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黃耀明的世界巡迴演唱會,《綠豆》從年初的首站 -- 台灣,開始記錄。明哥五月份在歐洲一連四站的巡迴演唱會,《綠豆》跟著明哥邊走邊拍,沿途記錄由曼城到倫敦的演出。入場支持明哥的觀眾大部份都是移英港人,從英國不同角落來到曼城和倫敦兩地,一次巡演,再次連結在外的香港人。明哥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成為一道橋樑,好好把流散的港人連繫起來。 事實上,黃耀明歐洲巡演連繫不少香港人的心⋯⋯Wyman黃偉文為明哥新作《石沉大海》填詞,作為給香港人的情書;明哥還獻唱韓國民主運動歌曲《自由之夏》送給牆內的鄒幸彤。▌在那裡缺少的 在那裡補上(下)|採訪手記執筆之時,收到朋友傳來的訊息,明哥黃耀明原定八月於灣仔會展舉行的演唱會,突然遭會展取消場地。明哥在社交平台交代,這樣寫「他們沒有說理由,而其實我們都知道是甚麼理由。附上會展的回函,我認為寫得很好,用上...
收看節目 明哥在「邊走邊唱」歐洲巡演獻唱了新歌《石沉大海》,由Wyman黃偉文填詞,明哥形容這是黃偉文寫給香港的情書。Wyman很少談及自己的創作,在倫敦站明哥邀請他上台分享了他創作背後的小故事。[節錄部份 W=Wyman]W: 我對於寫信俾唔回信嘅人呢件事有種迷戀。所以《奇洛李維斯回信》(註:薜凱琪作品)係寫信俾上咗神枱嘅人,《她整晚在寫信》(註:衛蘭作品)係寫信俾上咗戰場嘅人,《石沉大海》係寫俾下落不明嘅人 。但係我個人嘅性格會留番一線希望,所以從來冇寫死自己嘅角色,係最盡最絕時會留番一個open ending,等大家可以擺啲希望落去。薜凱琪係得到回信,衛蘭係《to...
收看節目 工傷事故數不勝數,Mirror屏幕事故舞蹈員重傷、安達臣道地盤天秤倒塌3死6傷、西半山2名吊船工人墮地喪命、油塘男工人遭工字鐵擊斃⋯⋯還有更多早已被人遺忘、寂寂無名的工人名字,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都一一將他們記在心上。每逢發生工業意外,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醫院或殮房,只希望陪伴突然喪失至親的家屬。蕭倩文在工權會工作近14年,由當初一名沒有接觸過工運、完全不懂面對死亡的年輕女孩,如今要「擔起頭家」,一直與工人、家屬同行。十多年來,見盡各種離散,安撫過無數破碎的心,曾經考慮過辭職轉換跑道,最終卻選擇延續「師傅」陳錦康的心願,以推廣職業安全為己任,一路走來,蕭倩文又如何堅持走這條工權路?
收看節目 談到移民英國的熱門落腳點,倫敦南部的薩頓 (Sutton)定必是其中一個城市。在過去一段時間,不少選擇落戶Sutton的香港人也聚居在火車站一帶的大廈內,俗稱「香港人大廈」。「香港人大廈」有著香港舊式公共屋邨的情懷,對於剛到埗的港人或許較容易融入新生活。短時間內有大批港人聚居一處,還會出現甚麼現象? ...
收看節目 隨著英國政府於2021年推出BNO 5+1簽證計劃,數以十萬計香港人移居英國,其中一部分人選擇落戶倫敦薩頓 (Sutton)。據估計,於Sutton定居的香港人已超過3000人,逐漸形成一個小社區,這對當地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香港人在Sutton面對什麼問題? 圍爐的同時如何融入當地? ...
收看節目 不少人說這是個散聚時代,近年的移民潮的確掀起香港人對去留的思緒。RubberBand 2023年的歐洲巡演,不只兌現了他們「說了再見,約定再見,就會再見」的承諾,更造就了他們跟已移民隊員的重聚。 這一集《記・香港人》是《綠豆》製作團隊在香港、溫哥華及倫敦三地追蹤拍攝,我們決意要好好記錄這次的散與聚。因為離散,才有重聚。 ...
收看節目 2023年伊始,明哥黃耀明展開《邊走邊唱》巡迴演唱,第一站是台灣。四年沒有在台灣開過演唱會,明哥找來兩位移居台灣的香港樂手,分別是老拍檔李端嫻和樂隊「絕命青年」的結他手Soni。三場演唱會,入場的不乏在台港人,是一場香港人的聚會。明哥自2022年開始未能在港尋覓演出場地,但他還是繼續唱下去,邊走邊唱,給離散於世界所有地方的香港人唱歌,正如《今天世上所有地方》的歌詞:「那裡缺少的,在那裡補上」。
收看節目 前港督彭定康接受《綠豆》專訪,對近年香港局勢的發展表示憤怒和傷心。在英國,他常常被香港留學生問一個他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應否返香港?」。今集《記.香港人》邀請資深傳媒人韋安仕 (Steve Vines) 擔任嘉賓主持,與彭定康邊談邊嚐香港味道,輕鬆地傾談嚴肅的話題。韋安仕在香港居住三十多年,任職不同傳媒機構,2021年因為憂慮自身安全離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