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英國踏入五月,天氣和暖,亦令人再一次回憶﹐那場「北京春夏之交的風波」,原來事件距今也有三十五個寒暑。列明慧帶著「六四舞台」來到英國,想重新出發,卻遇上香港廿三條立法,無論招募幕前或幕後,困難重重。 在中學時代因為一首詩開始關心六四的英國導演Kim Pearce,就在這個時候,與列明慧一拍即合,共同創造《五月三十五日》英文版 —...
收看節目 公營部門醜聞可以遺禍甚深。超過2500頁的報告,詳細描述這宗被稱為NHS成立近76年以來,最嚴重的醫療災難。 英國上世紀70至90年代期間,三萬人因為使用受污染血液製品,感染丙型肝炎以至愛滋病毒,部份人事隔數十年才發現受感染,約三千人已經過身。 事發期間保守黨和工黨都先後執政,兩黨連同國民保健服務NHS,在事件終極研訊報告,都被指有份隱瞞事實、欺騙病人,甚至有人故意將敏感文件銷毀。報告形容這場災難原本可以避免,絕非意外,而是由一連串過失造成。想知道受害人的經歷,請留意EP9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多「盛事」代表甚麼?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罕有發出具體指示,要求香港旅遊業要根據環境積極應變,以新思路新辦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還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方針。 夏寶龍指示一出,特區政府即公布,今年一共在香港舉行超過210項盛事,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下半年的100項盛事,當中四成是會議及展覽項目,包括每年都有舉行的「零食世界」展,樂施會毅行者、香港街馬也被列入為「盛事」。想知道港府今次舉動有何特別之處,請收看EP9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港經貿辦間諜案出現出人意表的發展。 英國政府起訴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以及另兩名男子,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構蒐集情報和外國干預,觸犯英國國安法。案件五月廿四日早上於中央刑事法院初步聆訊,首被告63歲退休香港警司,現任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和次被告38歲曾經駐守希斯路機場的邊防人員衞志樑,開庭前由代表律師陪同到達法院,兩人並無回應現場記者提問。 至於同案原本的第三被告,37歲前皇家陸戰隊成員 Matthew...
收看節目 英議員聯署要求關經貿辦;輸血醜聞英政府料賠百億;夏寶龍下令辦「無處不旅遊」 《兩邊走走》第95 集|2024.5.24 🔎...
收看節目 曾在香港任職社工32年的John 劉遠章,在英國展開新的藝術之路。他說:「雖然會掛念香港,但在英國安身立命,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 研究藝術歷史的他深深被歐洲藝術中的光、影和顏色運用所吸引,亦解開他一直以來的疑問:原來歐洲的陽光照射角度跟香港的有所不同。在英國的藝術展覽,亦讓他重新體驗原來作品的故事可以從觀眾中得到答案。 ...
收看節目 今天的經貿辦跟過往有何分別? 特區政府在全球14個城市,設有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倫敦辦事處前身是 1997年,政權移交前香港政府駐倫敦辦事處,除英國之外,亦掌管同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俄羅斯和瑞典的經貿投資和文化事務。目前駐倫敦經貿辦處長是政務官出身的羅莘桉,由2021年起出任這個職位,他曾經做過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時候的新聞秘書。 今年4月,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會議上,已經以立法會議員身份,質疑駐倫敦經貿辦的作用減退,為何仍有這麼多開支。想知道港府經貿辦的「近況」,請留意EP94...
收看節目 「運動」相信在移民的時候是被納入為「去到先算」「有時間先」,或者生活模式改變了,就連興趣都要放開一邊。 三項鐵人運動員宋繼瑤Mabel,於2022年連同這項運動一齊來到英國。怎會想到所有器材用品都可以帶走,唯獨帶不走的是一班肩並肩作戰的跑步朋友。由一次以馬拉松為名的聚會,變成一齊完成六大馬拉松之約,而倫敦馬拉松就是其中一個約定。 經歷分開,更加珍惜相聚的時刻,還能像以前在香港般一起跑步,一起完成這場馬拉松,感受更深更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