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
有些歷史人物你是特別想認識的,沒有甚麼理性原因,或只是他或她的名字很有型,比如宮本武藏、司馬懿、拿破崙……黑太子(1330年 — 1376年)也屬於路易士老師想認識的非理性範疇。最近,在倫敦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又「偶遇」他,看到他全身盔甲,雙手手指聚攏在一起,燈光下有一種肅穆的威嚴 —— 就決定要跟綠豆讀者介紹這位人物。
連場報捷
誰是黑太子?首先,我們要知道他的真實名字。他其實叫愛德華(Edward of Woodstock),在1330年6月15日在牛津郡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出生,是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的長子。他在1343年被封為威爾斯親王。
「黑太子」是他死後給他的稱呼。顧名思義,稱他為「太子」,便表示他沒有做國王的命,他早於其父親愛德華三世去世;那「黑」又怎樣解釋呢?那是因為愛德華在1346年8月26日,身穿一套黑色盔甲,參與了英法百年戰爭中其中一場重要戰役 —— 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當年英格蘭軍由愛德華三世率領,英軍憑藉長弓手的戰術優勢和有利的防禦陣地成功擊敗法軍。
黑太子參與克雷西戰役時只有16歲!愛德華三世還刻意不當「直升機家長」,在戰事中不予增援,讓黑太子鍛鍊鍛鍊。最終,黑太子成功抵擋住法軍,贏得了部隊的尊敬。在1355年,他在法國的加斯科尼(Gascony)被任命為父親的副手,次年在對法國的普瓦捷戰役(Battle of Poitiers)中再次取得重大勝利,還俘虜了法國國王約翰二世(John II of France)。這是英法百年戰爭的另一場關鍵戰役。這樣威風八面,黑太子成了大家的偶像。
掠襲與屠殺
然而,「好打得」只是集中在好戰一面,黑太子其他方面又是如何呢?我們必須要知道在1355年10月5日至12月2日發生的「黑太子的掠襲騎行」(The Black Prince’s chevauchée),也稱為「大掠襲」(grande chevauchée)。這是一場大規模的騎兵掠襲。由4,000到6,000名士兵組成的英加(加斯科尼)聯軍進行遠征,從英軍控制的加斯科尼地區的波爾多出發,南下到達沿海的達納博訥,隨後返回加斯科尼,期間聯軍一直洗劫破壞沿途的法國城鎮。現代歷史學家克利福德.羅傑斯(Clifford Rogers)認為「此次掠襲的經濟消耗意義不可低估」。
我還是稱他做愛德華吧——一個較人性化的描述。
1362年,愛德華與珍‧肯特(Joan of Kent)結婚,父親封他為阿基坦(Aquitaine)和加斯科尼的王子。愛德華與妻子搬到他的新法國領地居住。1367年,愛德華遠征到西班牙,以恢復被廢黜的卡斯蒂利亞國王佩德羅(Pedro I of Castile),並在卡斯蒂利亞北部的納希拉戰役(Battle of Najera)中,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都是打!他又把對方主帥俘虜了!)。
但當愛德華回到法國的阿基坦後,通過徵收稅款以支付西班牙遠征的開支,此舉令到他在法國貴族中失去人心,引來貴族的起義反對。在1370年,愛德華包圍了利摩日市(Limoges),當城牆倒塌時,黑太子的軍團屠殺了三千名市民——包括婦女及小孩。據中世紀法語歷史學家Jean Froissart稱,黑太子的行為,違反了騎士精神,更挑起了法國人團結及復仇之心。一年後,聲名狼藉的愛德華回到英格蘭。
終點站
是的,黑太子在英格蘭受歡迎,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戰士其實是背負著罪。愛德華於1376年6月8日去世,享年45歲,可能是死於在西班牙感染的疾病。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以宏偉的方式安葬。
他在最後時刻,受到班戈主教(Bishop of Bangor)的照顧,班戈主教敦促他向上帝和他傷害過的所有人請求寬恕。他渡過了「非常崇高的結局,心中記得上帝造物主」,並請人們為他祈禱。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在遺囑中留下了禮物給他的僕人,向父親愛德華三世告別,並在死前償還債務。
愛德華三世於翌年過世,黑太子的11歲兒子理查繼承王位,成為理查二世。稚子登位,再好打的父親也幫不了太多。
( 圖 : Berkhamsted Castle 網頁)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