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可以在英國破地獄嗎?

早前有移居英國的喃嘸師傅貼出廣告,稱願意在當地承辦紅白科儀,引來網民兩極爭議。既有網民批評「不要將垃圾中國傳統帶入來」,另一邊則說「香港人不要首先歧視香港人」。入鄉隨俗相信不會有多少人反對,但這一代的香港移民不少都帶着傳承香港文化的希望離港,兩者之間有否矛盾?能否調和?

前文提過,「同化論」在移民研究中被視為過時理論。我們不應期望所有移民都能完全辦得到,其一是每一代的移民其實都沒有完全融入當地本來的社會(否則今天的美國主流就是說印第安語言而不是英語),其二是當地主流社會也不見得會完全接納移民走進來,不是你想融入就融入得了。因此,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們會問主觀上為什麼有些人會認為某些文化傳承在移民後應該或不應該被保留,而客觀上社會整體又應該或不應該為此建立某些規範。

誰沒有融入當地?

人在外,不希望受到歧視,自然是人之常情。然而如何辦到這一點,卻存有不同路徑和想像。有些人會覺得要把自己變得比本地人更像一個本地人,不止能說流利英語還要滿口牛津腔,這樣才可以在英國免受歧視;也有些人會覺得歧視移民是當地社會的問題,應該改變當地社會對移民的刻板印象才對,要求受害者反過來改變自己去遷就加害者,未免說不過去。

例如非裔移民常被認為是小偷,中東移民則是恐怖分子,這些印象當然都不是客觀事實;如果我們容許這些主觀印象以偏蓋全,那天主教會豈不都是孌童?回到喃嘸師傅的爭議,儘管傳統華人宗教有時會傳出騙財洗腦醜聞,但類似的醜聞在其他宗教也時有發生,要針對的是騙財洗腦,而不是個別宗教本身。

如果因為有喃嘸師傅出現便擔心會貶低移民社群在主流社會中的地位,恐怕對原生文化有點缺乏自信。如此類推,難道農曆新年舞龍舞獅也不要辦?如果說舞龍舞獅又沒有問題,那到底是誰才有權界定怎樣的移民文化是新奇有趣,怎樣的移民文化是迷信落後呢?有網友就提出宗教自由已是今天英國社會的基礎共識,所以歡迎喃嘸師傅來英開業,認為並無問題,甚至可以說反對他們在英開業才是「沒有融入當地社會」的表現。

可參考兩個原則

話說回來,如果移民群體的所有習慣都可以以多元文化的名義和當地主流社會割裂,恐怕也說不過去。例如有些傳統家長習慣體罰孩子,這在講究兒童權益的歐美社會當然是絕對不行;也有些移民群體在文化上對女性的性別角色和性少數的地位與當地主流社會有極為不同的期望,同樣會帶來嚴重社會磨擦,繼而引發對移民群體的不滿。

對於這些矛盾,我認為有兩個原則可供參考。第一個原則比較簡單:無論你喜歡什麼,不要過分地影響到別人就行。新店開張要請喃嘸師傅來祈福本身不是問題,只要不過分吵鬧影響鄰里安寧就行;港人帶來港式燒臘豐富當地飲食文化也不是問題,條件是煮食爐的油煙不要弄到整條街污煙漳氣就可以,如此類推。

當然,怎樣才算過分地影響到別人,如何判斷感到被冒犯者是確有道理還是純粹玻璃心,難有絕對標準。例如有些港人對在香港的中國移民表達不滿,有些時候是出於歧視,也有些時候是出於對中港政治關係的結構性不滿,有些時候則兩者混淆誰也說不清。

第二個原則比第一個原則更為麻煩,但我懷疑更為重要:文化多元不是侵犯基本人權的擋箭牌。例如移民社群可以繼續辦各種婚宴儀式,但容許童婚或強迫婚姻則是另一回事,不可以自持文化習俗而維持。當然,這個原則又涉及對基本人權的解讀,學術界對文化多元和基本人權之間的潛在矛盾吵了數十年也沒有統一答案。

雖然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想我們也不用過於憂慮:只要對原則的執行或豁免都保持一視同仁,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見得對文化多元的尊重會衝撞到基本人權的。像是喃嘸師傅表演破地獄,在這問題上應該就不會帶來太多爭議。不過趁此機會多思考移民社群的文化議題,多反省自己有否不經意的也對其他移民社群的文化傳承帶有歧視,對離散港人也是一件好事。

(圖:電影《破地獄》預告片截圖)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