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新聞有三則,其一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會晤,會後布林肯藉媒體訪問公開了部分會晤內容,就是警告中國切勿供應武器予俄羅斯,而王毅則向媒體表示,中國反對威脅使用核武或攻擊核電廠,將積極促進以談判達致和平。第二則是12月份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出口數字同告大跌,引起了對中國經濟難以快速復常的憂慮。第三則是香港有線電視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顯示香港收費電視市場在政治及科技因素雙重打擊下嚴重萎縮。 (一)布林肯王毅不歡而會 綜合媒體對布王會的報道與分析,此次中美高層會晤,有兩個比較突出的內容,其一是導致中美關係緊張、布林肯押後訪華的氣球事件,其二是俄烏戰爭。就氣球事件而言,美中兩方基本上是自說自話,美方批評中國製偵測氣球侵犯美國領空,收集美國軍事機地資料;中方則堅持氣球乃民用無人飛艇,批評美方濫用武力擅自擊落,又指過去美方氣球曾不下十次進入中國領空,美國對此予以否認。總的來說,雙方的立場並無變化,都是之前已公開表述過的,重要的是儘管氣球事件導致兩國關係緊張,但兩國外交代表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高層會晤,顯示兩國均重視以高層直接閉門對話管控雙方分歧,避免美中冷戰升級為熱戰。 另一點突出內容,是雙方就俄烏戰爭的表態。先說美國方面,布林肯在會晤後接受美國電視台專訪,指美方有情報顯示,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供應軍用物資,包括武器和彈藥,美方向中方發出了嚴重警告。布林肯沒有進一步解釋美方情報從何而來,是否可靠,若屬實美方將如何應對,但他選擇把警告信息公開,反映美方非常重視這則情報,要盡一切方法予以阻止。美方如此緊張,是因為俄羅斯在冬季接連失利,被迫徵召青年及囚犯入伍,並收買僱傭兵集團,正準備大舉反攻,北約成員國破格供應坦克及防空武器予烏克蘭,務求擊潰俄軍攻勢,助烏克蘭收復失土,中方若於此關鍵時刻介入,對戰事走向將有重大影響,所以美國不惜打開口外交牌,阻截俄羅斯尋求北京軍援。中方對此反應相對溫和,只安排外交部發言人反駁,指一直在供應武器予交戰中國家的是美國。 中國方面的信息,外交部網站於2月18日摘要記錄了王毅在慕尼黑就烏克蘭問題回答提問,其要點包括:(1)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但中國沒有袖手旁觀,不去火上澆油,更反對趁火打劫,中國所做一切就是勸和促談;(2)俄烏雙方曾舉行多輪會談並取得進展,和平協議框架已擺在桌子上,但不知何故和談中斷,看來有些勢力並不希望和談成功,他們不在乎烏克蘭人死活或歐洲受到的損害,而是有著更大的戰略目標;(3)衝突不應再繼續下去,歐洲國家需要思考,搭建什麼樣的架構才能使歐洲實現長治久安,使歐洲實現戰略自主?(4)過幾天就是烏克蘭危機一周年,中方將發表一份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這份文件將重申習近平主席的重要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支持一切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我們將重申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我們也呼籲保障民用核設施安全,反對攻擊核電站,我們還將倡導共同反對使用生化武器。」 以上四點,第一點是綜述中國立場,即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嘗試促進和談,第二點針對美國,暗指美國為了削弱俄羅斯而支持烏克蘭繼續打下去,第三點是挑撥歐盟與美國關係,暗指不能單靠美國主導的北約來維繫歐洲安全,需要搭建有更多大國參與的多邊安全架構,第四點針對俄羅斯威脅使用一切武器,包括核武,又曾攻擊烏克蘭核電廠,其僱傭兵集團被指可能使用生化武器等,表明中國反對這些做法。總的來說,今天北京在俄烏衝突上的取態,與去年二月習近平會晤普京後,雙方表示戰略合作無上限,已經作了頗大幅度的調整,從原來的表面中立暗中支持,轉變為實質中立嘗試調停,這個轉變是烏克蘭樂於看見的,王毅在慕尼黑特意安排與烏克蘭外長會晤,反映中烏關係拉近了,俄羅斯對此應有所忌憚。...

  • 美國繼2月4日擊落中國的探測氣球後,同月10、11及12日又接連擊落三個進入美國或加拿大領空的不明物體。中國官方媒體也聲稱,在山東發現不明飛行物並準備將其擊落,而台灣當局亦表示近年有數打探測氣球闖入領空。看來偵測氣球或近似的飛行物正成為新冷戰時代,對立陣營之間的空域摩擦熱點,而予以擊落則成為了強硬對應的標準答案。另一方面,《給十九歲的我》雖然停止公映並取消參加金像獎影展,但紀錄片引發的激烈爭論還沒有完全平息,事件折射出香港除了激烈的黃藍政治對立外,還有尖銳的世代矛盾。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軍於12日在美加邊界附近的休倫湖上空擊落一不明飛行物體,是美軍戰機本月第4次類似攔截。這類狀況益發頻繁,相信與中國偵察氣球事件後美加調高雷達靈敏度有關。報道指出,五角大廈與情報官員正釐清10日到12日這3天,飛越阿拉斯加、加拿大與密西根等地上空,遭美軍戰機以飛彈擊落的不明物體。關於物體為何物、有何目的或何方所派,目前官方還沒有具體定論;至於為何這類狀況近期突然益發頻繁,紐時稱是因日前中國偵察氣球闖入美國領空事件後,美、加軍方繃緊神經,從寬偵測、標記一些以前覺得可以忽略的物體,直接導致偵測到的不明飛行物增加;受中方間諜氣球引發高度關注與眾怒所刺激,北美航太司令部如今刻意搜尋更多空中物體。 紐時這則報道,反映美國及其軍事盟友正在收緊領空的軍事監察及防備入侵操作。過去其實有不少軍用或民用的氣球、無人機、無人飛船等,或有意或無意飄進北約陣營國家的領空,只要不影響民航客機運作,涉事國家一般不予理會。假如飛行物體積太小,或飄浮高度遠高於航線,甚至不會被雷達發現。如今隨著中美氣球摩擦引發媒體及政界關注,這類不明飛行物闖入領空事故,將受到軍方重視,基本假設就是對國防安全有威脅,收集到的空中及地面數據,有可能用於導彈攻擊或通信干擾,所以要強硬應對,予以擊落因此成為基本設定。無論這幾個飛行物是否來自中國,擊落的信息也是給中國看的,這是軍事考慮主導外交的典型例子,反映中美關係已從過去40年的友好合作關係,徹底過渡成為全方位冷戰關係。美國參議院多數派領袖舒默說,美方正研究禁止中國控股的社交媒體Tik Tok,則是另一個美中冷戰的最新事例。 在台海兩岸,氣球風波也在政治發酵。中國官媒聲稱,發現不明發行物闖境並擬擊落,外界普遍解讀為習近平領導的政府向美國還以顏色,藉此顯示中國也有決心和能力掃除擅闖領空的發行物,以免民眾誤以為中國只是捱打,任由外國政府擊落中國製氣球而沒有應對措施。此外,中國官方媒體連續多日發文,狠批美國霸凌別國,指美國必敗,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公開指責美方,指氣球去年一月以來十餘次飛逾中國領空(美國反駁說指控完全不實),都顯示了北京在輿論戰上積極應對。儘管如此,中美雙方仍保持著溝通渠道,並準備在適當時機恢復高層對話,有消息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安排在本周稍後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與中共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會晤,若會晤最終落實,將反映美中兩國仍有意願及能力管控分歧,避免衝突不斷升級。 在台海另一端,台灣當局也首次披露,原來過去數年有大批氣球或飛行物曾闖入領空,台灣官方一直沒有公布。如今出來說相信是解放軍的探測器,為攻打台灣作準備,這個表述相信是因應美國空防升級而作出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促使美國加強軍事助台,向台灣供應更先進的防空設備。由此可見,氣球事故的餘波殊不簡單,正在改寫海峽兩岸的空域摩擦應對規則,甚至可能成為空域衝突的導火線。...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新聞有三則,分別是關於簡約公屋、探測氣球和一齣紀錄片。以下是對這三則新聞的扼要分析。 (一)簡約公屋 有關簡約公屋計劃的爭議,資深新聞工作者林妙茵小姐在她的臉書上(註1)做了精闢詳盡的分析,指政府披露的成本數字非常接近標準公屋,但室內設計和設施不及傳統公屋,而且建築期長達兩年,居住期卻只有五年,當土地出現長遠用途,這批簡約公屋便要拆卸,因此很難說服市民這計劃符合成本效益,更遑論這是解決香港住屋問題的唯一選擇。對於這些合理的提問與質疑,迄今政府官員並未能作出有力的答辯。 政府官員未能有效釋疑,是因為整個簡約公屋計劃,根本不是從傳統房屋規劃的理念和準則出發,不是以最高成本效益作為衡量指標,而是特首李家超向中央交代政績的一項政治工程。這項工程的政治目標是要顯示,在新特首五年任期內,針對香港最受人詬病、不幸驚動中央大員關注的劏房問題,已成功替一批劏房居民改善了居住環境,藉此說明在中央制訂國安法、重組政府及議會後,香港終於由亂入治,民生得到顯著改善,李特首可借此優秀政績,作為尋求連任的籌碼。唯有從這個政治角度分析,簡約公屋計劃的一切不合理之處,才變得可以理解。 劏房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且持續惡化,是因為香港缺乏有交通基建配套的可建屋土地,要開發這樣的土地,由從規劃到建成,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遠水難救近火,所以歷任特首在房屋問題上,都無法在任內做出顯著的成績。要打破這魔咒,就只能從興建臨時房屋著手,在一些已有交通基建配套但長遠用途未確定的土地上,搶建一、二萬個臨時房屋,然後選擇一批等候公屋多年且居於惡劣劏房的家庭,讓他們優先上樓,期間不斷安排親官方媒體訪攝,營造大批家庭脫離劏房實現安居的景象。至於這項政治形象工程是否符合成本效益、與傳統公屋如何區別、當土地出現長遠用途時居民如何安置等等,並不是施政者眼前要考慮的事情。 簡約公屋計劃,是香港政治新常態下的產物,必須從中央與特首互動關係的政治角度來理解,才能明白它為何是李家超特首領導的新一屆政府的「唯一」選擇。 (二)探測氣球...

  • 農曆新年前後,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國,反映投資市場憧憬中國經濟逐步復常。不過,美國與日本及荷蘭達成協議,嚴限中國接觸高端晶片技術,美軍將領又公開表示,美中就台灣問題可能於2025年前打仗,顯示從冷戰到熱戰的風險正與日俱增,這些政治風險若得不到妥善管控,經濟復常之路將異常崎嶇漫長。如果單看股市和債市近期的表現,投資者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前景評估,已變得比較樂觀。《金融時報》1月27日報道,過去一周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每天淨流入的新資金逾11億美元,其中8億流入中國,速度和力度皆為近年罕見。這一波持續的跨境資金流動,反映投資者對聯儲局大幅加息的憂慮有所減少,對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回復增長有所期待。不過,近日有多則新聞顯示,中國仍面對巨大的地緣政治風險。在中美經濟冷戰方面,美國宣布與荷蘭及日本達成協議,將嚴格限制生產高端晶片的器材輸往中國,這意味中國政府及中資企業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自行生產高端晶片。這些高端晶片在軍事上非常重要,可令武器具備精準定位導航能力,在商業上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包括飛機、汽車、智能通訊和各種精密儀器。中國若無法取得高端晶片,經濟發展將受到重大制肘,軍備提升也會遭遇瓶頸。除了晶片,通訊科技也是美中重點戰場。1月3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前夕,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道,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一些美企,全面禁止向華為及其供應商提供出口許可證,意味對華為全面封鎖、禁售任何美國技術、零件和設備,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媒體報道引述內地財經界人士稱,中國或以禁售蘋果產品報復。美國加強以高端晶片技術卡限中國,令台灣的戰略地位變得更突出,現時台積電在台灣本土生產的高端晶片,佔全球邏輯運算晶片供應逾三分之一,美日荷韓等國拒絕對華出售晶片成品及生產器材,令台積電手上的技術、人才和儀器,變成極具吸引力。而台積電在中國內地有龐大的生產線(主要生產較低端晶片),以及銷售市場份額,Chip War一書作者據此預測,北京將會千方百計向台積電施壓,謀求取得高端晶片技術,台積電若拒絕就範,北京雖不至於冒險發動戰爭攻佔台島,但可能以導彈及飛機艦艇封鎖台海,截查台灣出口貨船,逼台積電答應於內地生產高端晶片,美國若不願為此派兵打仗,中國便能突破晶片封鎖。因此,美國空軍將領Mike Minihan近日向下屬軍官發布指示,要求做好美中台海大戰準備,指示備忘外洩更引起國際高度關注。該份備忘顯示,Minihan對下屬分析說,中國領袖習近平於2022年末成功連任,建立了自己的統治班子,而2024年台灣和美國都有大選,台灣的選舉很可能會給北京武力犯台的藉口,而美國的選舉則可能令美國注意力分散,無法專注遏制北京,這樣,到了2025年,北京便齊備一切攻台條件,美中兩軍便很有可能開戰。除了美國方面傳出冷戰和熱戰的風聲,媒體報道中國這一端的消息也顯示,北京正在醞釀一些對台的大動作。法媒《情報在線》(Intelligence Online)報道,20日獲中國學界消息,指曾吹捧明清時期「閉關鎖國」政策的新任中國社科院院長高翔,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授意下,召集歷史與經濟學者,研究侵台後如何對應國際制裁帶來的經濟孤立。而日本媒體《日經亞洲》26日則報道,由於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香港採取強硬立場後台灣民意驟變,北京高層知悉一國兩制行不通,因此習近平重用被譽為「國師」的王滬寧,委由他擘畫取代一國兩制的兩岸統一新論述。以上這些報道,每一則就像一小塊拼圖,看不出什麼玄機,但拼湊起來卻漸漸成為一幅圖畫,勾勒出中美這兩個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之間,正在進行一場全方位的激烈角力。在這場世紀較量分出勝負之前,東亞地區將無可避免承受一波又一波的衝擊,難以像過去四十年那樣和平穩定地發展。只要這個中美角力的大格局不變,兩岸三地的富裕階層為了自保,便會不斷把親屬和資金調到海外,投資熱錢流入,可以短暫遮掩經濟失血,卻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經濟復常因此異常困難。▌[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新聞有數則,其一是被控發布煽動刊物罪的《立場新聞》總編輯鍾沛權作供,以香港一貫新聞運作原則作辯解,令案件變相成為對香港新聞自由的審判;其二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獲擢升,接替駱惠寧當中聯辦主任,反映負責維穩的官員全面主導香港政策。其三,北京在世衛再三要求下,終於公布新冠病毒最新死亡數字,從12月8日至1月12日全國共錄得59938宗死亡病例,住院患者127萬人。官方指全國發熱門診及急症的高峰已過去,但有專家指農曆年大批城市居民回鄉度歲,勢將觸發另一波感染高峰。 鍾沛權:個寒蟬效應好得人驚 據《獨立媒體》、《法庭線》等報道,《立場新聞》母公司、前總編輯鍾沛權及前署任總編輯林紹桐被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1月13日於區域法院踏入審訊第20天,鍾沛權繼續就涉案17篇被指煽動的文章作供。在庭上,他否認訪問流亡海外人士是想美化他們,指羅冠聰等人當時具有新聞價值。至於控方指應在訪問中與受訪者立場切割,鍾認為無論建制派或異見者皆無必要,因報道被訪者言論不等於認同其言論,他亦不理解控方指連續一星期刊登3篇專訪便「目的不言而喻」,他說只是「做起咗訪問就想盡快出」。 就他離任總編輯後中大衝突兩周年報導,他認為受訪者僅憶述自身感受和見聞,倘這樣也算煽動,「個寒蟬效應好得人驚」,又指報導鄒幸彤獲頒「中國傑出民主人士奬」一文,是典型新聞報道,僅平鋪直敘鄒的聲明,若這篇也可成為罪證,反映煽動罪界線模糊不清和隨意,「叫人點遵守呢?」 對於《立場》刊出大量博客文章,鍾向法庭解釋,是希望實踐言論自由,博客文章不論立場如何,「即使水準唔太好」,只要言之有物,能自圓其說,都會盡量來稿必登。他又提及,作為新聞機構,想向讀者呈現「多元觀點」,故會在博客推介性小眾議題、環保和文化藝術等,並非純粹推介政治評論的文章。 變相對香港言論及新聞自由政治審訊...

  • 踏入2023年初,最矚目的新聞是內地與香港通關,兩地人員入境可以免檢測隔離自由往返。由於內地遲遲未有回應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適時公布準確可靠的新冠疫情數據(包括感染人數、重症及死亡數目等),令國際社會監控全球病毒變化的拼圖缺了重要的一塊,而香港至今仍遵循國際標準處理疫情相關數據,通關後內地湧港人數急升造成的疫情變化,或會成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疫情的探熱針。 香港扮演內地「替身」(proxy)的概念,其實由來已久,例如國際社會分析中國的宏觀經濟狀況,乃至個別經濟板塊,如樓市、零售、科網電貿等,大多會參考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的數據。由於上市公司發布的資料較多,數據經國際會計準則處理,集合多家企業數據形成的經濟拼圖,便變得有參考價值。 同樣的概念其實適用於其他領域。舉例來說,如果要探討內地現時短缺什麼物資,除了在內地各大城市做實地調查,或搜集網上交易數據,還可以觀察內地旅客來港購買什麼商品、香港市民返內地探親訪友帶什麼手信。這些個案反映的是真實的民生需求,比官方媒體公布的資料更能反映現實。香港由於社會透明度較高,資訊流通也較內地自由,因此仍然是觀察內地的一個有用的窗口。 與其抗議 不如做好通報 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國的航班月初陸續恢復。南韓當局發現,中國入境旅客抵境後做病毒檢測,有多達兩成至三成呈陽性,顯示內地感染人數遠遠高於中國官方公布。其後南韓要求中國旅客登機前須出示陰性檢測報告,這樣便令抵境旅客驗出病毒的數字大跌,不再反映內地的實際情況。...

  • 2022年結束了,人大常委會應特首要求解釋了港區國安法,把是否容許海外大律師代表國安案被告出庭這皮球,一腳踢回特區政府那邊。與此同時,內地居民出境旅遊的限制即將解開,多個國家宣布限制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美國的限制包括香港和澳門;因應大量內地旅客可自由訪港,有市民擔憂疫情惡化,趕快注射疫苗,有市民恐怕發燒感冒藥被搶購一空,預早囤積物資,也有地產代理歡喜雀躍,期盼內地買家刺激樓市復陽,這些憂喜交集的景像,描畫了一幅新的一國兩制圖畫——壓縮兩制差異使香港盡快一國化,與維持兩制差異突顯香港價值,這兩股對立的思維,正在各個政經現實處境中不斷角力! 特區政府為什麼要提請人大釋法?因為終審法院判政府敗訴,裁定黎智英聘請英國大狀並沒有違反港區國安法,是行使《基本法》賦與的正當權利,特區政府不接受這個結果,要求人大常委會出面,推翻終審法院裁決。北京領導層對這個請求反應冷淡,最終雖然答應了,但䆁法公布讓人啼笑皆非。 動不動就找人大常委出頭 據電子傳媒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今次釋法有利於釐清有關法律規定的含義和適用法律的依據,及時妥善解決《港區國安法》實施中遇到的重大爭議問題;對香港居民依法正確行使選擇律師的權利,對香港特區正確行使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將帶來正面及積極的效果,不存在損害香港高度自治權問題。 負責人又指出,《港區國安法》第7條明確規定,特區應當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完善相關法律,這一規定應當認真落實到位。人大常委會今次審議有關議案時,有意見明確提出,香港特區應當及時修改完善本地相關法律,包括《法律執業者條例》等,充分運用本地法律解決《港區國安法》實施中遇到的有關法律問題。這種意見是有道理的,應當引起有關方面足夠重視。 這樣看來,人大常委會的公布其實有兩個重點,其一是國安案件若被告要聘請海外律師,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應該由特首或他主持會議的國安委判定,這是明裏幫著特區政府去壓法院,讓特區政府有下台階。另一個重點是說,國安案可以聘請甚麼律師、具體規限和程序如何,應該盡早由特區立法規定,這是暗裏給特區政府打臉——若要改變法院裁決造成的海外律師來港執業安排,根據普通法制度由立法機關修訂相關法例,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動不動就找人大常委出頭,替中央戴上不尊重香港法治與司法獨立的帽子?...

  • 踏入2022年12月,北京的防疫政策一夜巨變,清零名存實亡,封城封區解禁,健康紅碼消失,老百姓突然嘗到久違的自由,卻也迎來了一波凌厲的新冠感染大爆發,醫院擠滿病患,停屍間遺體堆疊。這次防疫政策大逆轉,與連串外交姿態調校,以及宏觀經濟措施同步出台,反映北京正全面調整其國策路線,重振經濟似已成為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的首要目標,但二十大前後的政治角力餘波未了,政經路線的交鋒在2023年相信還會不斷出現。與此同時,香港的政局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特區政府一貫地落力執行北京制訂的港區國安法,對蘋果日報案寸步不讓,儘管被告黎智英獲終審法院批准,聘用英國資深大律師出庭,前律政司長梁愛詩亦認同終院裁決,認為符合《基本法》和《國安法》,但特首李家超在裁決頒布後立即宣布提請人大常委釋法,同時拒發簽證,誓要阻止黎智英聘用英國大狀,此一政治忠誠表現,雖獲港澳辦、中聯辦等支持,卻得不到人大常委會的正面回應,釋法與否一直懸而未決,造成了罕見的尷尬局面。這次京港取態分歧,反映北京對港政策為追隨國家外交及經濟策略需要,也進入了調整階段。令外界對中國經濟重燃盼望北京的防疫政策突然大變,導火線相信是政治因素,即全國多個城市爆發群眾舉白紙示威,抗議封城封區太久太密,嚴重影響民生,顯示民眾已集體抗疫疲勞,累積怨氣甚深,原先以清零為目標的政策已無法執行,調整事在必然。「新十條」迅速出台,從時間和內容上看,主要考慮是全面解封,盡快恢復經濟生產和民生消費,解決二十大召開前積下來的危機,為二十大後的政治班子打開新局面。防疫新政策出台前,北京在外交上積極緩和與西方的關係,習近平親自出席國際峰會,向西方元首釋出合作信息,撤消對澳洲的貿易禁制,其後又召回捅了馬蜂窩的駐英使節。在宏觀經濟方面,央行和國營銀行向大型房地產企業注資,穩住了垂危的樓市,領導層又公開表示支持網絡平台企業,改變了過去一年不斷加強管控科網企業的口徑,共同富裕的口號也低調處理。這些信號出台,明顯是為了令外界對中國經濟重燃盼望。不過,防疫政策急轉彎,欠缺鋪墊和配套,引起的危機相當巨大,其一是國民注射疫苗加強劑的比率偏低,尤其老齡人口連一半也未到,全面解封後新冠病毒迅速擴散,欠缺保護力的民眾容易出現重症,醫院難以應付短期内急增的重症病人,許多本來可以挽回的生命勢將一去不返,這個悲劇在新政出台後兩個星期便成為事實,令全世界震驚不已,許多關注中國的人都在問,中國的舉國體制向以執行力著稱,為何在防疫退場上會如此草率粗疏?其次,國家媒體為了解釋新政策,安排官員和專家講話,把新冠病毒說成毫無威脅,不用擔心,甚至不叫新冠肺炎,改稱新冠感冒,這些說法與過去三年反覆宣傳新冠殺傷力巨、後遺症多,可謂南轅北轍。老百姓很自然會問,若新冠病病毒變種後已不足懼,過去數月那些封城封區、強遷隔離、禁止出行、撲殺寵物等嚴苛措施,到底是為了什麼?調整治港方針政策防疫政策一夜突變,客觀效果就是令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影響相當深遠,沒有資源離開的,只能以各種各樣的躺平來消極抗議,有經濟條件的卻會積極「潤」(run),把資金和家人送出境,令二十大後的穩定經濟措施能否奏效平添變數。加上二十大前後的官員大執位,造成了許多重要政策由新官主理,其經驗與能力是否足以拆解當前危局,也是未知之數。還有,共富的政治目標與創富的經濟方針能否調和、如何調和,亦有待觀察。這些都將成為2023年分析中國走向的重要指標。中國的大氣候,直接影響香港的小氣候,這是分析香港時局者的共識。二十大後北京的治國措施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的治港方針政策也必然會有所調整,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特首提請中央釋法,會忽然吃了一記悶棍。黎智英是否聘用英國大狀,本來並不重要,在國安法指定法官監理下,誰當辯方大律師都不影響案件勝負,但特區政府卻要千方百計阻止,層層上訴至終審法院,終審敗訴便尋求釋法,不顧終院尊嚴與法治精神,這明顯是出於中央治港官員的指示,作用是向高調關注黎案的美國白宮表態,香港問題不容西方勢力插手!但如今北京調整外交政策,戰狼暫時退場,換上親和合作姿態,既要修補親俄致疏遠歐洲之誤,又要減慢美中經濟脫鈎步伐,換取時間空間發展自主科技,此時此刻,在香港問題上該向西方發出什麼信號,便須重新思量。▌[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