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歷史的學生應常會遇上「X是導致Y的主因嗎?」這個問題吧。過去教通識就會提醒學生,題目不是真的要你去找因果關係,而是考驗你如何做推論,用理由支持你自己的見解。來到英國,想不到也要教跟通識類似題目,而今次 X是宗教,Y是英國內戰 (English Civil Wars , 1642-1651)...

  • 路易士老師初教英國歷史時,最深刻的一課,當推斯圖亞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第二位國王查理一世(Charles I)被斬首一幕。教四班,就看了四次國王被斬的戲劇片段。令我驚訝的是,頑皮的孩子在看這一段時都屏息以待,他們究竟抱著什麼心態就不清楚了。但這的確是令人百感交集的一幕,一個未知新世界好像開展了。 1649年1月30日,倫敦白廳宮(...

  • 沒有一個國家是事事光彩的,問題只是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有沒有尊重歷史,讓事實和真相呈現,然後汲取教訓?1819年8月16日在英國發生了彼德盧屠殺(The Peterloo Massacre),一隊騎兵衝進要求改革議會的人群,造成18死、700傷。這是英國人不能忘記的悲憤一章。 我們又要問這痛入心扉的問題︰為什麼政府會屠殺手無寸鐵的市民呢? 不光彩的東西並不能被華麗的勝利掩蓋。我們都知道1815年英國在滑鐵盧(Waterloo)將法國的軍事天才拿破崙(Napoleon)打敗,這當然是英國的驕傲。但戰爭始終是有代價的,和平時就要「還」。例如很多兵工廠因戰爭結束而關閉,失業率因而高企、物價上升、在工業城市工人的權利意識不斷提高,我們可以理解社會的內在矛盾愈來愈顯露了。 血流廣場...

  • 在The Battle of Britain Bunker地堡博物館,導賞員帶我們走下76級樓梯到地堡裏去,地堡現在是英國一級保護建築,能走進「戰爭現場」,大家都興奮起來。導賞員一再強調若我們感不適就要休息,而地堡通道也預備了心臟除顫器。當年到地堡工作的,大都是航空警報標示員(plotter),因為男的都走上前線打仗,plotter的工作就由Women's Auxiliary Air...

  • 路易士老師始終相信,學習是要在現場才有感染力。小孩子來英久了,也「宅」起來,寧願留在家裏上網,有陽光竟然投訴,說那代表要出去散步。豈有此理,放假惟有「捉」她們外出走走,也學學歷史。 英倫空戰 今次我們是到The Battle of Britain...

  • 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往往受到文學作品左右。看了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當然對成吉思汗心懷敬佩,因為我們都是從郭靖(或者叫靖哥哥吧)眼中看他的。英國歷史上的理查三世(Richard III, 1483-1485)的形象,則受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劇作《理查三世》影響甚深。人們認為此人無惡不作,又是另一個大壞蛋。 都鐸的開創者亨利七世(Henry VII)打敗金雀花王朝(House...

  • 你手上有50英磅鈔票嗎?放心,路易士老師不是問你借錢,我也深明「借錢梗要還」的道理,今次只想提提大家,鈔票也可學英史。 你手上拿著的50英磅鈔票(可能你全屋都找不到一張鈔票!因為英國普遍已使用contactless),背面頭像是英國數學、科學家艾倫‧圖靈 (Alan Turing),路易士老師就看了有關他的電影《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幾次,也真要稍後在英史補習班談談他。但言歸正傳,你可知道舊款50英鎊鈔票背面的頭像是誰嗎?...

  • 英國人愛看書?在我看來,是因為太多時間要用來等巴士或者等火車,若有一本能解悶的書總好過滑手機一小時吧。對,等一小時車不是什麼奇事,有時焦躁起來什麼字都不能入腦,幸好手上是這本由 Robert Peal 撰寫的 Meet the Georgians...

  • 抱歉的是我在來英前真是完全對喬治亞時代陌生。但倒還是知道香港作家西西有一本書叫《我的喬治亞》。「書皮學」不是完全無用,它能接通書跟知識。這本書跟英國有關嗎?當然有,是我城的人的大哉問。何福仁先生這樣解讀西西這本書︰ 「『我喜歡喬治亞,不等於說我就願意住進裡面。』易言之,不一定非喬治亞不可,更不等於說這是擁護英國的殖民統治。在殖民地長大,並沒有原罪;不能矯情地拿民族主義的概念上綱上線,不能因為貼上殖民地的標籤,就一概要打倒,合理,還須合情。 至於何以在十八世紀的英國?喬治亞房子固然產生於這世紀的英國,如前所引,由於當時連續在位的四位英王都叫喬治。但更深刻的理由是,我城的過去,好歹與英國最密切,也無可否認英國的影響,而一切又源自十八世紀的英國。負面地說,不可能是其他空間、時間。十八世紀對英國而言,是充滿活力的盛世,這時代產生工業革命,推動物質文明,但也可說遺禍至今。當時唯利是圖的英商,為大量的商品尋找出口,還振振有詞,認為鴉片也只是商品,由是侵略中國,產生鴉片戰爭,一個小小的漁村淪為英國的殖民地,這就是香港。戰爭之前,英人曾遣使來華,清政府不知彼也不知己,緊抱一套唯我獨尊的天朝心態。這些,書中都有所交代,這裡無需費詞。總括而言,中英並沒有真正的對話。」 喬治亞時代就是那個鴉片戰爭發生的時代。我們讀中史,或會了解那是清代中葉,康雍乾盛世已過,但對於「屈我辱我」的英國當時是怎樣的社會,則不太有機會知道,也沒人鼓勵我們知道。 狂野的時代 翻開這本由Robert Peal撰寫的...

  • 女王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 I)是都鐸王朝第五位君主,也是最後一位。她的父親是亨利八世,但母親卻是因通姦叛國等18項罪名被斬首的安妮‧博林(Anne Boleyn)。這當然為她擔任君主添了爭議性,畢竟母親並沒什麼顯赫身份,當初亨利八世還因堅持要娶她,導致英國脫離了羅馬教廷。伊利沙伯一世終生未婚,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為什麼選擇寂寞的人生?當中最美好的解釋當然是為國為民!伊利沙伯不想嫁給其他國家的君王,是不願英國變成其他國家的附屬,唯有犧牲自己的幸福——當真偉大!這當然是她的考慮之一,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大人物其實也有七情六慾。歷史學家崔西‧博爾曼(Tracy Borman)的The Private...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