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中的香港|香港街道譯名背後故事,從和富道到港督改名的文化碰撞

翻譯中的香港,在文字轉換間定格時代。

為什麼「和富道」英文是「Wharf Road」? 港督金文泰、戴麟趾、麥理浩這些名又那麼像本地人名?

香港是一個特別的地方。1841年,這裡被英國殖民管治。一個講中文的小漁村,從此遇上英國的語言制度和文化,香港人慢慢變成一個的「混種」——既講中文又講英文。

香港資深翻譯家方梓勳教授曾經講過,「整個香港的歷史就是一場翻譯的過程。」近年,香港人流行散步學,慢慢行、慢慢看、慢慢連結此城。但其實,翻譯也可以是看見城市的一種方式和角度。

這一集「翻譯中的香港」,我們就邀請了Lonely Planet作者兼翻譯鄒頌華,先帶我們由北角走到銅鑼灣,從地名街名看見這座城市的歷史,再由英國駐港副領事 Calvin Duff 杜嘉榮,解答一下英國官員的改名迷思,發掘港英時期,香港和英國的關係。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綠豆:香港人的流散之旅

  • 用電影連結流散香港人,《十年》導演伍嘉良:「移英不是移民,是負了額外責任。」

  • 陳文敏:「法律是一把雙刃劍,既保護基本權利,也可遏制權力。」不能放棄在制度內爭取公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