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變成本地人

最近讀到一些已移民英國的港人朋友,爭辯一條自古以來已在吵的題目:到底要怎樣才算是「融入當地社會」。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入鄉要隨俗;然而與此同時,這一波港人移民往往都是帶有強烈港人身份認同離開香港的,不可能一到達後便放棄這些認同,全情投入成為百分百的英國人或加拿大人或台灣人,無可避免會維持某種混合身份。然而在兩極之間,到底要多融入才算是融入,要多圍爐才算過於圍爐,則難免人言人殊。

基本要求

每當遇到難搞的移民議題,我總會反過來看香港社會是如何看從中國大陸來的新移民,畢竟很多問題其實都相通。在有沒有融入當地社會這件事情上,香港社會本來也對新移民有各種看法。舉個例,我們可想像最低限度的融入,就是能夠應付日常生活,在有需要的時候和主流社會溝通:例如懂得說廣東話,不懂得就去學。以此標準,香港目前的問題其實不大;統計顯示,來港不足一年的華人能說廣東話的比例只有24%,但到了第7至9年則有96%,就明不懂的要不是學懂了,要不就離開了。

現實上,主流社會有許多人不滿足於這個基本要求;例如兩名新移民在路上碰見然後用非廣東話交談,在許多人眼中已會認定他們沒有融入香港社會(這其實有點怪,畢竟兩名香港人在英國碰面如果不用英語交談,也不見得他們沒有融入英國社會吧)。如是者,我們可想像對融入要求的另一個極端:不只要懂基本的廣東話,而是要發夢也是說廣東話、可以輕易背誦經典廣東歌的歌詞、能夠用各種廣東話粗口的句式來罵人等等……

「同化論」

以上的要求,放在移民研究當中,就是「同化論」(Assimilation)。一般來說,第一代移民是做不到的,要到第二代或第三代才做得到。香港本身也是這樣,所謂的正宗香港人許多都是從中國大陸來港移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放在外國,我們可想像或者有朝一日,這一波港人移民的後代在英國、加拿大,或台灣長大,數十年後才有機會完完全全被視為「本地人」,那麼「融入當地社會」的過程才算正式完成。

「同化論」在移民研究當中往往被視為過時的理論,研究者要不認為今天社會不可能辦到,又或覺得根本問錯問題。回到一百多年前,大批意大利人和愛爾蘭人移民美國,初時也在美國飽受歧視。來到今日,已經很少會有人特別留意某某人是意大利裔或愛爾蘭裔;他們已按「同化論」完全成為本地人。但在今天學術界的眼中,他們之所以能這樣做,並不見得是必然。

首先,他們來到美國的時候,當地經濟發展蓬勃,快速接收了新的勞動力;而且他們在表徵(特別是膚色)和統治階級分別不大,所以他們較容易被接納。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中南美洲、非洲,以及西亞和南亞的移民來到美國,剛好遇上全球化下產業轉移,本地工人也是朝不保夕,對外來移民的競爭也就更為反感。加上膚色不同,他們很容易在社會中被標識出來,差別待遇可以一直維持。而當他們面對不友善的環境,也會自我防衛起來,形成更強的身份認同。如是者,相對於以前的「文化大熔爐」,現在更流行說「文化沙律」,即移民不再因為到了彼岸便失去自我,而是繼續保持獨特的存在。

當地社會環境

以上的討論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能否成功融入當地社會,有時並不是自身努力就足夠,也要看當地社會的環境,甚至可能無法強求。例如表面上香港人在台灣應該沒有表徵不同的問題,除了國語可能比較爛之外應該不容易被認出;但是因為中台之間的政治問題,香港人在台灣的地位有時也會被有意或無意連累。相對來說,香港人在英國雖然面對的文化差異好像比較大,但因為英國和香港的特殊歷史紐帶,加上英國脫歐後正正需要勞動力補充,香港人在英國暫時反而是處於順風時期。

不過,我想更重要的問題,是因為今時今日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重身份,昔日對融入的各種想像或要求已明顯變得不合時宜。因此,要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融入當地社會,標準可能也要與時並進。篇幅關係,我們下次再談各種多元認同的可能與困難。

(圖: 123RF)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