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離散者

移英後入了多個whatsapp群組,其中一個由一位移英社工街坊發起。群組甚少講飲飲食食,反而多發放不同的社區活動,例如不同族裔的節慶、小城盛事等。八月就提醒大家,被戰火蹂躪三年多的烏克蘭,將會在市中心的大教堂舉行第34周年的獨立日活動。

8月24日星期天走進會場,見到負責的婦女居多,也有不少小朋友,穿上烏國民俗服Vyshyvanka(維什萬卡:一種以細緻刺繡為特色的寬鬆襯衫)走來走去,很多女士還頭戴花環。在黃藍色調映襯下集會開始,主辦的向日葵學校,是在離散烏克蘭人捐款和英國市政府資助下成立,旨在教導年幼的烏克蘭裔孩子國家的語言、文化、歷史。有點像在英國多個城市都有華人設立中文學校、南亞裔人士如斯里蘭卡族群設斯里蘭卡語學習中心,努力在異鄉傳承祖家的文化。

拒絕遺忘

儀式一開始,司儀邀請在座每一位,不論是烏克蘭人還是其他族裔人士,一同出來手牽著黃藍國旗,由會場步行入場外。雖然我不明白烏語,但跟老中青的烏克蘭人走在一起,手執黃藍旗也心頭一震 ——遠離家園,在陌生的地方一起,拒絕遺忘,我想,這份情緒,來自不同地方的離散者也有共鳴。

隨著旗幟緩緩升起,烏克蘭國歌奏起。這幾年,因烏克蘭被俄國入侵,才多了聽這調子。其中唱到「烏克蘭的榮光沒有消失」(”Shche ne vmerla Ukrainy i slava, i volia” – The glory of Ukraine has not yet perished)時,在場都有人默默垂淚。

歌曲,當然少不了。當主持人邀請一位叫Ruslana的歌手演唱抗爭歌曲《Let’s Sing About Ukraine》時,全場歡呼聲四起。Ruslana歌聲如天籟,怪不得……我想。怎知在網絡搜查一下,才知Ruslana是烏克蘭殿堂級歌星。她於2004年在Eurovision歐洲歌唱大賽獲獎,一直竄紅至2015年。Ruslana在2014年亦成為反抗親俄政權的政治活躍份子。

洗腦教育

又有少年人用數字簡述烏國三年多戰事以來,軍人和平民遭難的情況。其中,截至目前為止,在俄羅斯侵領的地區,不少在孤兒院或跟父母失散的兒童被擄到俄羅斯,被迫在訓練營接受洗腦教育,有些可能被安排由俄國家庭領養,人數高達三萬五千人。期間有六千多名兒童被烏克蘭軍救出。獲救兒童都表示曾接受軍事訓練,在禁閉營中若講烏克蘭語要受懲罰,他們要學和講俄語。

向日葵學校的校長呼籲大家紀念那些孩子,說到要讓現在流散英國的孩子也要學好烏克蘭語時,也觸動到流淚。

她們提到,就在大家放假忙於遊玩這一刻,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多個城市仍然被俄羅斯轟炸。但努力地、常存盼望地,抬頭面對日常,也是最好的反抗,烏克蘭的和平,必須以捍衛領土和自由自主作基礎。

他們的歌、他們的詩、他們的如常,就是對抗敵人,拒絕散播恐懼的武器。

資料來源:

Ruslana在2004年歐洲歌唱大賽的風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0XR67NQcAc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beds-bucks-herts-65726431

https://time.com/7302345/ukraine-lost-children-russia-war/

▌[英倫筆端]作者簡介

莫宜端 Zandra, 育有一子一女,與丈夫子女定居英國,英國註冊言語治療師。曾任記者、時事節目主持、政策研究員、特區政府局長政治助理。及後進修並成為言語治療師。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