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黑死病

要談黑死病(Black death)在英國的影響,就要論及兩段時間,第一次發現是在1348至1350年中世紀時期;另一個時期是1665年,那是查理斯二世(Charles II)統治的時期。

什麼是黑死病?中世紀時期醫學水平不高,人們以為是老鼠帶來的疾病,所以黑死病也叫做「鼠疫」。黑死病其實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是的,路易士教書時時要查讀音!)引起,原自亞洲。這種病原體透過跳蚤(flea)傳播,老鼠其實只是宿主。患上黑死病的,會淋巴結腫脹、發高燒,皮膚也會因為皮下出血而變黑,故稱黑死病。

 

第一次瘟疫

路易士老師上課時,將有關黑死病的資料給學生時,他們竟然說會否傳染,不知他們是可愛還是無知至此。中世紀的人們面對黑死病也是一頭霧水,殺貓殺狗希望將疫情終止。

但黑死病的影響並不只在公共衛生,在中世紀也改變了英國整個經濟結構。經歷過黑死病後, 英國以至歐洲少了三分一至一半的人口,導致工資上漲。倖存的工人意識到由於勞動力短缺,他們可以要求更高的報酬。當人們謀求經濟上的改善,可是理查二世(King Richard II)卻在1377年徵收人頭稅(poll tax)。1381年5月,一名稅吏來到埃塞克斯的一個村莊—福賓(Fobbing),農民拒絕支付人頭稅,他們的反對蔓延到埃塞克斯(Essex)和肯特(Kent)的周邊村莊,爆發了農民叛亂(Peasant revolt)。

同時,人們對教會的信心卻下降,因為人們認為是教會沒能跟上帝做好溝通,才令上帝如此懲罰人類。猶太人就更慘了,他們被誣蔑是整個疫情的煽動者,說他們是被魔鬼招募,放毒於水井以使基督徒感染疾病——這又引發了猶太人被迫害(persecution)的風潮。用今天的眼光看,科學和高透明度的考察才能令陰謀論不盛行,但要離開中世紀的愚眛和無知,但看來仍不是易事,因為人總喜歡找代罪羔羊。

 

第二次瘟疫

1665年的黑死病,則是在「快樂君主」(Merry Monarch)查理斯二世復辟君主制之後發生的。倫敦當時是一個擁擠、骯髒和危險的城市,可說是疾病溫床。當時倫敦人口約為50萬,其中許多人生活在貧困中,有貧民窟存在,街上到處都是流浪貓狗和老鼠,亂七八糟。

當時沒有排污系統,人類的排泄物是會經街道中央流向河流的,垃圾則堆積在房屋外,濃煙瀰漫城市。可想而知,一旦疫情爆發,就勢不可擋。

當年的黑死病是由荷蘭傳至英格蘭的。1665年4月,一艘從阿姆斯特丹出發的船隻停靠在倫敦,當時荷蘭已有50,000人死於瘟疫。而船隻的水手們還不知道,他們已經將瘟疫帶到了英格蘭。到了9月,瘟疫在倫敦已經變成了一場流行病,每周殺死近7,000人,最後超過10萬人死亡,約佔了倫敦人口的20%。

 

生死攸關的期盼

托利黨政治家山繆‧皮普斯(Samuel Pepys)是查理斯二世的顧問,他的日記記錄了疫情時的情況,他說不敢戴上在瘟疫爆發地區西敏 ( Westminster )購買的新假髮,怕被傳染。人們擔心假髮的髮絲來自死於瘟疫的人,假髮銷售大受影響。這算是有趣的疫情經濟學,令我們想起新冠肺炎疫情旺了酒精搓手液和Zoom程式。

查理斯二世在疫情期間並沒有顯示大將之風,沒做疫情指揮官,而且還逃離倫敦,先到了南部的漢普頓宮,然後再到牛津避災。國會當時也暫停了,後來才在牛津重開。

抗疫期間,人們對管治者特別有期盼,因為那是生死攸關。回看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派對門政治風波,令人更感以史為鑑的重要:我們都期望有領導者能跟大眾同甘共苦,而非輕看生死。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