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綠豆團隊再有新農夫加入一起鬆土翻泥!張楚勇博士將在破土分享其閱讀的領受,對這紛亂的世道作出思考與分析。或許沒有答案,但多一分認識,也許會少一點困惑==========================去年中從香港城市大學退休後,我有較多時間閱讀和重讀一些政治、人文、社會科學的經典。閱讀經典,除了是向人類文明中最傑出的作者學習之外,更是與具有超越一時一地視野的文化遺產對話。換言之,閱讀經受長時間考驗的經典,往往有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今天身處的人文世道。因為能穿越世代仍具參考價值的作品,必定有其深邃的洞見。最近承蒙《綠豆》編輯不棄,希望我能為這媒體撰文。書生如我既然還有一些閱讀空間,面對當下種種人間世道的重大挑戰,自然會不能自已的作出思考。能夠有這平台與大家分享我的淺見,是榮幸。雖然書生之見多不能解決實際難題,更遑論「改變世界」,但多一分認識,也許少一點困惑。如能做到這樣或已不辱使命了。我用「紛亂」來形容當今的世道,大概並不過分。5月20日出版的英文時事週報《經濟學人》,發表了與最老資格的政治評論家基辛格的訪談,其標題正是「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是人類面對最嚴峻和危難的一種處境。在這核武和人工智能當道的年代,戰爭更可能是人類文明存亡的大考驗。這當中自然是最敵我分明,任何決斷都不容失誤。熟悉當代法理政治學的人,在談到政治上和戰爭中的「敵、友」關係時,自然要提到20世紀在這方面的主要德國思想家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 。施密特由於在1933年加入了納粹黨,並在期後3年成為納粹德國的首席法理學家,又發表反猶太人的言論,因此在戰後知識界成為一位很受爭議、甚至是在道德上不能被接受的人物。施密特在德國威瑪(Weimar) 共和年代,更是議會民主制的尖銳批評者。他認為當時威瑪共和的議會已被只顧自身利益、分崩離析的幾個政黨騎劫,使議會爭議不斷,卻沒能力作出代表國邦整體公益的決斷,因而導致國邦衰敗,國民對政治體制不信任,他因此主張讓政治公權集中到共和國總統身上,實行某種形式的獨裁統治。職是之故,不少支持自由憲政和議辯民主的思想家(例如海耶克(Hayek) 、哈巴馬斯(Habermas)等) ,對施密特的思想都是持非常批判的態度。我這篇短文不能對施密特的思想作出全面評價。不過,在我對施密特的法理政治思想的有限理解中,我認為其中一些關鍵和根本的論述,對我們理解今天身處的紛亂年代,還是很有啟發作用,讓我們能頭腦清晰的去面對這世道帶來的挑戰。施密特其中一個著名和根本的論斷,便是他認為在政道(The Political)...
日前傳送一張清華校園相片給一位在美國的學生,得到的回覆是:「你回大陸旅行?」我當然沒有回大陸,這是台灣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不是北京的清華大學。這兩間大學歷史上是有關聯的。清華大學1911年以庚子賠款建立於當時的北平清華園,其後戰亂多次遷徙,國共內戰結束後,於1956年在台灣新竹復校。北京和新竹清華大學當然各自表述為正宗,但共識是以羅家倫為清華首任教長。1931年北平清大校長為梅貽琦,後來在台復校第一位校長也是梅貽琦。新竹清華名人堂入口處的浮雕,有校長梅貽琦及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及陳寅恪。1991年我第一次到北京清華大學,之後也訪問幾次,對校園內的清華園和水木清華有很深印象,朱自清雕像就在荷塘旁,他的《荷塘月色》大家應該讀過。新竹清大沒有清華門和清華園,但有成功湖,水木清華的景色也不一樣。兩所清大有什麼分別?相信是北京清大沒有真正的學術自由,新竹清大沒有黨委書記、沒有學術審查,我客座的哲學研究所所長是同仁互選出來的。近日維修幾年的成功湖重新開放,就讓大家觀看。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用不用 Face ID 或 Touch ID 生物認證,並非一刀切之準則,先說明自身情況,目前我是有使用生物認證,而手機開機密碼亦遠超於...
我乘搭一班前往英國的航班,透過申請政治庇護去延續剩下來的希望,從此展開了一個探索潛藏在自己內心裡另一個自己的旅途。英國的政治庇護申請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除了往後要解決住宿、工作、融入社會的問題,申請也會被審核,當中會進行篩選。若申請被撤回,申請人能進行上訴,不過申請失敗亦不如坊間所誤會的,內政部並不會直接遣返申請人回到來源地,該程序是建議申請人轉換其他可行的簽證,並有兩年時間去讓申請人考慮或轉到其他地方。內政部於 2021年9月,公布了一份關於港區國安法情況的指引給所有移民官,好讓他們在面試時知道香港人的苦況。處理庇護申請所需的時間和積壓的案件有不同的衡量標準。 近年來一直受到關注的兩項指標,是等待初步決定的庇護申請數量和等待結案的案件數量。2010 年 6 月,內政部根據英國邊境署 (UKBA)的行政數據庫,引入了一個新的時間序列來衡量庇護申請的積壓情況。這個系統統計了自...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香港方面較受關注的是數千市民取消器官捐贈,特首竟然要求警方調查;國泰航空三名空姐私下取笑乘客,被偷偷錄音後曝光,竟然遭內地媒體鞭撻、被國泰解僱,還讓建制派議員借機要求,加快立法禁族內歧視。至於中國內地及國際方面,較矚目的是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引發大規模衝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成功連任,令歐洲局勢更添動盪。市民取消器官捐贈5月23日,特首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留意到近日取消器官捐贈出現不尋常情況(過去五個月共有5785個取消申請,當中約一半屬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或重複取消登記)。器官捐贈屬崇高理念,近期取消器官捐贈情況不尋常,非常反對任何人嘗試破壞系統,認為目前情況屬非常可疑的破壞行徑,他譴責破壞者,形容他們是恥辱,將要求警方調查當中是否涉及違法行為。為什麼特首反應這麼強烈?這是因為最近這一波取消器官捐贈潮,很大程度上源於政府宣布與內地建立器官共享制度,讓兩地病人均有機會受惠於民眾的器官捐贈。官方認為這安排對香港病人更有利,因為內地人口眾多,港人受惠於內地市民捐出器官的機率,大於內地病人受惠於香港市民捐出器官,而共享機制亦可減少器官無合適移植者被浪費的機會。不過,香港市民普遍對內地的器官捐贈制度抱有疑慮,抗拒在現階段推行器官共享,導致許多人主動取消登記。就算當中包括一些對內地政治生態反感的市民,借取消登記來宣洩政治不滿,行政當局只要改進登記系統,確保只有已作有效登記的市民才能取消登記,杜絕未登記卻申請取消或重複申請取消,便能把所謂不尋常的、破壞系統正常運作的狀況消除。餘下來的有效取消捐贈申請,不論其背後動機如何,當局都只能尊重,畢竟器官捐贈並非責任,純屬市民自願的慈善行為,不可能用警力調查來改變,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宣傳教育,讓愈來愈多市民自願登記捐贈。這個道理非常顯淺,為何貴為特首的人會不懂?原因在於他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他要向內地的港澳政策主事官員負責,這些官員一旦認定有港人在搞軟對抗,借一些合法的舉措來宣示對內地的不滿,便會向特首及整個特區政府施壓,要求他們採取措施對付搞對抗的人。警隊出身的李家超特首想不到辦法,便只能祭出警隊調查這道唯一板斧,向北京的上司交差。他有這種反應,這不是第一次,之前面對長者被指濫用二元交通津貼優惠、內地訪港旅行團要站在街頭食兩餸飯,他都有類似反應,以致坊間評論者取笑他,在拿著錘子的人眼中,一切事物都是釘子。國泰解僱三空姐國泰航空解僱三名空姐事件,與特首的小題大做,動輒把小事化大,背後原因其實是一樣的,同樣是內地政治壓力使然。個別空姐不懂得尊重乘客,私下取笑乘客英文欠佳,被乘客錄了音投訴,一般航空公司只會小懲,處分道歉了事,鮮有即時解僱。但這次事件被內地官媒刻意炒作,提升為港人空姐歧視內地乘客,並視之為普遍現象,煽動內地民眾仇港情緒,借機向國泰航空施壓,為國營企業他日取代英資控制國泰鋪路。國泰在這樣的政治操作下即時跪低,解僱三名涉事空姐,以為可以平息事件,其實只是飲鴆止渴。建制派議員奉承上意,已趁機要求盡快訂立族內歧視法,用刑事法律來對付斗膽笑謔內地同胞的香港市民,日後再有空姐失言被錄音,遭到的報復就不止解僱,還有刑事檢控或民事索償!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引發的衝突,讓人想到文革期間的雲南。同樣由於政府粗暴干涉回民宗教生活,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以致外界認為,在習近平管治下的中國,正在重演文革的許多極端舉措,乃有文革2.0的説法。這個描述比較籠統,實際情況是今天內地的政治與經濟面貌,與文革時期大為不同,即使出現同樣的最高領導偶像崇拜,或鎮壓異見消滅異聲,具體展現手法和社會影響也和過去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文革2.0之說作為媒體標題固然吸睛,實際內涵卻頗含糊。雲南沙甸伊斯蘭信眾聚居地「通海納家營」,因改造清真寺而引發的回民示威,主要原因是當地政府為貫徹習近平宗教思想,要求清真寺「中國化」,所以要拆除仿阿拉伯建築的圓拱頂,並且在寺內掛習近平像,確保信眾聽黨話跟黨走。這種宗教改造手段,並不是單針對伊斯蘭教,對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當局推行的也是類似的措施,只不過強拆的宗教標誌不同,在雲南清真寺是圓頂,在浙江一帶是十字架!換言之,所有外國傳入的宗教,都要經歷一個假「中國化」之名推行的以中共領導人為最高服從對象的文化改造,拆圓頂拆十架只是「中國化」的表象,掛習近平像聽中共領導人指揮,才是「中國化」的真實涵義。這種宗教改造會在香港發生嗎?有留意宗教新聞的人應該知道,日前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內地官方認可教會合辦了一場大型研討會,廣邀基督教界領袖及神學院參與,主題正是基督教中國化。中美關係在國際新聞方面,中國特使李輝游說歐盟諸國,接受俄羅斯佔有已取得的烏克蘭領土的事實,換取俄國同意停火,這個主張受到廣泛譴責,進一步削弱了中國試圖作為俄烏戰事調停人的角色。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峰會期間透露,美中關係即將改善,令外界密切觀察此段時期中美兩國的官方接觸。但即時浮現的卻並非破冰之舉,而是中國宣布制裁美國儲存記憶芯片製造商美光,指其產品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禁止中國境內企業使用。這宣布即時引起美國商貿部門抗議,而國際輿論分析則指出,禁令能否成功,會否反過來打擊中國自身經濟發展,將視乎中國能否以南韓生產的芯片來取代美光的芯片,事件將導致美中兩國同時向南韓施壓。土耳其總統選舉除了這兩則新聞,土耳其總統選舉是近期最受關注的事情。埃爾多安成功連任,令西方國家普遍感到失望,俄羅斯則大為高興,普京迅速發出賀電。從歐洲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埃爾多安連任令地區局勢更加動盪不安。首先是土耳其經濟瀕臨崩潰,通脹達到40%以上,貨幣匯率持續受壓,若埃爾多安繼續拒絕加息,只能實施外匯管制,才能阻止資金外逃,但外匯管制勢必重創土耳其經濟,打擊正常貿易及外來投資。一旦土耳其陷入經濟危機(匯率失控、債務違約),歐盟將如何回應?會否像當年拯救希臘那樣出手援助?土耳其又是否願意接受援助必然附帶的改革條件?這是未來一段時期土耳其政局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其次,土耳其對中東局勢有舉足輕重影響,其與俄羅斯對敍利亞一帶地區的軍事干預,造成了大量難民湧入歐洲,衝擊歐洲諸國的保安政策和經濟政策。難民問題更刺激歐洲國家的右翼政治勢力崛起,以強制手段排阻難民為號召,取得許多民眾支持,正在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而埃爾多安本人的政治強人形象,在公然反抗執行歐洲法庭裁決後,在歐洲右傾勢力圈中亦大受歡迎,尤其受匈牙利、波蘭等國保守勢力推崇。他與普京的作風相似,二人惺惺相惜,以致芬蘭和瑞典因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而申請加入北約時,埃爾多安公開反對,指二國支持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搞恐怖主義,成功拖慢了兩國加入北約的步伐。凡此種種,顯示埃爾多安連任是對歐盟及北約的一項挑戰,目前俄羅斯仍是歐洲安全的首要威脅,歐盟和北約對土耳其只能忍耐,一旦俄羅斯兵敗普京倒台,埃爾多安恐怕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編按 : 破土除了有固定的作者專欄,亦歡迎讀者投稿分享。這次,我們有國泰空姐。毛毯事件的連場風雨,帶來的不是暗湧而是滿滿的驚濤駭浪。幾名不同國籍的空姐在機艙廚房裡用英語及粵語抱怨客人,被另一位坐在後方精通英粵普的乘客聽到並錄音,繼而放上小紅書向航空公司投訴,指空姐歧視不懂英語的客人。事件發酵至官媒抨擊、特首出言指責空姐傷害同胞感情,結局是三位空姐迅速被解僱。錄音裡的對話,幾位同事正在廚房裏吐苦水,並非面對着客人說那些說話,而且也有向「講錯blanket」的乘客發毛毯。但即使只是背後討論,被乘客聽到並投訴也難以辯解。可是,仔細看該名乘客於小紅書裡作出的其他指控,又是否完全屬實?乘客指兩個半小時的航程,都聽到空姐在背後陰陽怪氣地說乘客不是。作為一個有相當飛行經驗的空姐,我覺得簡直匪夷所思。兩個半小時的航班,減除起飛和降落前後必須的安全檢查和準備,大概只有一個多小時的服務時間。這一個多小時就是空姐們的「打仗」時刻。我們要迅速備餐、整理飲料、然後推著「戰車」到機艙送餐。先不說有誰能有空閒聊天,當大家都離開廚房後,基本上要四十五分鐘以上才送餐完畢,然後再花大概三十分鐘收餐,剩餘時間則整理廚房和清潔洗手間。請問有哪位同事可以整個航程的留在後艙廚房說乘客不是?港女空姐不說普通話?此投訴一出,其他網民紛紛指控國泰空姐常常裝作不懂普通話,堅持用英語對話,矛頭直指港女。事實上,國泰作為國際航空公司,聘請了很多不同國籍的空勤人員,而入職香港基地的必要條件是會說英語及一種亞洲語言。亞洲語言包括菲律賓語、泰語、日語、韓語、國語、廣東話不等,其中日韓同事因外表與華人近似,屢被中國乘客投訴不說普通話。如我上文所言,飛行時間有限,我們經常都匆匆忙忙。語言的目的是溝通,我自己就從沒有遇過明明懂得普通話卻偏偏要說英文的同事,因為那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遇到真正語言不通的乘客,在詢問餐點選擇時,有時我們為了要快,就會用身體語言,會扮雞嘴、豬鼻、牛角,目的就是要迅速知道客人的需要。老實說,要跟滿艙幾百位乘客詢問餐點飲料,嘴巴會很乾,所以根本不會故意重覆說一種對方不明白的語言。其實只要有一定飛行經驗,面對過不同國籍的客人,我們不難學會不同語言文化的單詞。日語的紅白酒、印尼人的 Sky Juice(即是水)、西班牙語Vine(酒)、菲律賓叫洗手間做CR......很多都是當空姐後不知不覺學會的,但普遍也是「識聽唔識講」,相信很多外籍同事也跟我一樣,慢慢聽懂了某些普通話詞彙,能夠為乘客拿來一杯水、一條毯子,但這不代表他們會說普通話,所以只能以英語或母語回覆乘客。人手訓練俱欠今次的事件很多同事都忿忿不平,當然並非覺得被解僱同事沒有犯錯,但罪不至死甚至要一區首長譴責。而CEO以為即時解僱三位同事就可以平息風波,實在太天真。因為一直以來國泰的管理問題,才是導致這件事發生的根本原因。首先,國泰漠視乘客的需要,一直扣減人手。近二十年來,每次經濟下滑,機艙就扣減一個人手。疫情前人手已經是不能再少,疫情後竟然還要再縮減一位同事,試問只有三、四名服務員,如何能完美應付經濟艙數百乘客的需要?過往在整個機艙主持大局、應付突發事件、與機師溝通的經理,現在也成為缺一不可的送餐人力。乘客有什麼意見想跟經理聊聊?可以,待整個送餐服務完結、整理好抵達後必要的文件再說,如果還沒有降落的話。至於過往主要指導和管理初級同事的艙務長,裁員及離職潮下已經少了一半。在「十個煲三個蓋」的情況下,人手東拉西扯,服務卻沒有減少,本來的管理及指導工作根本無法進行。航空業其實很依賴在職指導,訓練學校只有假機艙假乘客,跟前線工作是兩碼子的事。現在的情況是,缺乏經驗初級服務員上機後,幾乎沒辦法得到資深員工的指導,前輩處理自己工作都來不及了,如何能分身指導後輩?於是出現問題的時候,各人就像盲頭蒼蠅。但乘客不會在乎誰的經驗夠不夠,只會覺得你服務不到我,就該投訴。乘客以報紙取暖只能道歉近兩三個月,受新冠和流感夾擊,加上排得滿滿的更表導致休息不足,不少同事都病倒,令人手不足問題雪上加霜。航班能夠符合安全最低標準起飛已是萬幸,如何還顧得上誰不會說哪個語言就不能執勤?其次,國泰每班機所提供的資源不足。本次事件的主角「毛毯Blanket」,這麼普普通通的一條毯子在飛機上其實是相當珍貴的資源。在區域性的日間中短途航班上,大概會有幾十到一百條毛毯,提供給滿員約二百到三百位乘客,先問先得。每個航班都可以看見空姐們跑得滿頭大汗,打開每一個能打開的櫃子,為的就是看看會不會有奇蹟,在哪個角落會隱藏著一條能讓我們免於道歉的毯子。如果每個客位上都有一條毯子,我們便會有更多時間處理乘客其他要求。沒有足夠毯子,乘客不開心,空姐也很大壓力。可惜無論我們如何爭取,給公司寫多少報告,一人一毯子始終沒有發生。公司還教導我們如何向乘客道歉,例如調較機艙溫度或給予熱飲,作為乘客的你會接受嗎?人手不足,資源也不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看見乘客用報紙覆蓋自己來取暖,空姐無能為力之餘也難免感到羞愧。傻傻的愛自裁員後,留下的同事簽了扣減起碼三成薪金的新合約,能忍受低薪留下來的員工,大概總帶著愛。「共渡時艱」這四個字,少說也聽過十來年,漸漸說的人和聽的人都不信了,可是我們還是傻傻地繼續愛。我們常常在飛前會議上鼓勵叮囑彼此:Happy Crew,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