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蛇年,實行「美國優先」政策的特朗普 (Donald Trump) 於2月1日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這三大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卻於最後一刻暫緩對加、墨加徵關稅。美國對中國額外加徵的10%關稅則如期於2月4日生效,中方則宣布對總值約14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輸華總額8.5%)的美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2月10日生效。這是特朗普在短短約兩周內,二度利用高關稅威脅來解決與貿易無直接關聯的問題。美方在與墨西哥總統欣鮑姆(Claudia Sheinbaum)及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通話後,決定將對兩國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的措施延後30天,期間各方將共同商討更長遠的解決方案。作為回應,墨西哥同意向美墨邊境增派1萬名國民警衛隊成員,以遏止非法移民及毒品芬太尼(fentanyl)流入美國;加拿大則同意任命「芬太尼事務專員」,並啟動加美聯合特遣部隊以打擊有組織犯罪、芬太尼販運及洗黑錢,同時增派技術設備及人員加強邊境監控。對中國貨品加徵10%關稅然而,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的計劃則如期落實。這意味著,過往免關稅進口美國的中國商品,如智能手機、手提電腦及微波爐,將首次被加徵關稅。此外,美方亦取消對低價值中國商品的「最低門檻」免稅優惠。據統計,美國進口總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中,約60%來自中國。作為反制,中國財政部宣布將對總值1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涵蓋煤炭及液化天然氣(LNG)15%、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及皮卡車10%,措施自2月10日生效。據中國商務部及海關總署公告,中方將自周二起對鎢、碲、釕、鉬及相關產品實施出口管制,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環球時報》,2024年2月4日)。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超過四分之一的鎢進口來自中國。現階段對中國GDP影響微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最新模型分析,美國對中國加徵10%關稅並引發對等報復,將令美國GDP於特朗普政府任期內縮減550億美元(佔美國 2024年GDP...

  • 收看節目 全球貿易將面對怎樣的新局面?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在香港邀請在港美國公民、商會及學生,觀看美國大選點票直播。總領事梅儒瑞指中美關係具挑戰性,難以預計未來走向,但強調香港在中美關係擔任重要角色。香港美商會總裁翁以登表示,未來中美關係難以改善,特朗普表明增加對華關稅,貿易戰一定更激烈。想知道特朗普上場,對中港有何影響,請收看EP11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今年4月底中國宣布將於7月召開第二十屆三中全會之際,市埸還抱一絲僥倖心態,以為面對嚴峻的困局,北京會集中力量解決經濟急速下滑的問題。結果7月15至18日的會議悄無聲息地結束,對未來5年如何應對內憂外患,沒有給出市場想要的答案。周四(7月18日)晚發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輕描淡寫地指出要「防範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完全不提解決當前經濟困局的具體措施。《公報》公布會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但並未披露這份決定的具體內容。 強力改造三中全會傳統上於9月至12月舉行。去年拖延近一年到現在—— 特別是今年已是第14個五年計劃的第4年 —— 卻對第15個五年計劃 (2025年至2030年)定位不明。《公報》此「改革」,並非1978年改革開放的彼「改革」。可能用「改造」會更為貼切。君不見中國最早國際化、曾為遠東金融中心的上海,1949至1952年的改造重點在於維護國家安全。同樣,2020年至2024年,中國大陸、澳門及香港的改造也是國家安全主導。雖然技術官僚盡力提出一些挽救措施,例如今年3月在舉行人大及政協兩會期間宣布發行超長債。但在強勁的改造力度面前,經濟低迷、失業高企、內需不振根本不是問題 —— 即使降息降準無法刺激內需、房地產持續下滑,官方公布的第二季GDP按年增長率進一步放緩至4.7%...

最新內容