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倫敦報道】4000人冒寒雨示威 反對中國建駐倫敦超級大使館

 

中國政府計劃在倫敦皇家鑄幣廠舊址興建超級大使館引起廣泛爭議,約四千名來自倫敦和英國不同城市的示威人士今日(2月8日)到該址範圍集會反對興建超級使館,因示威人數太多迫出馬路,警方一度需要封路。

中國政府在2018年以2.55億英鎊,購入位於倫敦塔對面的前皇家鑄幣廠地皮,計劃興建較現時大使館龐大十倍的超級大使館。預計超級大使館建成後,將會成為歐洲最大的中國外交建築物。

數以千計的香港人響應在英港人組織號召,今日下午二時陸續抵達前皇家鑄幣廠前面的空地示威,表達對興建超級大使館計劃的不滿,並憂慮計劃會令人權、自由及英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綠豆》記者圍繞前皇家鑄幣廠外圍行人路走一圈,沿著 Royal Mint Street、Cartwright Street 再到 E Smithfield 都見到有保安人員駐守。這些保安人員表示,他們受僱於中國,被指示駐場看管。

四位國會議員率先在集會發言,包括保守黨影子司法大臣、前入境事務國務大臣鄭偉祺(Robert Jenrick)、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主席兼工黨國會議員麥道國(Blair McDougall)、前保安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以及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聯合主席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

鄭偉祺表示,首相施紀賢出面要英國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介入審批中國建超級大使館的申請,過程充斥大量問題,若中國政府真的在選址建成超級使館是一件錯的事。

麥道國則形容今日的示威是齊聲向中國共產黨「說不」。他說,如果中國要在這個地點開超級大使館,交換條件是它先關閉新疆的再教育營,以及釋放香港政治犯。他又說:「如果中國希望英國對其開放,就先打開囚禁著黎智英的牢房的門。」

十二個包括香港、台灣、西藏及維吾爾族的代表團體其後也到前台發言。

多位被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懸紅通緝,或被指為潛逃者的人士,包括羅冠聰、蒙兆達、鄭文傑、劉祖廸、鍾劍華、劉珈汶、鍾翰林和張晞晴,昨日都是示威人群之一。羅冠聰接受《綠豆》訪問時表示,中方透過建立超級大使館擴張其勢力是大家的憂慮,或會讓在英港人及其家人持續被滋擾,甚至出現跨境鎮壓的情況。他說,近年中英關係回穩,但對於工黨政府「哄個頭埋去」中方而感到失望。他認為英國接受中方提供的經貿利益並非沒有代價,預期可能會犧牲本地價值,例如人權和自由,而工黨若希望藉中國協助挽回低迷的經濟,只是「緣木求魚」。

同樣到場示威的香港前區議員和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接受《綠豆》訪問時也表示,看見今日示威活動自發組織,特別在雨天下仍聲勢浩大,感到很開心及感動,「證明有人有心,就有希望」。他批評工黨政府高度介入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並不妥當,不尊重本地居民及倫敦塔村議會的意見;若政府以經濟利益蓋過民意的考慮,將會違背身為政府的總原則,而著重眼前利益忽視法治、人權、民意等價值,更會被本地英國人以及香港人鄙視。他希望工黨政府作出尊重民意的決定。

皇家鑄幣廠舊址前的集會和示威活動由下午二時一直進行到四時,期間示威人士不斷增加,迫出鑄幣廠前空地的行人道和馬路的安全島。大會指有大約4,000人參與活動,而根據現場警員估計,示威人數達2,000至2,500人。

警方在下午三時左右封閉對出馬路,不少車輛響鳴,需要調頭換行車線。倫敦塔橋一度沒有車輛行駛,而示威人群則延伸到馬路上。警方後來恢復開放道路給車輛行駛,有示威者高呼「過馬路」,不少人待行人過路燈轉綠就走出去,再次出現交通阻塞。

倫敦警察廳 Metropolitan Police 曾經向皇家鑄幣廠舊址所在的塔村市議會申述反對與建超級大使館,擔心新大使館會成為示威熱點,大量人群對交通安全產生影響。不過,在施紀賢表態介入後,倫敦警察廳撤回反對,改變立場指未來的示威活動可以在不影響周邊道路網絡的情況下進行

塔村警方透過社交媒體X專頁指在示威期間,拘捕兩名涉嫌違反公共秩序(Section 14 conditions)的示威人士。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資深傳媒人Steve Vines,對香港的發展感到憤怒和痛心

  • 新嘗試|畫你知|英國菜蛋荒背後原因

  • 繼續記錄 取代遺忘|六四三十四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