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初選47人案四人獲釋,毛孟靜:獄中生活超現實47名民主派人士因參與初選案而被起訴,其中刑期最短的四名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范國威、譚文豪及郭家麒——於4月29日刑滿出獄。當日凌晨,多間傳媒在赤柱、石壁及羅湖懲教所外守候,但四人均由警方安排專車接走,車窗均被布簾遮蔽,傳媒無法拍攝他們出獄畫面。警方亦封鎖道路,限制記者追訪。范國威返回將軍澳寓所後與家人擁抱,感謝香港人關心,並表示希望與家人團聚。毛孟靜的丈夫表示她精神良好,但因休息不便受訪,毛後來在Facebook發文,感謝各方支持,並指在囚期間閱讀及進修法文,並掛念其他仍在獄中的同案被告。傳聞指警方早前與他們「商議」出獄安排,為避免英雄化畫面,統一安排低調離獄。學者陳健民批評當局企圖壓抑出獄人士的影響力,並將做法比作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此做法與2022年本土民主前線成員梁天琦出獄安排相似,梁出獄後即表示將退出公眾視野。此外,港府持續加強對涉及國安罪行者的限制,包括修訂《社工註冊條例》,已有多名與社運相關的社工被註銷牌照,註銷年期普遍長於刑期。最新提交的《職工會條例修訂》更建議永久禁止涉國安罪者參與工會職務,當局強調,違國安比參與黑社會更嚴重。美烏礦產協議終落實,中方誓言貿戰「不跪」美國與烏克蘭於4月30日在華盛頓正式簽署名為「美烏重建投資基金」的經濟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成立投資基金,協助重建因戰爭受創的烏克蘭,並開發包括礦產在內的天然資源。協議強調合作平等,資源屬烏克蘭所有,不涉及國有企業營運,也不限制烏克蘭加入歐盟。烏克蘭副總理指出,美方未要求償還債務,未來或提供額外援助,如防空系統。協議公布前,俄羅斯再度轟炸烏南港口城市奧德薩,造成平民死傷。協議落實被視為美方打破俄烏僵局的一步,也可能影響美中貿易戰。烏克蘭擁有豐富關鍵礦產資源,有助美國削弱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為轉移供應鏈,美國亦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盧旺達簽署礦產協議。美國財長指出,與印度、韓國、日本的關稅談判進展最快。日本再生大臣已啟程赴美進行第二輪會談,而中國則否認已展開正式談判。但據報道,中國內部正考慮對美國進口的部分產品豁免125%報復性關稅,包括製藥原料、半導體、飛機引擎等。分析指出,美方關稅可能使中國出口減半,拖低GDP 2.2%。4月中國製造業PMI跌至49,創一年半新低,反映各類企業均受打擊。中國官方則表明「中國不跪、不退」,重申只有美方展現誠意、取消單邊關稅,中方才會考慮談判。英地方選舉改革黨掘起,兩黨主導時代終結?英國地方選舉與國會補選結果顯示,改革黨大幅崛起,有望打破傳統保守黨與工黨二元主導格局,掀起政壇地震。改革黨在多項選區取得勝利,包括於Runcorn and Helsby補選中,以僅六票之差擊敗工黨,並在全國超過1600個地方議席中成為得票最多政黨。該黨候選人在Greater Lincolnshire市長選舉中亦成功勝出,而Hull...

  • 收看節目 美施「溫馨外交」夥印,建構能源國防合作 美國副總統萬斯偕家人訪問印度,受到總理莫迪親自接待,雙方互動融洽,並強調推動美印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萬斯在美印經濟論壇演講時指出,美印貿易協議談判進展良好,並暗示未來可能包括能源、資源開發及出售F-35戰機。此舉有助美國在亞洲加強影響力,同時越南也接近達成向美國購買F-16戰機的協議。 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方宣布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徵收高額太陽能產品反傾銷稅,並計劃向中國船舶徵收重港口費。中美緊張關係已影響航運及航空領域,包括美國對華客機交付被拒等問題,美方亦考慮單方面加徵新關稅,意圖重塑全球供應鏈結構。 萬斯此次訪印被認為是美國加速拉攏印度、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重要一步。莫迪則重申支持互惠合作,推動貿易、科技與國防交流。雙方在中美對峙加劇之際加強夥伴關係,顯示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美國亦積極部署亞洲戰略棋局。...

  • 收看節目 ▌15國與美洽貿易協議,中謀突破拉攏東南亞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於4月17日訪問白宮,成為美國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措施後,首位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的歐洲領袖。她表示有信心與美方達成經貿協議,並透露特朗普已接受邀請,將於稍後訪問意大利。與此同時,日本亦加緊與美方磋商,力爭在90日內完成協議,以應對汽車、鋼鐵及鋁產品等高額關稅。 與美國角力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動對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國是訪問,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涵蓋科技、基建、農業、簽證等領域,並發表「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強調加強區域合作、反對單邊主義與關稅保護措施。不過,越南早已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並加強打擊中資貨品借道越南出口美國的「洗產地」行為。 面對國際貿易局勢的動盪,東盟在4月10日的部長會議上決定不對美方實施報復措施,傾向透過談判化解壓力。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則表明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溝通和平衡,雖然承認難度甚高。儘管中國首季經濟增長達5.4%,高於市場預期,但因應中美貿易風險,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已下調中國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測。...

  • 收看節目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中國宣佈向美國徵收 84% 報復性關稅同日,正式宣報將中國的「對等關稅」,提高至 125%...

  • 收看節目 ▌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 ,全球貿易秩序重組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突然宣布,因超過75個國家有意與美國商討新貿易協議,決定暫緩執行原訂的「對等關稅」措施90日,期間僅向未採取報復行動的地區徵收最低10%關稅。然而,特朗普同時對中國加徵高達125%關稅,指責其不尊重國際市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率先赴美洽談,越南、日本、南韓、印度等國亦積極回應,提出降低對美關稅或增加採購美國產品。歐盟則暫緩原訂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但強調會繼續談判。...

  • 收看節目 關稅貿易戰升級全球股市下瀉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全球大部分地區徵收關稅,包括無人島,引發全球股市大跌與經濟衰退憂慮。中國將對美國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並強硬回應不會屈服。特朗普威脅若中方不讓步,將進一步加徵50%關稅並終止談判。 美國多處出現反政府示威 美國50州多個城市上週六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數十萬人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預算、撤銷移民保護及裁員等政策。另有不滿其試圖將格陵蘭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歐洲多地亦有民眾響應抗議。...

  •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因為只被美徵收10%對等關稅而鬆一口氣?美國在當地時間上星期三(4月2日)「解放日」中,向所有國家的美國進口貨加徵最少10%對等關稅,當地時間4月5日生效。英國為其中一個被加徵最低稅率的國家,比歐盟以及瑞士、挪威等多個歐洲國家為低。不過同時特朗普宣布針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當日午夜已經生效,首先針對已經完成裝嵌的汽車﹐到五月關稅範圍會擴大﹐到引擎、傳動系統等接近150種零部件。想知道英國政府對今次徵收關稅,有何反應和對策,請數看《兩邊走走》EP139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美國關稅傷人還是自傷?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他定名為「解放日」宣布針對全球各國的關稅政策。特朗普是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出全球通用的最低10%關稅,又指加入市場限制及滙率操控這些因素,中國對美國的實質關稅達到 67%,所以會向中國徵收 34% 的對等關稅。中國財政部指美國做法不符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權益,同時公布報復措施﹐將由四月十日起,向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在現有關稅上,再額外加徵 34%...

  • 收看節目 ▌特朗普式全球徵收關稅,中國回擊再限稀土出口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最低10%關稅,並針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加徵個別「對等關稅」,中國、越南、泰國等亞洲製造業國家受影響最深,稅率高達36%至49%。中國因匯率與市場限制因素,被徵收34%關稅。此外,特朗普亦取消來自中國及香港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待遇,打擊中國電商。作為反制,中國於4月10日起向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及制裁16間美國企業。特朗普政府強調,關稅有助吸引投資與重振製造業,並宣稱短期內已帶來5萬億美元投資。 新關稅政策引起國際強烈關注,多國領袖雖表態不滿,仍希望與美方磋商避免貿易戰升溫。加拿大則宣布對美汽車產品徵收25%報復關稅。環球金融市場受挫,道指與恒指皆重挫,出口股成重災區。多位分析師批評政策欠缺邏輯,形容美方是在懲罰全球低成本國家,最終將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損人不利己。台灣廠商則指即使轉移生產地亦無法避稅,已做好長期應對準備。香港市場因避險情緒大跌,恒指失守23000點。評論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或將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重構與更廣泛經濟震盪。 ▌美徵重稅叠加效應,英造車業叫苦連天...

  • 收看節目 美添10%關稅施紀賢重申冷靜應對 美國宣布向多國加徵關稅,對英國徵收10%,雖非最高,但影響深遠。美國為英國第二大出口市場,每年出口近600億英鎊,當中汽車業受創最深,去年收入約90億英鎊,原已受25%汽車關稅影響,新稅更是雪上加霜。Aston Martin三分之一收入來自美國,Jaguar Land...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