看,由此而有人文學術。」課程強調人文精神基於這個理解,我提議移開傳統通識教育分布的必修課或核心課程,根據唐先生的哲學把通識課程改為「探究人類智性關懷的四範圍」。課程應反映出在追求知識過程中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並沒有把課程分為藝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而是提議了讓學生看待知識的四個範圍。他們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智性關懷:我們應該知道自身文化傳承與自然、社會,以及我們自身的關係,目的是做到自我覺察和反思。四範圍包括:(1)中華文化傳承:中大學生應該對中華文化有基本認識,也應該對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有全面認識。學生應該透過綜合的方法,從廣泛的歷史、社會和理性的角度來學習欣賞和評價中華文化。(2)自然、科學與科技:本範圍引領學生認識大自然、科學和科技。分析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衡量科學和科技對於人類生活和社會的影響,以及這一切對於人類未來的啟示。(3)社會與文化:課程應增加學生對人類社會和文化形成方式的理解,並認識其一般性和多樣性。透過研究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議題,向學生介紹理論或者研究方法。(4)自我與人文:這範圍旨在探索人類價值觀的多元化和人類行為的意義,透過學習人文和相關科目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這方法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不同部門的教職員可提出建議,讓通識課程不是以學科為基礎,而是基於與人類智性關懷的相連性。例如,物理系的同事建議提供天文學課程,他不是從嚴謹的學科角度出發,...
在台北機場準備登機前往英國的一刻,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比起當初從香港到台灣的時候,我的心情更複雜,也更糾結,腦海出現了這年來在台灣生活的片段,對朋友不捨的感受,對英國生活不確定的擔心……究竟前路是怎樣的風光?會遇上甚麼人和事?我真的不知道,也不能掌握。經過接近19小時的機程,飛機終於降落了。到達入境的一刻,我戰戰兢兢的將護照拿給職員,對方詢問我入境原因,當我說: 「I am sorry. I am here...
今日香港連幾個人為爭取基層福利,甚或只是環保議題而到政府部門示威表態,已令警察政府大為緊張,又以國安為由恐嚇,又現場阻撓驅趕,集會示威自由已經蕩然無存。當我們以為這反映香港正與中國內地接軌,內地政府更橫蠻無理,人民更寂靜無聲之時,這幾天,數以百計的西安家長,正為子女的教育公平權利,毋懼威嚇走上街頭面向政府勇敢發聲。 7月18日 家長在新城廣場示威 緣起於陝西省西安市教育資源被鄰省河南學生侵蝕的爭議。西安市擁有不少全國知名的大學,高質素的中學數量亦多,而毗鄰的河南省現時人口已是全國第一,達一億多人,但只有一所全國重點的「211大學」,相反單是西安市就有七所。由於當地中學生升讀該市大學在高考收分上有一定優勢,於是西安中學學位成為不少距離不遠的河南學生心儀目標。原本內地的九年義務教育是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初中畢業的公開考試—— 中考,也須按學生戶籍所在地應考,因而早年就曾出現了在廣東、上海等地打工的民工子女,須千里回到戶籍所在地考試的「異地中考/高考」問題。然而,近日西安市的家長卻發現,有大量來自河南省的學生,以「回流生」之名參與西安市的中考,並傳言在每年10萬多的中考學生中,有至少1萬多至4萬學生來自河南,甚至有指今年的中考狀元(最高分數)是河南籍學生。再者,家長亦發現坊間有大量協助河南學生「回流」到西安考試的中介公司,並且網傳了許多到西安考試升學的活動、講座甚至是接送專車,仿如一門大生意,因而引發了西安市內學生家長對於教育資源被外省違法搶奪的不滿,希望政府給予解釋及說法。一些河南省內安排學生赴西安考試的活動7月18日,大批家長透過網上號召,到西安市中心陝西省政府大樓前的新城廣場聚集,展示標語表達不滿。由於內地對群眾自發的行動高度敏感,網上社交平台及至私人通訊涉及了相關詞彙內容,即難以發出甚至被刪除。於是,家長們連新城廣場字眼都要迴避,而以「廣場餵鴿子」、「餵鴿子」等等作為通訊暗號。廣場固然早已有大批警察戒備,也偶有衝突,但並未有大舉鎮壓及搜捕,相信始終是民生關鍵的教育問題,地方政府開罪本地市民未必有好處,因此家長最後能和平散去。由於訴求得不到解決,加上隨後西安市教育局發出了一份簡單的「闢謠」通告,指今年中考的「回流生」只有三千多人,與家長所知的幾萬人相距甚大,但卻未能解釋今年中考人數,比三年前小學畢業生增加幾萬人的原因,因而令家長更加氣憤。7月19及20日,大批家長轉而到陝西省教育廳前示威抗議,有家長被警察抬走,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但最後教育廳內有官員出現與示威家長對話。 7月19日家長在陝西省教育局外聚集 翌日,7月21日,更多家長聚集到鹽店街的西安市信訪中心門前示威,反對外來生爭奪本省教育資源,並要求政府徹查中考過程有否違法行為。網上片段可見,聚集家長數目眾多,至少有幾百人,現場有大眾警察及便衣戒備,雖然未有驅散行動,但網上通訊及發放相片視頻等均大量被刪。因此,家長市民們又以「買鹽」為代號努力避過網絡長城。同日,亦有另一批家長在西安市楊陵區區政府前示威集會,展示了「我們的孩子不是新政和懶政的犧牲品」的巨大橫幅。傍晚,西安市長更曾走出鹽店街信訪中心,與現場示威家長打招呼,不過未有回應訴求就離去。稍後,西安公安發出了通報,指發現了一個以造假方式為回流生提供服務的培訓機構,似乎有跡象初步回應了家長的訴求,不少家長在信訪中心門前一直逗留至深夜才陸逐離開。...
早前讀區家麟「早晨文」,提及我們從小就接收錯誤觀念,以為「落雨是壞天氣」,深有同感,想起中學時代的一段往事。多年前一場雷雨至今難忘,留下卻只有美好回憶。 大概是中四暑假,與同學相約同遊水上樂園,中學年代慣常早起,未及七點,大伙已到樂園門口,急切盼望開門狗衝入園的一刻。出發前沒留意天氣報告,集合後才見烏雲蓋頂,更響起雷暴警告。職員稱須待警告解除才可開門,若然十時仍有雷暴,則會全日關閉。 我等固然失望,唯有默然等候。未出發者大概會取消行程,改留安全之地,然而我們既已身在風雨,惟有原地等候,期望雷雨終結。過不多久,陣雨依舊,但雷暴警告取消,樂園開啟。同學歡聲齊奔入內,四下無人,幾近獨享全區。平日人龍長過滑梯,那天無論是「五彩天梯」抑或 ABCDE 「水上滑梯」,皆成我等專享遊樂場。 當年樂園全是室外遊樂設施,雨勢或猛或微,然而我等早已沾濕,玩起來也毫不介意,無論雨怎麼打,隨雨逍遙,樂在其中。 多年後回望,留在回憶中,只剩下那刻的興奮、暢快、淋漓,還有自由。...
過去幾年一直處於居無定所的狀態,連同大學搬宿舍在內的話,搬屋次數大概十次有多。每次搬屋,都是對自己人生的一次審視:看看自己的物品比起上次搬屋多了甚麼、少了甚麼,甚麼需要留、甚麼需要扔掉或轉送他人。以往搬屋,總覺得有很多不能捨棄之物,認為即使今刻沒有用,將來有一日也必會派上用場;又或者,既然當初我選擇把它們留在身邊,代表它們至少在我人生中某段日子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是某段回憶或某種想法的象徵。但隨著搬屋次數漸多,當我一次又一次地審視,卻發現有些物品的重要性只會隨時間遞減,直至再也找不到非把它們留在身邊不可的理由。不論是大學時期的筆記、曾經很喜歡的擺設、某次活動的紀念品,還是興高采烈地買完卻一直未有時間閱讀的書,當中不少直至執拾之前我都早已忘了它們的存在。早幾年西方興起極簡主義(Minimalism),提倡人們須有意識地節制消費行為,不囤積物品,只留下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須品。部分甚至會制定嚴格的規矩以保持極簡的生活環境,例如限制家中除傢俬以外不可有超過一百件物品,書不可超過三十本,又或者所有衣物必須保持於能裝進一個行李箱內的量等等。極簡主義者認為,當我們習慣性地囤積物品,其實只會令自己周遭充斥著各種的符號與雜訊,令大腦不能真正休息,扼殺思考和喘息的空間。透過逐漸清空生活環境,我們才能從雜訊之中分辨出真正對我們重要的東西,繼而認清自己生命的價值。生於香港這個資本主義泛濫的城市,我們早已習慣每日都有不同人士千方百計地想進入我們的生活,說服我們接受某種價值或生活方式。但有多少人可以一直堅守著本來的信念和價值,不被別人推銷給我們的想法影響?主旋律故事大行其道,國家的宣傳機器無孔不入地在我們腦中植入正確的價值觀,然後新聞上的每樁大小事件都總能成為人們散播恐懼與絕望的素材。面對四方八面湧來的資訊、情緒與觀點,到底我們只能被這些雜訊牽著走,還是能夠輕巧地走在本來的道路上,繼續做著應該要做的事?紛亂的時代,我們總想捉緊某些東西來證明些甚麼。留住舊物,或許可以證明我們過去的一段段回憶,或是無限個對未來有過的想像,但換走的卻是當下的空間與專注力。最近又搬了一次屋。再一次審視昔日珍而重之的一大堆雜物與書籍,我狠下心腸,扔掉或轉讓了當中的大部分,學習輕身上路。▌ [霧海遊記]作者簡介區倬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曾經熱烈投身學運社運,然後被淋了一大盤冷水,但始終堅信可以用行動創造更好的未來。世界很大,目前仍在努力尋找自己在當中的位置。
收看節目 薯伯伯今次想跟你講一個蘇聯時代的政治笑話。官員妻子為何要花時間,將托爾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由印刷版逐字逐字用打字機打下來?原來妻子用心良苦,為要吸引孩子看書。 笑話的背景,是當時的人民用這種「自己打字」的出版方式,將禁書在民傳流傳。而這些書所帶來的風潮,往往蓋過不少官方的認可讀物。 這個笑話,在五十多年後的今日聽來,竟然還是有點熟悉。 原文見《破土》Patreon|薯伯伯|光合作用|孩子除了打字稿,甚麼也不想讀|https://bit.ly/3rGhbxa ...
如果你沒有到過法國凡爾賽宮、美國國會山莊、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台南奇美博物館肯定令你大開眼界。這所宏大的博物館,除了中文語言外,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中國,全部都是西方的。弘揚西洋藝術是奇美博物館的主旨。但請不要看不起這些「複製品」,儘管博物館前的阿波多噴泉是抄襲凡爾賽宮,通往博物館大橋上十二希臘神祇石像不是原裝,但全部是認真再次創造的。館內的繪畫和雕塑不是最一流的藝術家作品,這裡沒有西方文藝復興期頂尖級畫家作品,但也有二線藝術家的原創作。進入展覽廳猶如到了羅浮宮博物館。展出油畫和雕塑絕不是深圳大芬村的A貨,而是有藝術價值的原創作品。羅丹館的展覽是原創的,我在其他西方的博物館沒有看過。音樂館所藏的弦樂器更是世界之最,其中有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8世紀的名琴,是館中最珍貴的藏品。單看這些價值連城的名琴已值得到訪。奇美博物館是台灣企業家許文龍先生一生無私的奉獻。這博物館是華語世界中獨一無二,舊香港沒有,大陸也沒有,台灣也只有這嚴肅的藝術文化建設。下次到台南旅遊,除了看鄭成功遺跡外,要花一天時間到奇美博物館,之後再去市中奇特的窄門咖啡店品嚐咖啡。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第六封信 6.1明慧,十分抱歉,沒有給你寫信超過一個月,因為在台灣最後幾星期仍有演講,與新知舊雨話別,安靜下來寫文章時間便沒有了。5個月在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獲益良多,能夠面對面授課已經是美事,再次在學術自由的大學內和學生與老師討論學問更是難得之事。清華對我有幾重意義。業師勞先生1987年退休,兩年後到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客座(1989-1992)。能夠在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客座一個學期,感受勞先生在此間的校園景色和學術氣氛承是好事,但最重要的是認識當時受教於勞先生的兩位師妹,不單是哲學,同時是老師術數的傳人。明慧,這封信不是和你談勞先生的事宜,而是清華大學引起我對大學教育的反思。千禧年後,我以中文大學通識教育主任身分多次到訪北京的清華大學,退休後也到過新竹清華大學交流通識教育的經驗。兩所清華大學都十分關心通識教育的發展。Liberal Studies不是General Education我對通識教育的思考首先是受中大教育傳統影響。中文大學和其他香港的大學不同的地方,不止是我們的山城校園宏大和美麗,更重要的是有三種制度是其他大學沒有的:雙語教學、書院和通識教育。自創校以來,中大便以此三者為傲,與其他香港的大學,甚至世界其他大學有別。雙語是指兩文三語:英文、廣東話和國語,當然世上有不少大學是雙語教學,如加拿大的麥爾基大學(McGill University)以英文和法語為主要授課語言,但中大以香港話(廣東話)教學,則是絕無僅有。書院制度是特別,在香港、台灣和大陸的大學是沒有的。通識教育又如何?什麼是「通識教育」?這是「教壞」我們香港中學生成為「反叛」的課程!根據本來香港教育局的指引,「通識教育科旨在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培養獨立批判思考是其目的!2019年大批中學生加入抗爭運動,後來被拘捕和判罪也有不少中學生。是以政權確認這種激進批判思想的根是來自「通識教育」,證明這課程徹底失敗,2021年,高中「通識教育」課被取消,代之為「國民與社會科」。(註一)我在這無意討論中學通識課程成敗得失的問題,著意的是這中學課程和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有何關係。千禧世代初,中學教育課程改革將「綜合人文科」和「綜合科學與科技科」合併成為高中程度的「通識教育科」。要注意的是英文原文為Liberal Studies,不是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