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寺不在山林野外、不是傳統佛寺建築,而是在台中市區一座三層三合土建築物內。雖不似台北法鼓山的農禪寺,但一進入菩薩寺,便感覺一種寧靜舒雅、佛法莊嚴、明心見性的世界。寺內有不少佛和觀音像,全部不巨大,簡潔的空間設計,配上屋內外的綠色植物,有淙淙流水和水池,蘭花遍布佛像中,令人忘記外在繁囂的城市,絕不世俗。當代的宗教建築,無論是基督宗教或佛教,和傳統有明顯差異。宗教如何融入現代世界和人的生命中是有性格建築師的挑戰,農禪寺的姚仁喜如是,菩薩寺的江文淵也一樣,二十一世紀佛寺當然不能像台北的龍山寺。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第六封信 6.3明慧,2003年的通識教育改革,課程內涵唐君毅人文教育的思想,亦是中大肯定的教育理念,加上課程質素檢討機制和行政架構的建立,奠定了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獨有的模式。2006 年迎來了第二個重要的挑戰,當時香港政府決定把全港的大學學制由三年轉為四年,以與美國和中國內地的學制接軌。該轉變引發學術改革,也有意見要求更全面的大學教育。增加多一年並不是要增加主科學習的重擔,而是鼓勵學生在入學的第一年學習更廣泛的知識。根據中大大學教務會的決定,我獲委派設計額外 6 學分的課程內容。因此,我們成立了工作小組進行研究和給予建議,而我負責擔任小組的會議召集人。大學裡最重要的是甚麼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額外的 6 學分分配到現有的四範圍中,當然這個做法會受到大多數部門的歡迎,但卻對通識教育沒甚麼意義可言。我認為這正正是推行我所推崇博雅教育的另一大好時機。在 2003年的改革,我成功提供了通識教育課程四範圍的哲學框架和架構,但沒有直接參與課程內容的制定。現時的通識教育課程的目標確實達到了,能夠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以及逐漸明白不同學科的價值觀。然而,課程缺乏感知連貫性,更重要的是缺乏共同的學習經歷。我們思考了stadium generale 的正式意思,即是全民教育,如果可能的話,不論學生修讀甚麼科目,讓他們能夠一起參與學習。為 3500 個新生設計兩門科目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亞歷山大・奧斯丁(A. W. Astin)在他的著作《大學裡最重要的是甚麼?》What Matters...

  • 其實我真的很幸運,我應該是來自香港尋求政治庇護手足之中,最幸運的一位!在機場舉手申請庇護,完成一連串手續之後,便有一位朋友來接我回家,徬徨孤單的感覺也慢慢地消除。他們是一對好好好好的夫婦,當初知道我一個人要從台灣過來英國,便邀請我到他們家裡跟他們暫住,希望我可以好好適應英國生活,直到可以得到難民身分。他們對我真的很好,對我的照顧也很無微不至。他們希望我有地方住,不用到政府宿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突然被調去不同的地方而焦慮;他們希望我有好的飲食,可以常常吃到住家飯,每星期都可以飲到不同的湯水;他們希望我能融入本地生活,常常帶我到不同的地方,教我到不同的商店買合適及耐用的東西;他們想我盡快在英國獨立自主生活,教我一些這裡的生活小貼士,如何可以照顧好自己……我居住的地方環境美麗,有時可以在附近跑跑步,又可去湖邊看看天鵝。朋友家亦有兩隻狗狗陪伴,閒時一起放放狗,有時一起在花園剷剷草。我真的很幸福幸運,生活也滿有恩典。到埗後,我花了兩星期打電話到不同的律師樓,找到義務律師代表我,支援我整個庇護過程,提供法律意見。我有台灣生活和讀書的經驗,亦有香港的工作經驗,加強了我的適應力,幫助自己尋找在這裡的方向和目標。同時,我有香港家人朋友支持關心,有台灣朋友的祝福。希望我好好帶著這種幸福,在將來祝福和支持身邊更多的人!▌ [尋庇護]作者簡介過著流亡生活、前景未明的在英尋求政治庇護者或他們的過來人,透過綠豆的破土——這塊自由土壤發聲,以專欄「尋庇護」講述自身的故事、申請政治庇護時遇到的種種程序上、生活上的經歷。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香港政經新聞有兩則,包括特首李家超結束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香港法院拒絕律政司就《願榮光歸香港》歌曲提的申請,不批出禁制令。這兩則新聞顯示,香港因管治弱化、制度倒退,要重建國際都會優勢,仍舉步維艱,但司法獨立的根基猶在,若行政當局懂得尊重司法,前景仍有可為。特首外訪李家超上任一年,精心策劃的東盟三國之旅,按理應有較具體的成果,但結束行程時,只能拿出簽了三十三份備忘錄/協議,說文件數量超越前人,但這些合作備忘錄或協議到底反映多少投資金額,卻是說不上來。而官方宣稱達成了三大目標,也全是務虛的增加認識、促進合作之類,到底有什麼策略性的發展計劃,或一些標誌性的項目,也是語焉不詳。所謂說好香港故事,到底說出了怎樣的故事,香港有那些新優勢、新賣點,是否打動了東盟的商界領袖,從媒體報道上看,找不到突出的重點。反而印尼致力發展新首都,大馬想拓展沙巴的旅遊和海產,歡迎港商參與,訴求更加具體明確。新加坡就更不用說了,金融、航空、物流等多個領域都超越了香港,爭取國際人才上更挖了不少香港精英,特首到訪時媒體上甚多比較兩城的報道,猶如替香港做了一次負面宣傳。整個東盟三國之旅,唯一較具體的就是三國支持香港加入區內主要的自由貿易協定,但什麼時候能加入,港商得享多少貿易實惠,仍是未知之數。以上說的,並不是批評李家超的外訪工作不夠努力。特首願意走向國際,對外推銷香港,而不是一味向北京求助,請中央給優惠政策扶持,這方向是正確的。香港從來都是外向型經濟,非常倚賴海外市場,這次選擇東盟三國作出訪對象,策略上也說得過去,畢竟東盟整體已成香港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且貿易額持續有增長,在美中關係惡劣的不利局勢下,尋求拓展亞洲市場是沒辦法之中較好的辦法。但怎樣開拓市場要講求策略,香港在這方面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近幾年的政治變化,令外界覺得香港已變成內地城市,凡事政治掛帥,一切國安至上。過去吸引外商的制度因素,如法治、自由、按國際規則辦事等,都明顯倒退,人才外流更是失血不止,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吸引東盟企業來港,就要有佷好的策略和項目,也要說清楚香港和大灣區有何分別。《願榮光歸香港》禁制令其實,香港在法治和司法獨立上,仍然是較亞洲其他地方有優勢的,也是香港與內地城市最主要的差別。從這個角度看,近日法院拒絕律政司申請,沒有批出禁制令,對香港其實是難得的好事,在國際上是免費的正面宣傳。因為一眾跨國科網企業都在觀望這次司法裁決,如果法院頒發禁制令,強逼谷歌等科網企業停止讓香港用戶搜尋到這首歌,以及其多種變化版本,令香港一貫享有的網上資訊自由流通被打開一個缺口,日後任何政府認為對國安不利的資訊,都可以同一手段屏蔽,這些科網企業還能否相信香港、把重要的數據中心放在香港?答案恐怕是不能夠,這對香港經濟將會是沉重的打擊!禁制令官司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原來律政司在申請文件中,夾附了特首依照國安法發出的證明書,指禁榮光歌與國家安全事宜有關。這是特首首次以國安法的行政手段逼法院接納某些事情,剝奪了法院按呈堂證據審視申請是否真的關乎國家安全的權力,猶如舉起國安法大旗逼法院就範。但這次申請的準備功夫實在做得太差,理據非常薄弱,禁制對象極其廣濶,對言論及資訊自由損害甚大,但禁制令的效用卻大有疑問——若榮光歌內容觸犯國安法,把傳播的人刑事檢控便可以了,為什麼要法院批出民事訴訟的禁制令,來協助本質屬刑事的國安法實施呢?互聯網用戶若翻牆到境外伺服器閱覽禁歌,法院根本不可能以藐視法庭罪來處罰,頒發禁令有多大實用價值?對這一連串關鍵問題,律政司代表根本沒有合理答案,難怪法院不肯批出禁制令。按照內地官場文化,香港法院這次是大逆不道,不聽黨話,不積極配合行政機關,不支持中央落實國安法,主理香港事務的京官恐怕會拍桌子罵香港法官,責成特首與律政司長上訴翻案。若是如此,對法院的考驗將上移至更高級的法庭,另一個可能做法是釋法或補充立法,在國安法實施細則中,明確增設禁制令、屏蔽令、下架令等一連串審查網絡信息的權力,毋須法院批准即可動用。但這樣一來,香港的資訊自由就壽終正寢了,特首今後也不用努力外訪了,集中精神促進香港與內地融合便是。▌[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在撰寫和出版傳世之作《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時,正是個紛亂時代。 1831年他出訪美國長達9個多月,這段時間他到各州的詳細觀察和實地調查,是後來撰寫《民主在美國》的根據。那時美國聯邦憲法實施了只有40多年,距離美國獨立戰爭開始也只是剛超過半個世紀。期間,托克維爾所處的法國經歷了1789年的大革命,先後受到革命激進主義血的洗禮和拿破崙歐洲大戰的殺戮,革命狂飆更不斷席捲整個區陸,引來保王力量多次反撲,包括法國自身一而再的王朝復辟政治。...

  • 寫文章提及太多資訊安全,總會聽到有人說:「如果你沒有甚麼好隱瞞的,就沒有甚麼好害怕的?」每次聽到這種提問,我就會給對方下一戰書,看看他是否容許我檢查他的手機,又或詢問他任何性質的問題,甚至涉及個人私密私隱。對方仔細想想,就不敢堅持。平心不作虧心事,確實沒有甚麼見不得光,但問題是,我為甚麼要告訴他人?銀行沒有見不得光的錢,不代表要把結餘公諸於世;相簿裡沒有色情照片,不代表要把家庭照片給任何人檢閱。道理實在很顯淺,如果有人堅持 nothing to hide, nothing to fear,就叫他先。有時只想為某一個...

  • To Nobel economics laureate Milton Friedman,...

  • 去年10月30號在《相印集》刊出「異鄉深秋」,第一次展出聖奧本斯公園的景色。轉眼秋去冬來,然後春臨大地。深秋是金黃,嚴冬是滄白,春天是黃、白、藍,之後盛夏來到此間,綠色便是主調。同一個公園,四季呈現不同景象。大自然就是如此,永遠在流變之中,循環不止。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第六封信 6.2明慧,大學通識教育與中學通識科沒有關係,但與大學理念有極密切的聯繫,因為我相信通識教育課程是實現大學理念的場所。每一所大學和其他大學不同之處,重要的不在乎研究院和學系的分別,是在於如何構思和實踐通識教育課程。哈佛、芝加哥或哥倫比亞大學的獨特通識教育課程便其中表表者。1998年中文大學委任我為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直到2012年退休為止,長達14年。除了哲學系之外,通識教育是我在中文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我應該怎樣在大學通識教育中,實行大學和博雅教育傳統的呢?2002年終於迎來良機,當時新上任的金耀基校長對通識教育進行全面的課程檢討,金教授是知名的社會學家和散文作家,也是唯一一位以中文撰寫有關大學和通識教育理念的學者,他的理論影響我對中文大學通識教育改革甚深。2003年的檢討報告為通識教育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大通識課程的哲學根源從開始我便注意大學本科課程和通識教育之間的區別。我的關注點是通識教育在整個本科教育裡所扮演的獨特角色。通識教育一定不能被視為附加的部分, 而是應該體現大學教育的本質。因此每間大學均須注意課程理念,以及制定各自的通識課程。中文大學的使命是融合中國的人文主義和西方的博雅教育。但是,我可以在哪裡覓得中大通識課程的哲學根源呢?唐君毅是新亞書院創辦人、哲學系的首位系主任兼講座教授,以及當代新儒家的創辦人之一,他高度重視人文和大學教育理念。 1950 年,新亞書院的使命宣言中說道:「惟有人文主義的教育,可以藥救近來教育風氣,專為謀個人職業而求智識,以及博士式學究式的專為智識而求智識之狹義的目標之流弊。本於上述旨趣,本書院一切課程,主在先重通識,再求專長。首先注重文字工具之基本訓練,再及一般的人生文化課目,為學者先立一通博之基礎,然後再各就其才性所近,指導以進而修習各種專門智識與專門技術之途徑與方法。務使學者真切認識自己之專門所長在整個學術整個人生中之地位與意義,以藥近來大學教育嚴格分院分系分科直線上進、各不相關、支離破碎之流弊。」雖然唐君毅不是使命宣言的作者,但他一定會完全認同通識教育所強調的人文主義。的確,他所撰寫有關中華人文與教育的關係的重要著作,為我對通識教育的了解奠下基礎。當中〈人文學術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之分際〉也許是唯一就該命題展開討論的中文著作。根據唐先生的看法,所有知識的分支源於人類的主觀性。人文和其他科學的差異並不在於不同的學習主題。從某種意義來說,所有科學,亦即學科,都是意味著彼此。例如歷史科學,沒有人會否認所 有的知識在本質上都是歷史性的。以語言符號文本呈現的物理知識,其實也是歷史性文本。區別在於人類以哪種方式去看待世界。 唐先生解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及人文學術之不同,我們可說依於人之看世界,主要有三種態度或三種觀點。一為把事物作為離開或外在於我之為人之主觀的行為與精神,而自己存在者來看。由此而有自然科學。二為視我為人群中之一分子,而把我之主觀精神與行為,客觀化為人群中之一分子的精神與行為,而看此人 群中之各分子之精神與行為,如何互相關係影響,以結成此人群之社會。由此而有社會科學。三為把我之主觀精神與行為,以及其所對之自然社會之事物,皆攝入於對我們之主體的精神與心靈之『自覺的回顧反省,或自己對自己之反應,自己對自己之感通,自己對自己之行為中』去看,由此而有人文學術。」課程強調人文精神基於這個理解,我提議移開傳統通識教育分布的必修課或核心課程,根據唐先生的哲學把通識課程改為「探究人類智性關懷的四範圍」。課程應反映出在追求知識過程中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並沒有把課程分為藝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而是提議了讓學生看待知識的四個範圍。他們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智性關懷:我們應該知道自身文化傳承與自然、社會,以及我們自身的關係,目的是做到自我覺察和反思。四範圍包括:(1)中華文化傳承:中大學生應該對中華文化有基本認識,也應該對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有全面認識。學生應該透過綜合的方法,從廣泛的歷史、社會和理性的角度來學習欣賞和評價中華文化。(2)自然、科學與科技:本範圍引領學生認識大自然、科學和科技。分析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衡量科學和科技對於人類生活和社會的影響,以及這一切對於人類未來的啟示。(3)社會與文化:課程應增加學生對人類社會和文化形成方式的理解,並認識其一般性和多樣性。透過研究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議題,向學生介紹理論或者研究方法。(4)自我與人文:這範圍旨在探索人類價值觀的多元化和人類行為的意義,透過學習人文和相關科目以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這方法的其中一個好處是不同部門的教職員可提出建議,讓通識課程不是以學科為基礎,而是基於與人類智性關懷的相連性。例如,物理系的同事建議提供天文學課程,他不是從嚴謹的學科角度出發,...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