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夏慤」,一個香港人很熟識且充滿回憶的名字,也是英國曼徹斯特一家由香港人開設的酒吧的名字。香港人在英國開酒吧賣手工啤,店主Brian和Priscilla說絕不簡單。英國人喜歡飲啤酒,如何在本地人的主場,注入香港元素,是兩人開店以來一直的挑戰。 開業接近兩年,吸引了一批本地顧客,他們說喜歡這裡由香港人打理,能夠為他們的社區帶來新的衝擊。Brian和Priscilla形容,「夏慤」帶有香港夏慤道的回憶,同時亦在釀製英國夏慤道的味道。 ...
回憶兩年多前初到台灣,應邀到某國立大學演講,午飯時主辦方特別帶我到校園中的一家餐廳。他們說餐廳老闆是香港人,有港式蒸魚,一定要帶我去試試。我當時想,蒸魚而已,有何稀奇?在台灣的日子久了,才發現個中奧妙。得罪說一句,台灣人不懂得蒸魚;所以遇到有港人開的餐廳還要主打蒸魚,真的不用想,必須要點這道菜。 飲食大概是移民生活適應當中最為明顯的一環。畢竟飯每天都要吃,不習慣的話可是要即時面對,而且無從逃避。這問題又分兩部分,第一是外食是否普遍,第二是口味的選擇是否能夠接受。對此,移台港人應該相對幸福。首先台灣外食相當普遍,而且往往比自己煮還要便宜。在台北隨便買個便當也只是一百台幣上下,而且配菜遠比香港的碟頭飯豐富和健康。要吃貴一點的,廚師發板分十道菜的私房鐵板燒也只不過是一千多台幣起步,和香港比較就便宜得多。此外,在台灣的口味選擇很多,而且和香港飲食習慣也算相近,中式日式韓式東南亞料理都很容易找得到,港人移民不會有太大的適應困難。 上網變廚神 但對於移英和移加港人來說,飲食就可以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首先當地外食往往不甚普遍,也不便宜,只能當是慶祝活動偶爾一次。因此,不少港人移民在抵埗後被迫來個廚藝特訓,畢竟弄得不好吃的話只有「自作自受」。此外,港人移民也因此不得不學習一些當地的購物習慣:一次過在超市買一個星期的食材回家,又或專門挑割價時段去買即將過期的食材來省錢。交換這些購物心得,成為港人移民之間閒話家常的必要題目。 不過相對於過去的港人移民,這一代的移居者在飲食方面最少有兩個特點。第一,活在互聯網年代,要解決各種生活所需變得相對容易。在網上購買在一般超市買不到的港式食材變得相對簡便,而網上也有大量煮食教學可以學習如何利用當地食材煮出接近香港風味。說起來,認識不少移英港人均以「救命恩人」來形容某位同樣是移英的飲食網紅,說她所示範的「在英煮出香港風味」系列有「拯救婚姻」的神奇功效。原來許多移英家庭因為本來在港甚少自己煮食,移民後被飲食問題弄得十分頭痛,卻成功通過這些網上教學學會一手廚藝,大幅改善移民後的生活質素。 另一個過去港人移民沒有的問題,是因為這一波港人移民往往帶著強大的政治訴求離港,連帶在香港消費時的「黃藍之辨」也帶了過去。如是者,每當去到傳統唐人街的中式超市購物,見到店方和中國政府的華僑統戰工作密不可分,便會很想在當地建立移民之間的「黃色經濟圈」,繼續以消費表達政治立場。然而許多「黃色經濟圈」本身存在的問題,不見得在外國就會消失,甚至因為供求有限而變得更為嚴重:老闆支持香港的抗爭,不代表產品就價廉物美,也不代表必然善待員工。 「港式料理」發揮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