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記香港人:給當下的情書 「X先生,可否阻你十八秒鐘看看信。」 你有多久沒收過信?有多久沒寫過信? 信,是一種思念、記憶的載體。寫信的人敞開心扉,把時間、情感的濃縮,透過真誠的一字一句,寄予親愛的人和事。 今年情人節,《綠豆》邀請了三位分別在檔案收藏、獨立書店,以及劇場界深耕細作的人。在種種說話難以名狀的時代,請他們抽取記憶與感受,靜靜坐下來提筆,給「當下」寫一封情書。...

  •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三十一集|20230210|推介重溫全集重溫:https://youtu.be/ykGCzYZWqWM

  • 收看節目 農曆新年將至,《綠豆》邀請身在台灣、英國及香港的朋友,各自煮一道賀年食品。他們是身處台灣的陳淑莊、英國的王惠芬,以及香港的王宗堯。陳淑莊來到台灣才開始下廚,為的是要療傷。她還笑說第一次在家煮湯時,發現家裡沒有湯匙,只好立刻去超市買。她說在香港,過年時通常是外出用餐或到朋友家共度佳節,但在台灣,她更加珍惜和香港有關的食物,儘管無法完全複製在香港品嚐過的味道,但她希望在台灣能與朋友們分享自己做的蘿蔔糕,並創造新的回憶。在英國的王惠芬,為拍攝煮了年糕和福建煎堆。她自稱不是專業廚師,每次材料的份量都不一樣。在香港,從小到大都是由媽媽負責做年糕,長大後則是由工人姐姐和她的教會朋友負責。在英國,由於她只做義工,因此有更多時間學習烹飪。她說做年糕是送給她思念的人 - 不論是在香港牆外和牆內的。王宗堯則選擇了在節目中煎年糕。他回憶起童年時,由於嫲嫲不讓他喝汽水和吃糖果等太甜的東西,因此新年時便會「報復性」地吃年糕,補償了平日缺失的糖份。他原本不太重視節日,但長大後開始懂得欣賞,覺得是一個好好的理由和大家聚聚。想看看他們的廚藝?三人對新一年又有什麼期盼? ...

  • 收看節目 這屆政府對於廿三條的立法,一定要「快」。 22年前的諮詢文件,計及封面有62頁,當年被批評沒臚列出具體法律條文,「遍布陷阱」,但當年都有列「建議的刑罰」;現在的諮詢文件近90頁,除了行文用詞有主觀色彩,同樣沒有列出具體法律條文,就連刑罰建議也欠奉。 今次諮詢亦特別花了不少篇幅,引用中國國家安全法條文,解釋「國家安全」定義。當中表明,中國列明「一個國家之內的任何地方,必須適用同一套國家安全標準」,所以香港要用相同定義。與此同時,亦特別引用上習近平在2014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想知道諮詢文件如何引入中國刑法慨念,請收看EP82《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23條 #國家安全...

  • 收看節目 參考外國條例,便能與外國看齊? 特區政府的諮詢文件內,經常提及的英國版《國家安全法》2023(National Security Act 2023),在2022年五月開始審議,去年七月通過,十二月下旬才實施,取代舊有的官方機密法(Official...

  • 收看節目 「23條立法」,並非訂立「一條法例」。 政府的諮詢文件建議分開五方面,修訂十多條現有的刑事條例,包括擴大控罪、對象的定義,同時提高部分罪行的罰則,另外更會新增至少五種罪類﹐包括「叛亂罪」、「境外干預罪」等,範圍比22年前提出的草案闊。 諮詢文件又建議加入「國家秘密」定義,提到中國的法例,將國家秘密分為「絕密」、「機密」及「秘密」三級。想知道日後可能有多少紅線,請收看EP82《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23條 #叛亂罪...

  • 收看節目 追尋電影 那怕累(上) -- 潘源良 潘源良,除了是一位深入民心的填詞人,還是電影導演及編劇。...

  •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82 集|2024.02.02 23條立法倡增「叛亂罪」,定義「國家秘密」;立法工作要快,刑期建議諮詢欠奉;列舉海外國安條例參考,強調與國際看齊 今集內容: 01:10...

  • 收看節目 香港電影節(英國)是英國首個及唯一由香港人舉辦的的電影節,連續舉行了兩屆,為移英港人帶來慰藉與連結,同時將香港以至亞洲的當代視野帶到英國。電影節的籌辦要投入大量資源,用以支付電影版權及節目製作費,如果你樂見主辦方再舉辦新一屆香港電影節,請按以下連結支持: https://donorbox.org/supporthkffuk 主持 ▌伍嘉良 -...

  • 收看節目 人稱「浪子詞人」的他,八九十年代開始填詞,作品至今逾千首。他同時也是電影導演、編劇和足球評述員。這位元袓級的斜槓族是潘源良。2020年,潘源良移居台灣,當時他的想法是台港兩邊走,在台灣建立一個創作基地,和年青人一起創作。豈料抵台後,因疫情封關,被困當地的潘源良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2019年反送中運動未發生前,他曾經在香港舉辦過一場音樂會,以二創歌曲回應時代,當中的內容如今可能已成為禁忌。香港還容得下這種二創嗎?這是潘源良思考的問題。他不甘於創作自由受限,最終決定定居台灣,開展他的二創人生。2023年年底,他在英國舉辦「有辣有唔辣二創人生」音樂會,演譯多首二創作品,談香港人移民台灣的困難、談普世價值,也談紅線。為何在英國辦二創演唱會?「2019年我在香港藝術中心,辦了一場「生炒廣東話」音樂會,朋友們提議試試在英國舉辦。最初也在掙扎應否舉辦音樂會,很難做到收支平衡,坦白的說。但也很希望一班樂手,無論在香港、台灣或曼徹斯特,可以合作。激勵香港人,鼓勵大家在不同地方,可以安定生活和發展,可以尋找自己的『二創人生』,而這就是音樂會的主題。」不想自己的左手跟右手搏鬥「2020年到現在,三年多了,沒有返回香港。當然我也有點掛念,我沒有特別為能否返回香港,界定我活動的範圍。暫時我還沒有考慮,因為怕回不了香港,不如不要這樣那樣。如果『紅線』出現,才去處理吧。為什麼我要自己假設,這裡就是『紅線』而不要走過去?那很奇怪,自己左手跟右手搏鬥,那沒有什麼意思。」二次創作,二次人生「我人生二創過很多次,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最初做電視,然後做電影,然後做編劇,然後寫歌詞。寫歌時突然有人說,為何這傢伙去做足球評述員。所以作為一個『斜槓族』,已經有這麼多年,我敢說,我明白所謂『二創人生』的感受。很多事情都要由零或負數開始,爭取機會,投入和努力,一步一步將它變成另一段人生。如果我的經歷可以幫助人,由零開始,在另一個社區或另一些地方,可以發展到自己的另一段人生,我很樂意為他們打氣。」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