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52|美元靠「穩定幣」鞏固領導地位?英人道安排側寫BNO變化?財相落淚憾動財金市場

「穩定幣」成中港新寵,為港元脫鈎聯匯鋪路?

香港立法會於今年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8月1日起生效,並由金管局實施發牌制度,監管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穩定幣具區塊鏈技術優勢,交易快速、手續費低,目前主要用於買賣加密貨幣,但亦具潛力應用於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或成為傳統金融以外的新支付工具。

政界與市場普遍關注穩定幣對金融秩序與貨幣主權的影響,部分觀點認為香港可藉此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性,並制衡美元主導地位。美國近期亦加快穩定幣立法進程,全球主要金融與科技企業紛紛投入相關應用與發行試驗。

雖然穩定幣帶來效率與創新,但國際金融機構亦對潛在風險發出警告,包括削弱監管透明度及資本外流風險。香港正處於制度建立與市場測試初期,未來發展仍需審慎推進,並強化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合作。

工黨政府落實削移民,BNO簽證安排露端倪?

英國工黨政府於7月1日公布首輪移民制度改革措施,主要針對技術勞工簽證,包括將年薪門檻提高至41,700鎊,並刪除111個原本符合條件的職業。護理工作簽證的海外申請途徑將取消,改設「臨時短缺清單」,只限特定關鍵職位可在無學位情況下獲得短期簽證,且不得攜同家屬入境。企業亦須加強本地培訓,措施最快於7月22日生效。

人道安排方面,阿富汗人重置與援助計劃(ARAP)與阿富汗公民重置計劃(ACRS)已於同日關閉。英國政府稱,多數合資格申請已處理完畢,現存大量申請並不符合資格,繼續接收將延誤真正有需要人士的遷移。阿富汗公民仍可透過一般難民途徑申請庇護。

至於港人關注的 BNO 簽證,目前未見新變動。工黨議員 James Naish 表示,將申請在國會展開有關 BNO 安排的辯論,並已有跨黨派27名議員聯署支持,相關移民政策細節將於年內稍後公布。

英揆改革福利又跪低,黨內犯眾憎地位危?

英國工黨政府推動改革福利制度,原擬透過收緊個人獨立補助(PIP)的申請門檻,鼓勵就業並減少每年約700億鎊的開支。雖然政府承諾改革只適用於2025年後的新申請者,但法案在國會二讀前遇上黨內強烈反對,最終政府臨時讓步,刪除核心條文。法案雖獲通過,但實質內容大幅縮水,被批評為「空殼法案」。

首相施紀賢因未主動拉票、亦未在社交媒體說明立場,被保守黨批評「失蹤推責」,更引起市場關注。財相李韻晴一度落淚,事後澄清因私事情緒受影響,與政局無關。事件顯示首相府內部施政協調不足,亦暴露工黨在執政首年難以統領黨內。

外界亦關注精神健康相關津貼急增帶來的財政壓力,估計未來支出將大幅上升。雖然政府強調不會加重受薪階層負擔,但在節流受挫、財政預測轉弱的情況下,智庫認為政府或需尋找其他加稅途徑平衡財政。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EP 01|香港演變:林鄭治下的五年回顧|英國突發:黨員倒戈,首相約翰遜 Boris Johnson 下台

  • EP 02 |香港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你受影響了嗎?

  • EP 03 |元朗 721 事件三周年涉事人:原告反轉成被告,警官多升遷|兩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