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套利神話破滅 金融體系警鐘長鳴

上周金融市場的動盪,再次印證,債券市場的力量與影響,遠超乎股壇的喧囂。股票投資者,僅為企業之股東,其權責有限;然政府債券的持有者,卻是國家的債權人,其影響之深遠,絕非股民所能比擬。一旦債市失去信心,政府之借貸成本勢必如脫韁野馬般飆升,財政開支亦將隨之膨脹,蠶食國力。由此可見,債市若然「發脾氣」,其對政府帶來的後果,遠猛烈於股市之「情緒波動」。
面對特朗普政府大幅加徵關稅的震撼,投資者不僅紛紛逃離風險資產如股市,連一向被視為「避險天堂」的債券市場亦未能倖免,可見市場極度恐慌。而此番市場震盪,亦使得一項對沖基金慣用的策略——「基差交易(basis trade)」——重新回到市場聚光燈下。此策略素來被部分人士吹捧為「無風險套利」,其潛在風險實不容小覷。以下將深入探討該策略一旦失靈,可能引發何種連鎖效應,對整體金融系統構成多大的潛在威脅,以及為何本輪市場動盪最終得以避免全面爆發,未至釀成滔天巨浪。
何謂「穩賺不賠」的基差交易?
簡而言之,基差交易乃是投機者透過觀察現貨債券與期貨合約之間的微小價差,試圖鎖定蠅頭小利。假設某現貨債券當前市價為99美元,而相同類型債券的期貨合約價格則為100美元,精明的投機者便可同時買入該現貨債券,並賣出相應的期貨合約,靜待合約到期時交付現貨債券,從中賺取區區1美元的差價。
然而,區區1美元的利潤,對於胃口龐大的對沖基金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故此,他們往往會採取高倍槓桿的操作手法,動輒以數億美元的資金進行交易以放大收益。其融資的主要管道,便是依賴回購市場(repo market),僅需動用少量自有資金(例如以1000萬美元的操作5億美元規模的交易),並以所購入的債券作為抵押,向市場借入其餘款項。期間雖然須支付利息成本,惟一旦市場價格出現不利變動,基金亦可迅速出售現貨債券以平倉止蝕,看似進可攻退可守。
理論上,這的確是一種看似穩賺不賠的套利操作;然而,市場的變幻莫測,絕非簡單的數學公式所能涵蓋。
「無風險」套利的前提條件
所謂基差交易能夠「穩賺不賠」,實則須具備若干關鍵前提條件,包括:(一)回購市場必須維持流動暢順,資金供應充裕;(二)現貨債券與期貨市場之間必須具備足夠的成交量,確保交易能夠順利進行;及(三)借貸成本(即repo, 回購利率)必須維持在低廉的水平。一旦上述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扭曲,例如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突然轉向、金融機構對現金的需求急劇攀升、外國中央銀行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抑或是市場信貸風險突然飆升,均可能導致回購利率急劇攀升,令「無風險套利」頓時變成高風險投機。
回購成本的上升,直接侵蝕了原有的盈利空間,甚至可能導致虧損;屆時,承受不住壓力的投機者被迫「斬倉」止損,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其他持有類似資產的投資者亦可能跟隨拋售,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流動性短缺,最終形成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在最極端的情況下,若有大型對沖基金因不堪重負而爆倉,其引發的連鎖反應,極有可能波及整個金融體系。
事實上,這種潛在的危機並非危言聳聽——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市場就曾出現類似的險峻情況,當時回購利率一度飆升,迫使多家進行基差交易的對沖基金被迫賤價拋售資產以求自保,最終還是仰賴美國聯儲局緊急出手干預,才得以勉強穩住搖搖欲墜的市場。
債券市場的壓力
而此次特朗普於4月2日投下的關稅震撼彈,頓時令市場陷入一片恐慌,無論是企業抑或是各國政府,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在4月9日(周三)暫停加徵關稅的消息公布之前,投資者爭相拋售多個股票板塊的資產,全球主要股市均出現大幅下挫。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過往在類似市場動盪中備受青睞的避險資產——美元與美國國債——在此次危機中卻未能發揮其應有的避險作用,反而成為市場拋售的對象。
具體而言,4月7日,美國債券價格的盤中波動幅度創下近五年來的最大;4月9日,30年期美國國債的孳息率一度飆升至突破5厘的關鍵心理關口,為自2023年11月以來首次,並錄得自1982年以來最大的三日升幅,足見市場對美國政府的財政前景亦開始產生疑慮。與此同時,4月9日,30年期英國國債亦遭到猛烈拋售,其孳息率更是一度飆升至逾5.6厘的驚人水平,創下自1998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這反映市場對英國政府的償債能力信心正在動搖。
面對如此劇烈的市場波動,英倫銀行如坐針氈,於4月10日以市場波動為由,直接推遲了原訂於本月進行的長期國債出售計劃。根據原定安排,英倫銀行原定於下周一標售6億英鎊的長年期國債,但現已臨時更改計劃,改為出售7.5億英鎊的短期票據。至於長年期國債的發行,則將推遲至「下一季度」進行,此舉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憂慮。儘管政府債券一向被視為最具信譽的資產之一,惟其孳息率的急劇攀升,卻明確地反映出投資者對主權信貸風險正在進行重新評估,其信心已然出現鬆動,對政府的償債能力產生了揮之不去的擔憂。
而正是這場來勢洶洶的債市風暴,最終迫使向來以強硬姿態示人的特朗普不得不有所讓步,宣布暫緩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徵收新的懲罰性關稅90日。消息一經公布,股市立時出現一波反彈,但債券市場的反應卻相對冷淡,僅錄得極為輕微的升幅,可見市場對於這位美國總統政策轉向的真實意圖,以及其政策的可持續性,仍然抱持著高度的懷疑。
白宮試圖將此番政策的急轉彎美化為所謂高明的「談判藝術」,但明眼人皆知,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來自於債券市場那股排山倒海般的壓力,迫使特朗普在現實的鐵壁面前,回心轉意。
( 圖 : Shutterstock )
▌[遠山近水]作者簡介
清風明月本無價 遠山近水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