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追稅手法是否似曾相識?香港記者協會召開記者會,公布稅務局近年對多間獨立新聞機構以及記者,展開連串審查,追討遠至7年前可能少報的「稅款」,記協指當局在缺乏充分證據下,指控他們少報收入,並要求他們先補交指定金額「稅款」才再調查,記協指做法形同「未審先罰」。記協披露自2023年11月起,至少8家新聞媒體或機構,遭稅局追收利得稅和薪俸稅。想了解被查記者及機構面對的困難,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6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長和出售巴拿馬及海外港口業務爭議,持續發展超過兩個月之後,集團主席李澤鉅以視像形式首度露面,出席股東週年大會,會上股東提問經過挑選,而問及出售港口業務交易時,李澤鉅就交由聯席董事總經理黎啟明回答。黎啟明強調,長和一定會全力配合調查,在未獲得批準前,絕對不會實施。集團亦已表示過,「絕對、絕對不會,做不合法、不合規的事。」想知道李澤鉅對股東說了甚麼,請留意EP14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這幾天在倫敦鬧市,你或許會找到一些香港記憶的碎片——《記憶對視》展覽首次在英國展出,展品包括2014年以黃色為主題的物件、2019年社運中被催淚彈擊中的頭盔,以及香港回歸前後時期的歷史文件。 這是一個由在台港人組織「香港行動文獻庫」舉辦的展覽,他們收集了重達五噸(相當於500個紙箱)與香港社運及公民團體相關的物品與文件,其中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並將部分展品於倫敦展出。 策展人Sienna希望觀眾能透過展覽喚起對香港的記憶,無論是社運還是日常生活,都能重新連結自身與香港之間的情感與經歷。參與開幕儀式的倫敦大學學院口述歷史學者兼副教授Andrew Flinn,亦分享了香港人記錄與保存過去經歷的重要性,以及這些故事在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力。...
收看節目 港記者獨媒接連被查稅,記協主席:審核不合理 香港記者協會於5月21日召開記者會,揭露稅務局自2023年11月起,對至少8間獨立媒體及超過20名記者、董事、股東及其家屬展開查稅行動,追討總額約170萬元的預繳稅款。記協批評當局未有充分證據便要求預繳,被形容為「未審先罰」,並指查稅方式疑點重重,包括估算收入倍增、引用不存在的商業登記號碼、追討公司成立前的稅項等。 記協主席鄭嘉如及其父母亦受影響,她質疑稅局將所有入賬視作收入,卻未計扣開支與轉賬。Hong Kong...
收看節目 英歐達協議重設脫歐後關係 英歐峰會達成新協議,重設雙方關係,包括成立軍事聯盟、每半年舉行國防外交會議、協調制裁及情報共享,並制定太空防衛策略。經濟方面,英國開放領海予歐盟漁船至2038年,歐盟則放寬食品入口限制。雙方亦探討青年流動計劃及簡化出入境安排。民調顯示,62%英國人認為脫歐是錯誤決定。 內政部未回應BNO簽證永居安排 英國國會研究文件披露,有議員質詢內政部會否維持BNO簽證「5+1」入籍安排。內政部未正面回應,只稱須重整政策,確保申請人以長期貢獻換取居留權,詳情將於年內諮詢。香港監察發起聯署,促政府維持原有安排。...
收看節目 聯合國:加沙斷援助14,000嬰兒或48小時內死亡加沙人道危機持續惡化,以色列封鎖近三月後僅准少量救援物資進入。原獲批9輛貨車,最終僅5輛成功通過。聯合國官員形容援助如「滄海一粟」,遠遠不足。嬰兒食品等物資若48小時內無法送達,恐有逾14,000名嬰兒喪命。英法加警告:以色列擴大對加沙攻勢將遭制裁星期一,英、法、加三國領袖發表強硬聯合聲明,譴責以色列對加沙平民拒絕提供人道援助,形容此舉不可接受並或違反國際法。他們支持以色列反恐,但批評其軍事行動過度,要求即時停火並允許援助進入,否則將考慮制裁。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反駁稱聲明是「送禮給哈馬斯」。另有26國外交官及歐盟代表促雙方停火,讓人道援助不受阻。美國總統特朗普態度較溫和,僅表示將留意加沙情況。以色列轟加沙日逾百亡以色列在特朗普離開後加強對加沙軍事行動,上周五起展開大規模地面攻擊,坦克進駐,多日來每日逾百人死亡。多間醫院被炸,加沙北部無醫療設施可用。以軍亦警告南部居民撤離,該區將成戰區。美俄總統通電話兩小時無果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兩小時後宣布,俄烏將即時展開停火談判,並稱梵蒂岡或主持和談。克里姆林宮則澄清需時間安排,普京重申須解決危機根源。此前一天,俄羅斯發動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出動逾270架,造成至少9死7傷。事件發生於俄烏在土耳其開會後,普京失約未出席,只派無權官員參與,亦未同意停火。良十四世就職彌撒祈求和平教宗良十四世於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就職彌撒,接過象徵教宗身份的「漁夫指環」及羊毛披肩,稱烏克蘭為殉道國家,盼公正持久和平,亦為加沙飢荒受苦的平民祈禱。澤連斯基與美國副總統萬斯出席,萬斯更正式邀請教宗訪美。教宗同時重申教會立場,認為家庭應由一男一女組成,並強調未出生兒童與老人皆具天主所賦予的固有尊嚴。歐盟三國選舉中間派險勝羅馬尼亞、波蘭及葡萄牙近日舉行選舉,中間派政黨雖繼續執政,但極右勢力支持顯著上升。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投票率創25年新高,布加勒斯特市長尼庫索爾丹以54%擊敗反援烏對手。波蘭首輪總統選舉,華沙市長恰斯科夫斯基領先,將與保守派對手進行第二輪投票。葡萄牙國會選舉中,民主聯盟獲近四成議席,而極右Chega從2019年僅1.3%選票迅速崛起,今次已奪四分之一議席,成為焦點。拜登前列腺癌擴散至骨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第四期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消息由其辦公室公布,指癌症具高度侵略性,但對賀爾蒙治療反應良好,病情可望受控。拜登感謝各界慰問,包括特朗普、奧巴馬及英王查理斯。此事引發外界對其健康關注,有書籍質疑白宮幕僚是否曾隱瞞病情,指拜登去年健康急劇退化,仍堅持參選,直至與特朗普辯論失利,方才接受現實並退出競選。穆迪逾百年首降美國評級穆迪自1917年以來首次調低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從Aaa降至Aa1,展望轉為「負面」。穆迪指出,聯邦債務持續上升及預期減稅措施將加劇財政壓力,是下調主因。此前,惠譽與標普已於2023及2011年下調美國評級。中國四月經濟數據遜預期中國公布四月經濟數據整體遜於預期,消費物價指數按年跌0.1%,顯示內需疲弱,民眾消費意欲低。工業生產增長放緩至6.1%,低於三月的7.7%。工業品出廠及購入價格按年降2.4%,反映製造業仍受成本與價格壓力困擾。統計局指外部不穩定因素多,經濟復甦基礎仍待鞏固。漢莎航班無人駕駛10分鐘西班牙政府披露一宗漢莎航空飛安事件,去年一架載有205名乘客的A321客機,飛行途中曾有約10分鐘無人駕駛。機長離艙如廁時,副機長突發癲癇昏迷,駕駛艙門自動鎖上,機長無法進入,所幸副機長稍後恢復意識開門,機長隨即接手並緊急改降馬德里。事後證實副機長首次癲癇發作。調查報告批評漢莎曾取消「駕駛艙內須有兩人」政策,建議重新檢討以加強安全。奧地利歌手Eurovision奪冠第69屆歐洲歌唱大賽總決賽於巴塞爾舉行,24歲奧地利代表JJ以《Wasted Love》奪冠,為奧地利贏得第三次冠軍。JJ是菲律賓混血,成長於杜拜,曾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擔任假聲男高音。 ...
收看節目 特區政府突然提出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立附例,同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採取「先立法後審議」方式,立法會當日下午緊急召開,保安、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只討論了兩小時,翌日上午便由署理特首及行政會議通過條例並刊憲,即日生效。剛通過的附屬法例包括,當中央行使直接管轄權時,香港公務人員須及時向公署提供一切協助;任何人都須要遵從公署簽發的法律文書,以及豁免公署民事法律責任;公署製作或發出的證件或證明文件,在法律程序中可獲接納為證據;國安公署的履行職務場所列為禁地。想知道今次立法的影響有多深遠,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5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社區參與計劃》每年財政開支約四億港元,這些公帑到底資助了什麼項目? 近日在網上流傳一段文革歌舞表演,原來相關組織已多次獲得民政資助,背後的愛國愛港社團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近年密密表演《大海航行靠舵手》這首歌頌毛澤東的紅歌? ...
收看節目 民望持續下滑的工黨公布白皮書,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大幅減少移民人數﹐稱過去五年外來淨移民人數明顯增加﹐但全國經濟增長及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指目前移民制度被濫用。文件強調移民要有貢獻,提出為永居英國申請人設立計分制,合資格提出永居的年期,亦將會由最少五年延長到十年,對英國經濟及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才有機會經評分後縮短計算時間,細節會在今年稍後會諮詢公眾。想知道白皮書如何提及香港及BN(O)簽證,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5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立會閃電過國家附例,港府否認違國際公約 《國安條例》新增附例引起關注,特區政府指國安風險難以預測,需授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制定執行細節。附例依據《港區國安法》第55條,允許中央國安公署在特定情況下行使管轄權,如涉外勢力、港府無力執法等。新法例列明,港人須配合公署行動,違者最高可判囚七年,並包括「虛假證供」等罪行,甚至具域外效力。 草案以「先立法後審議」方式通過,未經公眾諮詢,引起對法治及人權保障的質疑。有議員關注是否違反國際公約中的「不自證己罪」原則。港府回應如啟動第55條,將適用內地《刑事訴訟法》,被調查者不受香港法律保障。 官員強調附例非針對個別案件,如黎智英或長和交易,但建制媒體曾指該港口交易涉國安。同日,國務院發表《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點名外部勢力滲透威脅,強調防範「顏色革命」。港澳辦夏寶龍呼籲商界忠於國家利益。媒體拍攝國安公署工地遭警阻,反映國安禁地新規已實施。此舉引發對法律程序、資訊自由及權力不受制衡的廣泛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