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Mirror 首次海外演唱會,首站在英國倫敦演出,對於移英的「鏡粉」來說,是英國生活的盛事。分散不同城市居住的香港人,再一次聚集在倫敦,繼續追捧自己的偶像。地域不同,時空不同,生活已有很大改變,有些「鏡粉」的瘋狂程度仍不減當年。這場演出,又留給他們甚麼回憶和意義呢?《綠豆》拍攝了一位粉絲,透過記錄她的追星活動,看一場演唱會如何滿足離散港人心底裡的願望。 #mirror #姜濤 #ansonlo...

  • 收看節目 英國鼠患嚴重,大家或許從新聞上看過。在倫敦捉老鼠的工作是怎麼樣?大家又能否想像?今集《記・香港人》紀錄一位移英港人,加入滅蟲公司,負責捉老鼠的工作日常,節目將帶大家親歷倫敦鼠患有幾嚴重。 故事主角是Vincent ,也許大家較陌生,但原來他以前在香港的工作,大家知道後可能很熟悉。在 Vincent 眼中,甚麼事情比捉老鼠更厭惡呢?...

  • 收看節目 香港的夜景,璀璨光輝,曾經世界聞名,不過疫情過後,夜晚的街道,變得冷清。為了刺激夜市,政府在各區推行「日夜都繽紛」活動。 然而有不少香港人,經歷了過去幾年,已經習慣了另一種生活模式。在深夜時份,他們選擇走進大自然當個「夜遊人」,享受另類夜生活、夜繽紛。 #香港夜景 #日夜都繽紛 #夜遊人...

  • 收看節目 Edmund 來英定居接近三年,2021年底考獲巴士駕駛執照後,開始任職巴士司機。曾經在雷丁大學主修Food Science,畢業之後,回到香港亦在相關行業工作,主要負責管理公司飯堂的食物品質和安全,亦曾擔任過酒店的食品衛生 QA officer。本身是一位巴士迷,亦曾夢想過當飛機師、巴士司機,但因為在香港的發展空間以及擔心家人會有憂慮,所以便放下這個念頭。在公司工作了幾年後,才下定決心辭去工作,2020年底正式到英國定居。這段期間,他亦申請了不同類型的工作,當中亦包含現在這份工作,因為英國面對巴士司機的短缺問題,當時只有這間巴士公司(Reading...

  • 收看節目 記香港人:給當下的情書 「X先生,可否阻你十八秒鐘看看信。」 你有多久沒收過信?有多久沒寫過信? 信,是一種思念、記憶的載體。寫信的人敞開心扉,把時間、情感的濃縮,透過真誠的一字一句,寄予親愛的人和事。 今年情人節,《綠豆》邀請了三位分別在檔案收藏、獨立書店,以及劇場界深耕細作的人。在種種說話難以名狀的時代,請他們抽取記憶與感受,靜靜坐下來提筆,給「當下」寫一封情書。...

  • 收看節目 農曆新年將至,《綠豆》邀請身在台灣、英國及香港的朋友,各自煮一道賀年食品。他們是身處台灣的陳淑莊、英國的王惠芬,以及香港的王宗堯。陳淑莊來到台灣才開始下廚,為的是要療傷。她還笑說第一次在家煮湯時,發現家裡沒有湯匙,只好立刻去超市買。她說在香港,過年時通常是外出用餐或到朋友家共度佳節,但在台灣,她更加珍惜和香港有關的食物,儘管無法完全複製在香港品嚐過的味道,但她希望在台灣能與朋友們分享自己做的蘿蔔糕,並創造新的回憶。在英國的王惠芬,為拍攝煮了年糕和福建煎堆。她自稱不是專業廚師,每次材料的份量都不一樣。在香港,從小到大都是由媽媽負責做年糕,長大後則是由工人姐姐和她的教會朋友負責。在英國,由於她只做義工,因此有更多時間學習烹飪。她說做年糕是送給她思念的人 - 不論是在香港牆外和牆內的。王宗堯則選擇了在節目中煎年糕。他回憶起童年時,由於嫲嫲不讓他喝汽水和吃糖果等太甜的東西,因此新年時便會「報復性」地吃年糕,補償了平日缺失的糖份。他原本不太重視節日,但長大後開始懂得欣賞,覺得是一個好好的理由和大家聚聚。想看看他們的廚藝?三人對新一年又有什麼期盼? ...

  • 收看節目 人稱「浪子詞人」的他,八九十年代開始填詞,作品至今逾千首。他同時也是電影導演、編劇和足球評述員。這位元袓級的斜槓族是潘源良。2020年,潘源良移居台灣,當時他的想法是台港兩邊走,在台灣建立一個創作基地,和年青人一起創作。豈料抵台後,因疫情封關,被困當地的潘源良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2019年反送中運動未發生前,他曾經在香港舉辦過一場音樂會,以二創歌曲回應時代,當中的內容如今可能已成為禁忌。香港還容得下這種二創嗎?這是潘源良思考的問題。他不甘於創作自由受限,最終決定定居台灣,開展他的二創人生。2023年年底,他在英國舉辦「有辣有唔辣二創人生」音樂會,演譯多首二創作品,談香港人移民台灣的困難、談普世價值,也談紅線。為何在英國辦二創演唱會?「2019年我在香港藝術中心,辦了一場「生炒廣東話」音樂會,朋友們提議試試在英國舉辦。最初也在掙扎應否舉辦音樂會,很難做到收支平衡,坦白的說。但也很希望一班樂手,無論在香港、台灣或曼徹斯特,可以合作。激勵香港人,鼓勵大家在不同地方,可以安定生活和發展,可以尋找自己的『二創人生』,而這就是音樂會的主題。」不想自己的左手跟右手搏鬥「2020年到現在,三年多了,沒有返回香港。當然我也有點掛念,我沒有特別為能否返回香港,界定我活動的範圍。暫時我還沒有考慮,因為怕回不了香港,不如不要這樣那樣。如果『紅線』出現,才去處理吧。為什麼我要自己假設,這裡就是『紅線』而不要走過去?那很奇怪,自己左手跟右手搏鬥,那沒有什麼意思。」二次創作,二次人生「我人生二創過很多次,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最初做電視,然後做電影,然後做編劇,然後寫歌詞。寫歌時突然有人說,為何這傢伙去做足球評述員。所以作為一個『斜槓族』,已經有這麼多年,我敢說,我明白所謂『二創人生』的感受。很多事情都要由零或負數開始,爭取機會,投入和努力,一步一步將它變成另一段人生。如果我的經歷可以幫助人,由零開始,在另一個社區或另一些地方,可以發展到自己的另一段人生,我很樂意為他們打氣。」

  • 收看節目 2023年12月,政府在廟街南一段約100 米的街道舉辦為期五個月的「廟街夜繽紛」,希望振興夜經濟,增加人流。 廟街另一端卻彷如兩個世界,無家者、吸毒者、妓女、難民、失業遊民聚集。經濟低迷、疫情重創檔販生意,熱鬧不再,這裏的人都在爭扎求存。生活在廟街14年的胡頌恆神父,見證這裡的變化,默默幫助被社會遺忘的這一群。 政府希望重現廟街的昔日輝煌,然而,這裡真正需要被正視的,又是什麼人呢?神父一步一步地遊走廟街另一端,看到「繽紛」背後的人。胡頌恆神父來自澳洲,在香港的最初16年住在馬頭圍邨和大嶼山,後來在中國肇慶待了七年,後來再來到廟街,一直到現在。為何選擇落腳廟街?「30多年前我在九龍城馬頭圍邨住了10年,那時我會陪朋友遊香港有趣的地方,有時我會陪他們到廟街。當時那裡很熱鬧、很特別,我知道這個地區,是香港最需要幫忙的地方之一。所以,2009年我從大陸回港後,就特意來到廟街生活。我住在廟街,我想跟那些需要幫忙的人接近一點。住在這裏,若有人找我,便立即找到。」廟街一帶哪些人最需要幫助?「我們不是去服務有錢人,我們可以跟遊客做朋友,但我們主要是關心窮苦人。我們的願望是協助這些窮人,(讓他們)可以開心一點、生活安全一點。吸毒者、露宿者、釋囚、難民、工人等等;要找他們並不難,到街上走走便是了。」廟街南舉辦幾個月的「廟街夜繽紛」,神父有何期望?「如果這裡有夜市,會有很多遊客來,我會很開心,因為我關心廟街攞攤位的朋友。如果有些來廟街遊覽的朋友,有興趣到我們的餐廳用餐,我也會很開心。因為這會讓我們的生意增加,間接協助我們去幫助這裡的窮人。」神父表示,不清楚何時是廟街的黃金時代,但若這裡所有無家者知道有人關心他們,若窮人得到人幫助,令他們快樂一點,這就是他認為的「廟街黃金時代」。 ...

  • 收看節目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在獄中兩年幾,期間獲頒發至少 5 個國際人權獎項。她不能夠出席頒獎禮,但在獄中為每一個獎項都撰寫致辭,一字一句寫下萬言書,再透過親友在網上公開。我們透過聲演繹,讀出鄒幸彤最新的兩篇人權獎致辭,了解這位身陷囹圄的大律師怎樣思考人權和法治,怎樣思考香港和世界。 ...

  • 收看節目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在獄中兩年多,期間獲頒發至少五個國際人權獎項,但她自己在獄中的人權狀況又是怎樣?根據她親友統計,鄒幸彤過去半年經常被罰在「水飯房」單獨囚禁,累積達 78 日之多。她被隔離、被剝奪戶外「放風」、被限制閱讀書籍、被取消福利,甚至很多信件也被寄失。但她從沒有停止過寫作。我們透過聲演繹,讀出鄒幸彤在網上公開的信件及致辭稿,呈現這位人權獎得主在獄中的所思所想。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