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空間暫且恢復 秋季預算挑戰加劇

28/03/2025,

春季財政報告(Spring Statement)終於出爐,總算(暫時)未再加稅,讓市場鬆一口氣。為了維持99億英鎊的財政緩衝空間,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的2025年春季財政報告削減福利及政府日常開支,抵消經濟增長放緩及發債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不過,萬一經濟勢頭及發債成本進一步惡化,到時還有什麼妙計扭轉乾坤?

去年公布秋季預算案,財政緩衝空間僅餘99億英鎊,市場擔心稍有「風吹草動」這微薄的財政空間就會隨風而逝。果不其然,經濟滯漲導致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大幅降低經濟增長預期並調高英國發債成本估算。短短5個月,財政緩衝空間由正轉負 (負41億英鎊),共計減少了140億英鎊。

李韻晴削減開支雖然勉強恢復財政緩衝空間,但經濟脆弱性仍在,99億英鎊的緩衝力度有限,6個月後的秋季預算案,財相會否違背承諾,又再加稅?

財政挑戰加劇

OBR 發布的《經濟及財政展望》(EFO)認為英國未來五年的財政前景,比較去年10月的預測,整體狀況惡化,因而大削今年GDP增長預測至1.0%,僅略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0.9%。

OBR的預測顯示,經濟疲軟主要源於:

  • 不確定性上升:影響市場信心並抑制投資與消費。
  • 生活成本壓力加劇:消費者可支配的收入受擠壓。
  • 基準利率(Bank Rate)走勢較預期更高:利率上升增加企業及家庭的融資成本。

此外,消費物價指數(CPI)通脹率預計將於2025年7月達到3.8%的峰值,全年平均為3.2%,較10月預測上調0.6個百分點。

經濟疲弱將影響勞動市場,OBR預計失業率將於今年攀升至4.5%,高於2024年10月的預測,並認為結構性失業率為4.1%,較英格蘭銀行的估計更為悲觀。

中期經濟前景回暖

OBR預測英國經濟未來數年將續漸回暖:

  • 2026年GDP增長預測為9%,2027年至2029年平均增長1.8%。
  • 基準利率下降,通脹回落:CPI預計將於2026年回落至2%。

然而,名義薪資增長將因企業更大幅度地將僱主國民保險(NICs)成本轉嫁至工資而減速,預計平均為2%至2.5%。這可能導致2026年實際收入增長停滯。而且今後5年英國GDP 增長也無法回到2%的水平,對工黨政府相當打臉。

OBR雖然預期基準利率於2026年年中降至3.8%,但整體利率走勢仍高於去年預測,顯著推高政府債務利息支出。2025年的消費物價指數通脹預測上升,而零售物價指數(RPI)通脹亦預計將較之前預測更高,進一步增加政府因福利調整及通脹掛鈎支出的負擔。

2024年,政府支出與投資推動了經濟增長,但這一動力如今將顯著減弱。若今年秋季進一步收緊財政政策,其拖累效應將加劇,增加市場不確定性。英國智庫財政研究所(IFS)在其對最新財政政策的初步評估中表示:「財相此舉幾乎已經確認未來6個月將充滿對稅收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揣測。」事實上,從李韻晴2024年7月的演講(當時她警告將面臨艱難決策)到10月預算公布期間,市場信心已出現明顯波動,示範了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信心的實質打擊。

整體而言,李韻晴的春季財政報告表面上避過一劫,受到了市場的正面評價,這在短期內有助於穩定信心。然而,真正的考驗仍待時間驗證,特別是在秋季預算前,政策靈活性將面臨進一步考驗。

未來數月,或許經濟增長將帶來驚喜,通脹和利率亦可能低於預期,為政府帶來喘息空間。但若情況相反,則意味著進一步的財政緊縮及加稅將不可避免。然而,相對容易實施的政策選項似乎已被用盡,前路只會難上加難。

( 圖:Shutterstock )

▌[遠山近水]作者簡介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山近水皆有情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