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2006年成立的公民黨完成清盤程序,正式解散。擔任黨魁十多年的梁家傑說,由歷史來為公民黨功過評價,自己的心情是「也無風雨也無晴」。他個人強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會再參政或談論時政,也未有計劃移民。兩年前他開始每天行一萬步計劃,既強身健體也有所領悟。他說要繼續和留下來的人同行,勉勵香港人要好好活在當下,過得真誠。 ...
收看節目 港府在這一年希望香港「五光十色」,但政制改革加上國安重擊後,只留下「清一色」。年初宣布「復常」不代表市民回到「正常生活」,表達訴求有了新演譯。五一勞動節更在不知明的壓力下無奈取消,六四燭光不再,在維園被警察帶走的人被指「作秀」。國安向十三人發出通緝令,周庭、鍾翰林選擇出走。「軟對抗」成為特區政府新語,黎智英案、《立場新聞》案國際關注,完善了的區議會選舉,換來不足三成投票率,亦同樣觸目。想知道香港人如何面對這一年,請收看EP77《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港府希望在2023年擺脫疫情重回國際舞台,但這一年的舞台上還有香港的位置嗎?特區政府在第一季,由仍向旅客施加入境限制,到突然全面通關,但預期的復蘇沒有出現。大搞全球推廣活動、送機票、全港戲院日、「開心香港」、「夜繽紛」,加上有史以來最「長氣」施政報告,都未能扭轉跌勢。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的外資公司的數目,創10年來新低;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香港主權評級展望,由「穩定」調低為「負面」,和中國評級一樣。《經濟學人》分析,香港2023年的GDP將會差過2018年。想知道香港人在這一年,面對過多少「無常」,請收看EP77《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2023這一年,《綠豆》拍攝和記錄了很多音樂。這個世代,有些說話不能說,有些人無法看見,但願音樂能穿越疆界,穿越鐵窗。《綠豆》歌單:🎧 晴天林|用幽默記錄時代 https://youtu.be/nkEcrXfllqs🎧 程展緯|不(只)是清潔工 https://youtu.be/u-27ybMFV_U🎧...
收看節目 這個聖誕節,一班香港樂師齊集倫敦,演出一場兼具節日及香港特色的演奏會。Ponte倫敦管樂團的指揮是音樂家林榮燦,他之前是香港小交響樂團的大號首席,創立了香港青年管樂家,並於各大專院校教授音樂,將自己的音樂知識傳授給下一代。移民英國之後,燦哥亦好像其他香港人一般,經歷了一段尋找自我價值的心路歷程,幸而在堅持之下,他不但在這邊能夠延續自己的專業,更參加了由移英香港音樂家組成的Ponte London Orchestra. ...
收看節目 英國政府近年積極迎接來自烏克蘭、阿富汗及香港的難民和移民,亦因應脫歐後情況,調整策略搶人才,但令浄流入人口數目激增,達至十數年來新高的一年75萬人。移民數目上升有違執政保守黨多年來,減少外來人口的競選承諾,首相辛偉誠年初已採取行動,以「停止小艇」作為五大施政承諾之一,以法院判定為不合法的手法,阻嚇非法移民乘艇入境。削減合法移民方面,就靠提高一系列移民簽證申請門檻,大批申請人被DQ。英國大選就在轉角處,保守黨能否靠移民政策,爭取選票力挽狂瀾?想知道2023年移民政策如何左搖右擺,請收看EP7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工業行動由2022年蔓延至2023年,辛偉誠年初許下五大承諾,成效如何?保守黨政府的確成功爭取將「通脹減半」,但國民未必感受到,食品價格持續上升,生活仍然需要勒緊褲頭,傳媒最近已開始討論,由民生危機持續引發的露宿者困局。另外,「經濟增長」和「國債減少」的承諾都躺平。NHS醫生的罷工潮,由三月開始,一直到2024年初,辛偉誠埋怨令他另一承諾「減少NHS診症輪候時間」又落空。想知道英國如何在今年,撐過Cost of Living危機,請收看EP7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的國籍身份,與今年英中交往冷暖飄忽有何關係?持有英國護照的黎智英,年初時被英國當局形容為擁有雙重國籍,意味英方不方便介入他在香港涉及的案件。期間,英中關係頻繁,中方與港方官員到訪英國,英國官員亦有回訪香港,英國外相強調孤立中國屬錯誤,並在八月訪華。之後情況開始變化,九月面世的《香港半年報告》首次指黎智英是英國公民,新任英國外相更在年底,與黎智英兒子會面,英方亦向港府要求,領事探視黎智英。想知道兩個國家如何在黎智英案上,展開角力,請收看EP7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76 集|2023.12.22|本集內容焦點:Cost of Living 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