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國家安全考慮先於在囚人士基本權利?保安局向立法會提出修訂《監獄規則》,當中包括對探訪在囚人士加入新限制,並建議用「先訂立後審議」方式,爭取盡快刊憲並生效,保安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原有《監獄規則》並未有明文規定探訪的「法定目的」,令懲教署難有根據去審批及拒絕探訪,建議的修訂列明探訪的「法定目的」。修訂亦包括限制在囚人士,包括未定罪的候審人士,接觸個別律師或法律團隊。懲教署可以向裁判官提出申請,如果裁判官有理由相信﹐有關在囚人士與相關法律代表聯繫﹐將會危害國家安全等,裁判官有權發出手令,禁止該名在囚人士對個別律師,協助該律師的人士,甚至相關律師行所有法律代表,有任何形式的會晤或通訊。想知道法律學者陳文敏對在囚人士新限制的看法,請收看《兩邊走走》EP153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貿易談判目的是為分清敵我?美國總統特朗普被問到七月九日是美國暫緩向多個國家徵收關稅,以便與他們進行貿易談判的限期。特朗普稱會向多個國家實施徵稅。他連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載超過二十封致多個國家領袖的信件,說明美國最新的「對等關稅」安排,包括日本、南韓,以及印尼、泰國、緬甸、老撾等,被指是「中國洗產地」的東盟國家﹐東盟十國之中只有新加坡不在這輪信函名單內﹐關稅將於八月一日生效。想知道其他國家得到甚麼條件,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3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監獄規則先立法後審議,國安為上削在囚者權利?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授權懲教署按國家安全、監獄秩序及更生需要,限制或禁止探監安排。建議列明探訪須以協助在囚人士更生、重投社會、維繫家庭或提供支援為法定目的,懲教署可按探訪者的「主要目的」作出審批,甚至拒絕探訪。曾有人以人道名義探監,實際煽動仇恨政府,當局希望防止濫用。即使宗教人員或律師,如違反規定,亦可受限制。修訂亦建議在有充分理據下,裁判官可發出手令,禁止候審或已定罪的在囚人士與指定律師或法律團隊聯繫,以防危害國安、妨礙追討利益或干擾司法。此舉引起法律界關注,法律學者陳文敏指出,不論已定罪與否,在囚者都有選擇律師及獲法律代表的基本權利。若以政治理由限制律師探監,形同剝奪公平審訊保障。此外,當局擬取消還押者穿私人衣物及進食外來食物的安排,稱此舉與海外司法區慣例不符。惟曾在英國懲教機構任職的前高官指出,當地強調尊重囚犯尊嚴,普遍容許穿私服、接收日用品及律師探訪,並無政治審查。英國制度以助更生為本,重視減低再犯風險,而非透過限制自由作為懲罰。港環團被指「軟對抗」,「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近日建制媒體《文匯報》連續刊登多篇專題報道,點名批評綠色和平及本土研究社,指其以環保與研究為名進行「軟對抗」,抹黑政府政策如生態旅遊與回收計劃。相關指控回應了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對「軟對抗」的警告,特區官員亦相繼表態各政策範疇均需提防類似行為。綠色和平回應指其建議具建設性,無意反對生態旅遊,只希望政府重視生態風險。另一方面,《文匯報》再批評本土研究社早前調查機場物價,稱其「唱衰香港」是典型的軟對抗行為。同時,立法會計劃引入新《議員守則》,列明議員須擁護憲法、基本法、維護國安及行政主導,提出建言須具「建設性」,不得刻意貶損政府威信。守則雖未禁止批評,但界線模糊,引起部分學者與議員關注。有評論認為,守則可能令議員「自我審查」,不敢就具爭議議題發聲,影響議會監察功能。《信報》亦披露多位議員收到內部「風聲」,被建議避談如網約車、外賣員權益等民生問題,擔心輿論失焦,妨礙政府主推「拼經濟、謀發展」的施政方向。美延部分貿談限期,地緣敵我局面漸現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起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包括日本、南韓及多個被指為「中國洗產地」的東南亞國家,稅率最高達50%。他透過致各國領袖的信件強調,如發現產地造假,將按原產地徵收更高稅率,並警告若報復,美國將再加徵25%。南韓、日本等盟友批評美方未有事前通報。與美達成協議的越南獲降稅至20%,而特朗普致函巴西總統,更要求其撤銷對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的指控,引起外交風波。中國則批評美方行為為「單邊霸凌」,強調貿易戰無贏家。中美雖於六月簽署貿易框架協議,中方承諾加快稀土出口,但若未能於8月12日前達成更進一步協議,美方將加徵新關稅。歐盟方面則與美方達成臨時協議,將對等稅率降至10%。中方則積極尋求與歐洲加強聯繫,惟因俄烏戰爭立場差異,雙方出現摩擦。歐洲不滿中國支持俄羅斯立場,原定的中歐高層經貿對話與數碼合作論壇被取消。中歐峰會雖計劃月底於北京舉行,但原定的合肥行程亦被中方取消,顯示中歐關係受俄烏戰爭和中美競爭影響日益緊張,歐方日漸關注中國角色可能帶來的戰略風險。
收看節目 英法就船民達成一換一協議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英,與英國首相施紀賢舉行峰會,雙方一致認為英倫海峽的偷渡情況不能再持續,須採取新戰術打擊操控小艇的犯罪集團。兩國達成「一換一協議」,英國遣返部分船民,法國則接收相同數量具家庭關聯的庇護申請者。特朗普或私訪蘇格蘭警方嚴陣以待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預計數週內將訪問蘇格蘭鴨巴甸的家族高爾夫球場,雖為半私人行程,但保安單位已嚴陣以待。警方確認雖未正式公布,已制定部署,或動員大量警力。據悉他將出席8月13日新球場開幕禮,惟不太可能與查理斯三世會面。王室消息指,他的正式國事訪問或安排於9月進行。2018年訪英期間,蘇格蘭多地爆發大規模示威,警方須進行高規格維安。三讀通過福利改革法案政府失預算英國下議院通過福利改革法案,工黨內有47人倒戈。施紀賢在壓力下放棄提高個人獨立津貼門檻,但統一福利金部分仍削減。法案無須上議院審理,將自動生效。原擬每年節省50億公帑,現難達標,工黨如何承擔財政壓力成焦點。兩保守黨前高層倒戈改革黨一星期內兩名前保守黨高層轉投改革黨,包括前主席包澤君及前威爾斯大臣鍾仕維。包澤君批評保守黨迷失方向,改革黨才能帶來真正變革;鍾仕維則稱兩大黨無力解決國家危機,表明不再參選但全力支持改革黨。伯明翰垃圾工潮解決無期伯明翰垃圾工人罷工持續,勞資談判再次破裂,市政府指已讓步但工會全盤否決,部分司機恐遭強制解僱。工會批評政府「先炒後聘」手法,強調威脅無效。約170名工人因新職級年薪恐減£8,000,堅持抗議。垃圾問題仍未解決。曼城非法垃圾場火災持續逾周曼城維根鎮非法垃圾場火災持續逾一週,雖大部分受控,但仍冒煙復燃。現場堆放逾兩萬噸報廢車輛與垃圾,釋出有害煙霧,政府列為嚴重事故。居民被勸關窗,商戶學校需停業,供水受影響,鎮政府設沐浴設施供應急使用。聘偵探查員工證呃病假 寶馬被裁定不公平解僱寶馬車廠因員工長期請病假,聘保安公司跟蹤並拍片後將其辭退,惟被裁定歧視及無理解僱。該員工患背痛多年,雖能行走但屬法定傷殘,法官指車廠未提供合理調整,違反平等法例,歧視與不公平解僱指控全數成立。巴基斯坦家庭被困加沙興訟要求協助離境一個被困加沙的巴基斯坦六口之家入稟英國法院,要求政府協助離境與英籍親人團聚。此前他們曾獲法庭批准入境,但外交部拒協助撤離,加上內政部要求親赴簽證中心,行動受阻。家屬指面臨生命危險,要求領事協助屬合理。法院押後裁決。避花粉症勿戶外晾衣 英國現正進入青草花粉高峰期,氣象局警告花粉量高企。雖然天氣晴朗,但戶外曬衣服易沾花粉,恐令花粉症惡化,應避免。專家建議外出戴帽和太陽眼鏡阻隔花粉,回家後每日洗澡兩次,以減少將花粉帶入室內。 ...
收看節目 美德州暴雨淹浸逾百人死 德州暴雨成災,死亡人數破百,包括28名兒童。事發於當地星期五,德州中部地區雨量達到380毫米,令河流水位清晨暴漲,最多上升超過七米,沖走多人,當地政府將調查災情及預警情況。特朗普歸咎前總統拜登,並表示不會重新聘用被辭退的氣象學家。 颱風登陸台灣2死逾500傷 颱風丹娜絲登陸嘉義,造成台灣2死逾500傷,南部廣泛地區受災。最強陣風達17級(時速202-220公里)。電塔倒塌致逾71萬戶停電,7萬戶一度無水。多條主要道路因淹浸和泥石流沖毀而封閉,現正緊急維修中。...
收看節目 設法減少國民對福利救濟倚賴,鼓勵就業及紓緩公共財政壓力,是工黨政府上任一年的重點方針。落實這個方針的推動改革福利法案在國會二讀,政府提出收緊發放傷殘和長期病患等,個人獨立補助(PIP)的計分準則,引起黨內超過120名議員反對。 在法案二讀期間一直立場強硬的政府,在表決前突然大幅讓步,將收緊發放津貼計分標準的建議全部刪除。雖然法案最後二讀過關,但核心內容已被抽空, 有議員質疑表決意義,財相李韻晴就突然在首相答問環節中,疑似落淚。想知道法案硬闖和財相落淚帶來甚麼影響,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2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穩定幣」會是香港對面貿易戰的生路? 為香港引入發行人發牌制度,去發行掛勾法定貨幣的穩定幣,8月1日生效後,金管局開始接受牌照申請。 當公眾還在理解什麼是穩定幣的時候,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上月中在《明報》撰文,以「為何外界對穩定幣條例關注度遠超香港」為題,說明穩定幣對香港以致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他指出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是制衡美元霸權的重要部署,相信得到中央支持。究竟「穩定幣」怎樣運作,令中港官員都押注?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2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穩定幣」成中港新寵,為港元脫鈎聯匯鋪路?香港立法會於今年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8月1日起生效,並由金管局實施發牌制度,監管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穩定幣具區塊鏈技術優勢,交易快速、手續費低,目前主要用於買賣加密貨幣,但亦具潛力應用於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或成為傳統金融以外的新支付工具。政界與市場普遍關注穩定幣對金融秩序與貨幣主權的影響,部分觀點認為香港可藉此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性,並制衡美元主導地位。美國近期亦加快穩定幣立法進程,全球主要金融與科技企業紛紛投入相關應用與發行試驗。雖然穩定幣帶來效率與創新,但國際金融機構亦對潛在風險發出警告,包括削弱監管透明度及資本外流風險。香港正處於制度建立與市場測試初期,未來發展仍需審慎推進,並強化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合作。工黨政府落實削移民,BNO簽證安排露端倪?英國工黨政府於7月1日公布首輪移民制度改革措施,主要針對技術勞工簽證,包括將年薪門檻提高至41,700鎊,並刪除111個原本符合條件的職業。護理工作簽證的海外申請途徑將取消,改設「臨時短缺清單」,只限特定關鍵職位可在無學位情況下獲得短期簽證,且不得攜同家屬入境。企業亦須加強本地培訓,措施最快於7月22日生效。人道安排方面,阿富汗人重置與援助計劃(ARAP)與阿富汗公民重置計劃(ACRS)已於同日關閉。英國政府稱,多數合資格申請已處理完畢,現存大量申請並不符合資格,繼續接收將延誤真正有需要人士的遷移。阿富汗公民仍可透過一般難民途徑申請庇護。至於港人關注的 BNO 簽證,目前未見新變動。工黨議員 James Naish...
收看節目 利物浦前鋒迪亞高祖達與弟車禍亡 利物浦前鋒迪亞高祖達與弟弟安德烈於西班牙薩莫拉省高速公路發生嚴重車禍,疑因輪胎爆裂導致林寶堅尼失控衝出路面並起火,兩人當場不治,終年28歲與26歲。祖達自2020年由狼隊加盟利物浦,成為主力前鋒,為球隊上陣182場攻入65球,曾助利物浦奪得英超、足總盃及聯賽盃冠軍,並為葡萄牙國家隊上陣49場射入14球,贏得兩屆歐洲國家聯賽冠軍。他剛於6月與妻子結婚,育有三名年幼子女。弟弟安德烈效力葡萄牙乙組球隊,出身波圖青訓系統。消息震驚歐洲球壇,利物浦發表聲明致哀,並呼籲尊重家屬私隱。多間球會、球星,以及英國首相與葡萄牙總理均表達慰問之意。 財相淚灑國會引發市場波動 英國財相李韻晴在國會首相答問環節中情緒激動,兩度落淚,引發外界對她去留的揣測。工黨日前臨時修改福利法案,雖助法案過關,卻失去近50億英鎊削支空間,或加劇加稅壓力。保守黨批評政府製造財政黑洞,質疑李韻晴已撐不下去,首相施紀賢未正面回應,只重提前朝保守黨的財政問題。其後他澄清李韻晴流淚因私人原因,強調會繼續支持她。不過市場受消息影響出現波動,英鎊下跌,借貸成本飆升。...
收看節目 參議院表決特朗普《大而美法案》 美國參議院就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