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家的「姨姨」

在英國尋求政治庇護,我也認識了不少一樣背景的朋友。大家都在漫長的等候過程中,面對不少的困難及挫折,同樣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及擔憂。很幸運,我可以遇上大家,可以互相認識、互相建立關係、互相支持著。

在這裡的手足朋友年紀都比較小,大多數都只有十多或二十多歲,相比較之下,我的年紀的確比較大。我在香港已經大學畢業並工作了好幾年,人生經驗亦比較豐富,沒有他們的年輕。

每次見面,他們都笑我是「姨姨」的年紀。在他們之中,我漸漸成為了大家的「姨姨」。

大家隻身來到英國,除了要自己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困難、經濟及住宿的問題,亦經歷情感或情緒上的困擾,對於建立關係及信任,更是失去信心。朋友們都會傾向保護自己,不輕易相信身邊的人,這樣的情況,我是很明白及理解的。

因此,可以成為他們的「姨姨」,我是感到榮幸的,亦是開心快樂的事。除了年紀比他們大,同時我亦感到自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應該可以更好的照顧自己,適應英國生活,正面地去面對及解決困難。我希望自己的經驗及力量可以支援身邊的朋友,甚至祝福身邊的人。

每次出席活動,他們叫我「姨姨」時,雖然我都會表現得無奈及有點生氣,亦會不斷強調自己不是「姨姨」,但我的內心其實是充滿喜悅的,可以被信任、被重視,與他們建立互信,建立緊密的關係,一起同行,我的確感到快樂。

而且,從他們身上,我亦得著一份力量,很大很大的力量。

「姨姨」會努力向前,大家都要加油!

▌[尋庇護]作者簡介

過著流亡生活、前景未明的在英尋求政治庇護者或他們的過來人,透過綠豆的破土——這塊自由土壤發聲,以專欄「尋庇護」講述自身的故事、申請政治庇護時遇到的種種程序上、生活上的經歷。

最新內容

  • Legco building taller, but role and functions shorter

  • 工程進行中,完善咗之後一定傷…sorry,係商機無限,又一大經濟出路呀!!

  • 47人案:獄中還押逾千日,他們有幾多改變,香港還一樣嗎?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