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歧視誰
跟在外國的朋友談移民經歷,我發現當問到有沒有遇過族裔歧視時,對方的回應十分奇怪:如果對方是近兩年移民外國的話,近乎全數都跟我說沒有;但如果對方是已經在當地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移民,則大多數會跟我說有。我很好奇,為什麼同樣是移民,不同世代之間對族裔歧視的經歷會有這樣明顯的差別?
理論上,如果觀察屬實,可能的解釋有很多。例如不同世代遇到的社會情境不一樣,可能現在的社會本身就沒有那麼多歧視,又或者經歷過二零一九年之後外國人對香港人多了同情,所以減低了對香港人的歧視。不過我認為這兩點的解釋力都很低,畢竟許多社會的族裔歧視明明仍然很嚴重,也有其他明顯獲得大眾同情的族群亦面對巨大歧視。
移民新鮮人
另一種解釋,是我遇到的一位老移民告訴我的,我覺得比較合理:歧視當然存在,只是新一批的港人剛剛到埗,如果不是還處於慶幸自己成功離港的蜜月期,就是忙於適應當地日常生活所需。對於歧視問題,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微歧視,只是還未察覺得到,並不代表不存在。朋友還特別提到英國文化中的挖苦傳統,剛到埗的如果一不留神,就連對方已經「轉了個彎取笑你」也未必知道。
我覺得這個說法比較合理,因為它能解釋到那些例外情況。對於少數近期移民而又有經歷歧視的朋友,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到埗後從事公共服務的工作,例如教育。有位朋友在香港本來是教師,到英國後在學校當教學助理。他發現學生面對他的時候明顯比較不合作,但面對擔當同一職級的白人同事時就不會;而因為他的華人面孔,學生挑釁他的時侯,甚至會夾雜兩句假扮的中文模仿,明顯是出於對族裔的取笑。
對於這些經歷,朋友有以下分析:很多港人到達英國後,日常接觸到的當地人其實不多,要像他這樣從事公共服務的才有機會遇到各式各樣(不一定友善)的本地人;又因為他從事教育工作,道理上處於權威位置,但小孩子總愛挑戰權威,又不會隱藏自己,於是潛在的歧視就表露出來了。按此理解,歧視問題確實存在,只是很多港人暫時未察覺到,但難保遲早會有所經歷。
只選白人區
對此,英國政府有因應港人移民大增,向反歧視的熱線電話支援中心增加撥款,也就是把港人納入既有的反歧視機制當中。我不肯定這些反歧視機制對港人是否適用,但在宏觀的社會結構中,相對於港人移民後受到歧視,我有時更擔心我們會歧視別人。
舉個例,不少港人移民後尋找住處時,往往標明「只選白人區」,有些樓盤廣告也會標明所在地點位於「白人區」,其實已屬赤裸裸的歧視。熟悉當地環境的地產代理,當然會知道不同區分的好壞不以族群決定。如果擔心人身安全,英國警方其實有網上地圖可以輕易查到每條街的治安情況;但如果暗地認定少數族裔必然是壞人,那得罪講句,恐怕這才是有問題所在。還有一些更日常生活的,例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避免坐在少數族裔旁邊,鄰居是少數族裔的話便拒絕交往等……各種微歧視有時就在不自覺當中發生。
認識議題的機會
關於移民和歧視的關係,世界各地已有許多觀察指移民本身不一定反歧視。相反,有些移民一到埗後會立即擁抱當地原有的「鄙視鏈」,以圖自己被社會主流所接受。換言之,不是所有人都會期望人人平等,有時候有些人只是想自己能在歧視結構中站在勝利者的一方。
當然,甚麼才叫做歧視,本來就不是一條容易回答的問題。即使同樣在歐美社會,面對同一種行為,在一個國家被視為多元文化要尊重,在另一個國家卻可被視為是違反基本人權要取締。港人走進外國這些紛爭時往往猶如五里霧中,有時感到難以判斷亦屬正常。很不幸,有些網上名嘴卻會把這些爭議當成流量密碼,直接推論提出歧視問題的人都只不過是「玻璃心」,又或「矯枉過正」,使港人社群平白錯失認識議題的機會。
畢竟每個社會的爭議都有其歷史脈絡,為什麼當地社會對某種情況特別敏感,有時難以三言兩語說清。初到埗的港人很容易會因為不知道別人過去百年來的種種恩怨而感到迷失,甚至對平權的追求本身產生懷疑。不過香港這一波的移民潮,後面源於一場爭取社會公義的抗爭,如果因此移民海外後,卻輕視當地社會對公義價值的追求,又未免有點說不過去。放慢腳步,先多理解各種立場和忌諱的源起,總有好處。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