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抉擇
首先祝賀「綠豆」破土而出,當香港的公共空間變得越來越狹窄的時候,一些持平和高質素的時事節目,正好填補這個空間。難得不少傳媒界的朋友,在海外繼續承傳香港一直珍惜的價值,為這動盪的時代保留歷史的紀錄,同時協助在英國的香港朋友逐漸融入這個社會,認識這裏的文化。他們的努力,絕對值得我們支持和讚賞。
隨着近年離港移民的人數不斷上升,港府終於承認出現人才外流的問題,尤其是教師、醫護和社工等專業,中學校長會早前指出,一些主要科目嚴重缺乏老師,以往學校出現空缺時,總會收到大批申請,現在卻是無人問津。大學收生時亦發現,不少優秀學生捨棄香港前往海外升學。
移民連根拔起 失望與無奈的選擇
回歸前香港亦曾經出現移民潮,但當時的香港人主要是抱著買保險的心態,希望拿到一本外國護照,日後若香港出現難以接受的情況,他們仍然可以前往另外一個國家。於是,那個年代出現很多所謂「太空人」,不少移民海外的人士仍然在香港留下不少連繫甚至物業,移民只是為不可預知的將來作未雨綢繆,不少人取得外國國籍後還是決定回流香港。可是,今天的移民,不少是連根拔起,義無反顧地舉家離去,他們不再是為不可知的將來而離去,而是為不願接受可知的未來而離開。離去是要尋找一些失去的價值,是為下一代提供健康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是一個失望和無奈的選擇,也是人生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
上世紀九十年代,港英政府意識到人才是香港唯一的資源,於是提出不少措施,例如引入居英權計劃、容許持有海外國籍人士及其下一代繼續保留香港的居留權、興建赤鱲角新機場、修訂人權法案、開展立法會地區普選等,希望增強港人對未來的信心以挽留人才。今天特區政府不是不知道人才的重要,但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忠誠比能力更重要,於是,特區政府的取態是要走便走,一些忠誠的新貴則不斷抹黑外國的生活,例如外國天氣寒冷、冬天日短夜長、英國效率低、找工作難、物價貴、通脹高等;前任特首告訴我們,移民生活淒涼、在外地只能做二等公民,但她又告訴我們,她在英國的幾年是人生最愉快的時候!
近日有位老人家説在英國只能吃薯仔,沒有好東西吃。另一位老人家更説英國沒有城市適合港人居住,甚至為移民的下一代感到悲哀,因為他們將受到西方社會自由文化的荼毒!這些老人家明顯和時代脫節,或許他們當年(恐怕也近半個世紀前)在英國念書的情況確是這樣,但今天在英國的食物,不論選擇和質素絕對不遜於香港,由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肉類到米芝蓮高級食府,均應有盡有,而且比香港便宜得多,一來是歐洲對食物質素的管制相當嚴格,二來飲食的價格不會像香港那般,大部份用作向地產商交租。樓價、生活環境和質素均遠勝於香港。
教育:沒不能討論的問題 沒強逼接受的教條
至於教育,來英國就讀的小朋友一般均比在香港接受教育時顯得愉快,最少這裡的教育強調獨立思考,重視培養和啟發學生的潛能,注重多角度的分析,沒有不能討論的問題,沒有不加思索,強逼接受的教條。彭定康在近著就有這樣一段的描述:當日行政會議開會,在座幾十名議員,恐怕只有他一人的女兒是在香港讀書,所有其他人的子女均在外國就讀。當日如是,今天的情況相信只會有增無減,當然,西方的教育制度有它們的問題,但這並無阻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忠誠的新貴,繼續樂此不疲地送子女前往西方升學,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禮!
當然,移民他鄉一定需要作出一些適應,日短夜長的冬天是無法改變,但日長夜短的夏天卻令人那麼雀躍,四季更替令人可以有盼望和期待。社會和文化有一定的差異,不能事事與香港相比,需要從差異中學習和欣賞不同的文化。這裡不少服務的效率可能比不上香港,但社會普遍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每個人均尊重自己的職業,不論是油漆工人或是調咖啡師,大家均會敬業樂業,不會以工作的性質或收入來衡量人的價值,貧富的差距不大,毋須大富大貴仍然可以享有一定的生活質素。
重視個人和公共空間 自由就是如此簡單
有朋友說,來到英國才感受到香港的生活是如此壓迫,香港的貧富懸殊是這樣嚴重。英國相當重視空間,包括個人和公共空間。例如每個社區均一定有綠油油的公園和一些公共空間,生活上每個人均有很大的個人空間,沒人會理會你的衣著言行或生活方式,自由就是如此簡單。一些專業人士移民後,工作上未必如意,但憑着香港人的創意和堅毅,不少香港人亦順利創業,或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每個移居他鄉的人均有他要走的路,有人走的路較順利,有人走的路較迂迴,移民當然要付出代價,這是追求生活價值的代價。尤其在事業發展方面,很多時會是另一個開始。有些忠誠的新貴說,香港和大灣區商機無限,離開的人遲早會返回香港。這個當然有可能,但對這一代人而言,金錢和物質並非生活唯一的目標,在海外生活,更能體會生命中除了金錢和物質外,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追尋的東西:簡單的生活、陪伴子女的成長、和家人的相聚、和朋友的暢所欲言、豐富的文化藝術生活、清新的大自然、寧靜的鄉郊、廣闊無垠的公園、優雅迷人的湖泊和河畔,這些都是花費無幾的生活。當然,我們毋須美化移民的生活,英國亦絕對有它的社會問題,但單方面抹黑或誇大移民的苦楚,只會顯得無知和愚昧!
融入當地社會 承傳漸失價值
移民是一個個人的選擇,除了要考慮社會環境、也要考慮經濟、事業發展,子女成長,與親人的離散,尤其是與年老長者的分離和日後的照顧,考慮因素往往涉及上下兩代,離去與否並非一個容易的抉擇,也沒有什麼對與錯,更不應以此作出道德價值的判斷。
不少留下的的人因為仍有負慮和牽掛,會留下繼續緊守崗位。不少離開的人仍然心繫香港,因為這始終是他們成長的地方。有朋友問我,在海外的香港人可以做些什麼?我想,當選擇離開便要重新生活,嘗試融入當地的社會,瞭解和欣賞當地的文化,為當地的社會貢獻和建設。不要抱怨失去了的東西,學會珍惜經已擁有的事物。對於香港,繼續關心和支持香港,在海外承傳一些在香港可能經已漸漸失去的文化和價值,為這個動盪的時代留下歷史的記錄和見證。
▌[海外隨筆]作者簡介
陳文敏,前香港大學公法講座教授,2021年退休後,旅居英國,並出任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客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