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幾時回》- 年老:上下求索的尾站 (下)
第一封信 1.2
人的「有限性」
人生第三階段所要面對的第一個哲學問題,就是上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有限性」。
人的生命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我們知道這個時間的「有限性」涵意就是死亡。年青時讀死亡哲學,雖然說每個人都會死,但當時我們還是精力充沛、身手敏捷、思考靈活的時候,不太能想像到死亡,它實在離我們太遠了,我們覺得自己仍有數之不盡的時間,還有很多事情想做未做,我們不大相信死亡是會出現的。
現在,我們到了如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階段,不過,你發覺很多與自己同齡的人已經相繼離去。父親54歲過世,未能經歷我們現時的這個階段。在這第三階段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的開放性、自由性。退休後,突然多出許多時間,從前未能做的,現在都有時間去做。不過,在這開放性裡面,你又會發覺自己正走到前方的一道閘,慢慢接近,而閘門很快就會關上,這就是我們的第四階段,亦即是終站,就是要落車的地方。
生命中的LOSS
由第三階段通往第四階段的路程中,我們的身體慢慢變化,變得遲緩、變得衰老。我們的一切已不像從前,我們走路的步伐、思考的速度、運動的能耐等,每況愈下,這都在告訴你人生已經走上另一個階段。
年老並非一個概念,年老是我們從身體狀況深切感受得到的,慢慢衰退、老化,很多事情逐漸力不從心。上世紀法國女哲學家西蒙波娃在《論老年》(1970)(英:The Coming of Age/法:La Vieillesse)中就曾經提到,年老同時也是他人告訴你的:巴士上有人讓座給你、有人叫你一聲阿伯、每天照鏡,額上的皺紋多了、眼皮垂了、視力聽力都逐漸衰失。
除了肉體上的衰退,還有精神方面的退化:記憶力模糊、話到口邊的詞彙說不上來、以前想過的問題現在都忘記了、曾經寫過的東西亦記不起了。整體來說,在這個記憶力失去的過程中,我們感覺到最大的就是loss,就是喪失,喪失了我們的能力,喪失了我們曾經擁有的東西。無論你從前如何叱咤風雲、身居要職、位高權重,慢慢的,當你離開之後,這些一切的風光都會隨你而去。
這個loss,亦包括你身邊的人。你的朋友可能比你死得更早、你的父母及親人都可能已經不在。我可以大膽講一句,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很多人都已經成為孤兒,因為爸媽早已過世,70歲的時候如果父母親仍健在,想必他們都十分老了,而且更接近終點,好快就要落車。同樣的,我們的伯父、姑母、叔叔,一個一個的長輩先後走了,到最後全部都離我們而去,你會發覺家族的生命鏈戛然斷裂,無聲無息,在上再沒有可親近的長輩,再不能像往日過年時到他們家中拜年,聚聚熱鬧。
你面對的景況,心底深處再次感受到loss。此時,你看到的未來,已經不再是年輕人看到的「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個「修遠」之路半世紀前仍然好長好長,但現在我們終點在望,即使一生對求索的追求未有稍息,對求索過程中的答案仍有多少的不滿意,現在,我知道我快要落車,我的將來已是愈見愈少。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過:對年青人來說,他們有無限將來,對年老人來說,他們只有無限過去。我孫兒現在十歲以下,如果以電腦記憶體作譬喻,如他是1 TB的話,現在只用了數十MB,未來的承載力驚人,但我們的記憶體已不敷應用,臨近超載邊緣。慢慢的你就知道,這個將來在那個限制裡面出現了,你知道,而且必須接受。
對自己最後的提問
你知道你的生命原來是有個界限的,你的命運裡面,有一天你到了終站,你必須落車,那是生命中的最後一站。
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要用甚麼態度來看待它呢?其實,無論以悲觀或樂觀的態度面對,都無關痛癢了。我讀了哲學之後,我會接受這個人之為「人」,就是「如此」的人生的態度接受它。我們不能奢求自己120歲或是200歲,即使有,遲或早,終站總會來到。事實上重要的不在於生命的長短,面對不久將來的落車,我們是否應該問一問自己有否活過?一生裡面是否真正做過自己?一生為誰而活?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作品《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伊凡,一生苦苦經營,為何而生,為何而活,有沒有想過創造自己的生命就完結了。而我的一生人究竟有沒有做過自己呢? 這個問題我想是我這一階段要回答的問題。當然,做自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最好的人,而是說你是否做了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或者做著一些是你自己盼望的追求的。沒有一個人能夠完全滿足過去40年的願望,很多東西都是虛假,但問題是這麼多年來,你做過的事情,你自己做過的態度是否對自己負責任呢?我想在我這個年紀需要反省,因為你要為自己定位。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在自然界、社會文化的意義層來說,你有無想過自己會有著一個怎麼樣的位置呢?你有否介意簡單的一生,成長、結婚、生仔、老去、死亡,這種生老病死就過了一生呢?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它是每一個人的遭遇,但如何生、如何活、如何老、如何死,就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我們大部分人覺得別人要我們如何生、如何活,但事實上每一個人如何真正過自己的生活,到最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我是讀哲學的,當現在我要面對自己最大的危機,面對自己生病、死亡的時候,突然我知道是時候要回應自己了:我是個怎麼的人?我現在做著甚麼事情?我是否做著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當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時,正正就是我在想自己的時候,這個我亦是我們,是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所處的文化、所處的歷史,以及與世界的關係。
明慧,我將會與你一步一步的探討這些問題,在整個人生的思考反省裡,我希望可以與你分享在我未落車前的過去,這麼多年我做過甚麼、思考過甚麼。
凌漸
2023年2月11日
▌[鏡遊集]作者簡介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