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特朗普式全球徵收關稅,中國回擊再限稀土出口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最低10%關稅,並針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加徵個別「對等關稅」,中國、越南、泰國等亞洲製造業國家受影響最深,稅率高達36%至49%。中國因匯率與市場限制因素,被徵收34%關稅。此外,特朗普亦取消來自中國及香港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待遇,打擊中國電商。作為反制,中國於4月10日起向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及制裁16間美國企業。特朗普政府強調,關稅有助吸引投資與重振製造業,並宣稱短期內已帶來5萬億美元投資。新關稅政策引起國際強烈關注,多國領袖雖表態不滿,仍希望與美方磋商避免貿易戰升溫。加拿大則宣布對美汽車產品徵收25%報復關稅。環球金融市場受挫,道指與恒指皆重挫,出口股成重災區。多位分析師批評政策欠缺邏輯,形容美方是在懲罰全球低成本國家,最終將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損人不利己。台灣廠商則指即使轉移生產地亦無法避稅,已做好長期應對準備。香港市場因避險情緒大跌,恒指失守23000點。評論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或將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重構與更廣泛經濟震盪。▌美徵重稅叠加效應,英造車業叫苦連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所有國家進口貨加徵至少10%關稅,並即時對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未來更將擴至零部件,對全球貿易造成衝擊。英國雖獲較低稅率,但作為美國重要出口國,尤其汽車業深受打擊。首相施紀賢與貿易大臣韋諾韜強調不希望爆發貿易戰,持續與華府磋商以減輕影響。英國汽車業出口美國近佔總量17%,以高端品牌如Jaguar、Land Rover為主,但關稅上升將壓縮利潤及需求,衝擊2.5萬個就業職位。業界普遍失望,亦擔憂美國消費者將轉向二手或其他國產品。除汽車外,蘇格蘭威士忌、醫藥、航天及食品產業亦可能受影響。儘管英國關稅低於歐盟,部分歸因於脫歐,但政府與媒體指出,美方仍考慮對英讓步,例如英國可能撤除針對美國科企的數碼服務稅。同時,首相府亦憂慮其他國家產品轉向傾銷英國,正擬定包括配額及監管在內的防範措施。若貿易戰升級,政府不排除調整對美國企業的補貼與稅務優惠。英國整體回應較溫和,優先考慮協商,避免貿易衝突升級對本國經濟造成更深遠影響。▌港律政司長、警隊高層現美制裁名單美國國務院於3月31日宣布,首次以「跨國鎮壓」為由,制裁六名中港官員,包括律政司長林定國、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前警務處長蕭澤頤,以及兩名國安部門助理警務處長。美方指他們涉及根據《香港國安法》跨境恐嚇、騷擾19名流亡海外民運人士,包括美國公民與居民,並可能削弱香港自治。制裁令凍結其在美資產,並禁止任何美國相關交易。同日發布的《香港政策法》報告指出,23條立法進一步鞏固北京對港控制,香港已無法享有特殊待遇,批評港府打壓人權與公平審訊。對此,香港特區政府深夜發稿強烈譴責,批評美國干預中國內政,指制裁是霸權行徑,並聲言相關官員「嗤之以鼻」,堅定維護國家安全。中國外交部、中聯辦與國安公署亦嚴詞斥責,稱美國圖謀破壞香港穩定與中國發展。律政司長林定國表示,制裁對其毫無影響。另一方面,曾就遭遇向美國國會作證的香港民主委員會對華府表示感謝,稱今次制裁是明確訊號,證明跨國打壓者將被追究。這是特朗普總統自今年一月重返白宮後,首次針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延續其首任期三度制裁多名港府高層的政策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